鹽跟味精,哪個對高血壓危害大?

熟飯流水


大家都說高血壓患者要“吃得清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少鹽。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人每日鈉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高血壓患者不超過5克。限制鈉鹽的攝入是預防和防治高血壓的花費成本最小的有效措施。

其實食鹽和味精都是所謂的“鹽”都要少吃!

1、鹽是什麼?味精是什麼?

一般我們公眾口中的鹽指的是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化學式為NaCl)。味精的化學成分為穀氨酸鈉(化學式為C5H8O4NNa·H2O),是一種鮮味調味料,易溶於水,其水溶液有濃厚鮮味。與食鹽同在時,其味更鮮。二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含有“鈉”,就是這個物質攝入過多,容易引起水鈉瀦留,引起高血壓。

2、對於高血壓到底鹽跟味精哪個危害更大?

其實味精(穀氨酸鈉)也是廣義鹽的定義中的一種。高血壓患者限鹽指的是含有鈉元素的鹽,這其中就包括我們使用的食鹽和味精,過量食用對高血壓都有危害。除了食鹽中含有鈉外,鈉還以不同量存在於幾乎所有的食物中。並且含鈉量最高的食物包括味精、醬油等調味品。

3、那麼鹽負荷後血壓為什麼升高呢?1)腎臟鈉排洩障礙:鹽負荷後細胞內鈉含量增加,體內水鈉瀦留,尿排鈉反應延遲,鈉泵(Na+-K+ -ATP酶)活性降低,細胞膜鈉-鋰反轉錄速率增速,鈉-鈣交換增加,尿鉀和尿鈣排洩量增加。反之,保持細胞中鉀、鈣的含量有利於促進鈉的排洩,阻止鹽介導下的血壓水平的升高。這也是為何在防治高血壓時推薦每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鉀鹽。

2)高鹽攝入與交感神經系統:高鹽飲食可以引發腎臟交感神經系統興奮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在動物實驗中切除腎臟交感神經能夠阻止鹽攝入引起的血壓升高。統興奮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在動物實驗中切除腎臟交感神經能夠阻止鹽攝入引起的血壓升高。

3)胰島素抵抗:高鹽負荷期的血漿胰島素水平及糖負荷後的峰值血糖濃度均顯著升高,並伴有胰島素抵抗現象。關於胰島素抵抗和高血壓的關係,主要是引起交感神經活化以及長期作用可導致平滑肌細胞增生,動脈血管壁增厚。

4)內皮功能受損:高血壓患者24小時尿內皮素排洩量明顯低於鹽不敏感者;尿內皮素排洩與血壓,特別是夜間血壓呈負相關關係。

4、該怎麼控制攝鹽量?

1)、 烹調時多用醋、檸檬汁等酸味調味汁,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同時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味道鮮美。

2)、 多采用蒸煮等方式,少選用炒的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味道。

3)、 多吃有味道的菜,比如南瓜、番茄、青椒等,用食物本身的味道來增加口感。

4)、用醬油等調味品時,用點、蘸等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將醬油都放進菜裡。

最後告訴大家鈉鹽是生命元素之一,不能不吃,但是一定不要多吃,無論是食鹽還是味精都不能過量,每天的鈉鹽控制在7克以內,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要控制在3-5克最好。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誰能炒菜不放鹽?

味精倒是不一定必須放,這兩種常用調料,哪一種對我們血壓影響更大呢?

其實,簡單驗證就是哪一個更鹹,哪一個就對血壓影響就更大,那麼有人肯定會說,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鹽和味精分別是啥?

我們平時吃的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化學式為NaCl,這一個點初中化學我們都學過。味精的化學成分為穀氨酸鈉,化學式為C5H8O4NNa·H2O,是一種鮮味調味料,這個化學式很複雜,相信幾乎沒有人認識,不查資料的話,更不會寫。這兩種調味劑,易溶於水,二者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含有鈉,也就是所謂的鈉鹽,因為按照化學概念,鹽的概念很廣泛,而不僅僅是我們說的食鹽。

每100克食鹽中含鈉39000毫克;每100克味精中含鈉8100毫克,相當於20克鹽鈉含量,可以看出來,一樣重量的食鹽中的鈉量遠遠高於一樣重量的味精,所以同樣重量的食鹽對於高血壓的影響更大。



但一方面食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炒菜都離不開鹽,但我們能離開味精;更何況在生活中,我們食鹽和味精的使用比例並不是1:1,大多數情況下,味精的使用相對要少,只是在放完鹽後,為了提味,再加少許味精。這就等於放了兩次鹽,所以,如果習慣在炒菜的時候放味精的朋友,更要少放一點鹽。

統計顯示,我國人均每天食鹽攝入量是12g以上 ,遠遠高於我國高血壓指南推薦的每人每天少於6g。也就是說至少高出了一倍,甚至北方地區更高,而研究顯示每少吃3g鹽,我們的血壓就可能會下降4-5mmHg,足見高鹽的危害。

今年《柳葉刀》一篇調查顯示,2017年全球因鹽攝入過多導致的心血管死亡人數高達300萬,佔所有飲食危害的第一位。所以我們幾乎每天科普大家低鹽飲食,每天科普減鹽減鹽減鹽。因為我們吃的鹽確實太多了,遠遠超標,很多人不以為然,再舉個例子,大家都吃過方便麵吧!一袋調料,就是9g左右,不算醬料包,幾乎吃方便麵的人都會連面帶湯吃掉,這一碗方便麵就是接近9g鹽,遠遠超過了6g,您當時覺得鹹嗎?您覺得吃鹽超標嗎?


大多數人,都覺得不那麼鹹,可是這一頓飯,我們就吃了9g鹽,遠遠超出了健康吃鹽,您還覺得您吃鹽沒超標嗎?

鹽不僅是食鹽、味精,鹽幾乎包括所有您覺得有鹹味的食物,比如鹹菜、醬油、醬豆腐、泡菜、醃製品、熏製品等等都含有鈉鹽,都需要有所控制。

如果您做菜的時候,喜歡放一點味精,那記著在之前放鹽的時候,更應該少放鹽!


心血管王醫生


高血壓是目前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除了少部分患者高血壓的發生與遺傳因素關係比較密切以外,多數都與外界環境因素有很強的關聯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問題中提到的鹽與味精都是我國飲食常用的調味劑,以下就分別介紹一下它們與血壓的關係,之後再進行一下兩者之間的比較。

首先來看鹽與高血壓的關係。通過多年的科普,多數人都已經接受了多吃鹽會增加血壓的說法,這點已經被大量的基礎了臨床研究得到了證實。而且很多研究也顯示,限制鹽的攝入可以起到一定降低血壓的目的。這裡要強調一下,控制鹽分並非對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降壓都有效,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高血壓也有一種根據限制鹽分攝入後降壓的效果,將患者分為鹽依賴型和非鹽依賴型高血壓。人們每日吃的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中提升血壓最主要的就是其中的鈉離子。其在體內增多會使更多的水分保留在血管內,進而增加血容量,血壓也就會隨之上升。

味精也是很常用的調味劑,其與血壓的關係多數人並不清楚,實際上我國的學者在2011年就做過一次相關的研究提示平時經常食用味精可以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那麼其中又是什麼原理呢?這中間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其一,味精中也含有鈉離子,因此與鹽提升血壓的機制一樣,味精中的鈉離子也可以通過水在體內的瀦留來升高血壓;其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其是體內一種叫做乙酰膽鹼的神經遞質生產原料,一旦味精食用過多,乙酰膽鹼會產生更多,其又有刺激交感神經的作用,進而血壓會隨之上升。味精提升血壓的作用不僅是遠期的,如果食用過多的話,短時間內也會有體現,表現為食用後的1~2小時(有的會在12小時)出現血壓增高並伴有臉紅、皮膚瘙癢、頭痛、噁心、腹痛、乏力等。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就知道了,鹽和味精實際上都有增加血壓的作用,那麼他們的作用到底哪個更強呢?到目前為止精靈醫生還沒有看到相關的研究,而即便有也並不能說明實際的問題。其原因是因為每個人食用鹽和味精的習慣並不相同,而且做菜時放入的量也不盡相同。雖然如此根據目前的指南建議對鹽分的限制是明確的,這主要與鹽分是人體必須攝入的,而味精並非必需品有關。綜合起來對於高血壓的患者鹽和味精的攝入量都應該有一定的限制才是最好的方式。


精靈醫生


鹽是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1、鹽能夠使幫助維持心臟的正常搏動,肌肉缺乏鹽,就會發生抽搐拘攣。

2、當胃裡缺乏鹽分的時候,會引起消化不良,如果長期缺乏鹽,就會感到渾身無力。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關係著體內的水液是否能正常分佈。

鹽量攝入過多的危害:

1、升高血壓: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高鹽飲食有升高血壓的作用。

2、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吃鹽多不僅可以升高血壓,同時還能使血漿膽固醇升高,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3、致胃癌:高濃度食鹽可破壞胃黏膜,誘發胃癌。

4、易患感冒:多吃鹽的人易患感冒。因為高濃度食鹽能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抑制其抗病能力;同時還可減少唾液,使口腔內溶菌酶減少,增加病毒和病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5、加快骨鈣丟失:多吃鹽易患骨質疏鬆症。\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72d001599a59fff51bf\


如果直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會選擇“鹽”!但是,這不代表味精可以肆無忌憚的吃。一切食物都是適量攝入。下面我給大家說說為什麼我會選擇鹽,而不是味精。看完了你就恍然大悟了。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疾病。說的通俗點就是咱們大眾見到的最常見的高血壓,即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又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是兩方面的影響讓普通大眾發生了高血壓。

遺傳因素咱們控制不了,因為爹孃選擇不了。那我們能不能更加重視後天的外界因素呢?當然可以,只要你重視自己的健康。可以說,對於高血壓來說,鹽是最重要的外界因素了,吃鹽多除了導致高血壓,它還能自己直接作用於臟器,導致臟器損傷。

鹽吃的多,這是我們國家大眾的飲食習慣,可以說我國普通大眾的食鹽攝入量明顯高於人體生理的需要量。有統計顯示,我國人均食鹽攝入量是11.7-17.6g,遠遠高於我國高血壓指南推薦的6g食鹽。而我國北方勞動人民更是愛吃鹽,平均每天攝入量15-18g,明顯高於南方人群的7-12g的每天食鹽攝入量。而且,提別提出的是,農村人群鹽吃的更多,比城市人群吃得多。

其實,這些知識並不是今天才被認識,遠在兩千多年以前的《黃帝內經》就明確指出:“鹹者,脈弦也……”。這裡所說的就是,吃的鹹,摸脈會是弦脈。而弦脈就是說明人體的血壓已經升高了的一種動脈外在表現。

中醫西醫都說了,您還不相信吃的鹹會導致血壓高嗎?你還不少吃點“鹽”?


張之瀛大夫


答:危害一樣。

味精對高血壓的危害: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常吃味精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味精吃多了會口渴。這是因為味精中含鈉的原因,而這恰恰就是對血壓不利的一面,與食鹽的弊端近似。

食鹽對高血壓的危害: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確定,長期攝取鈉鹽飲食是引發高血壓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鹽攝入量與血壓升高幅度相關。據《遼寧晚報》報道:正常成人每日攝鈉1g-2g就可以滿足生理需要,如果過量食用則會造成體內水鈉滯留,導致血管管腔變細,血管阻力升高,同時血容量升高,加重心、腎負擔,使血壓升高。實驗表明:食鹽每增加1g,收縮壓(高壓)就增加2mmHg,舒張壓(低壓)就增加1.7mmHg。而高血壓人群中鹽敏感者所佔的比例在28%-74%之間;60歲以上的人對鈉鹽的攝入尤為敏感。

2010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提出,由於我國各地居民的鈉鹽攝人量均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應<5.0g/d的推薦,而鉀鹽攝人則嚴重不足。因此,高血壓患者均應採取各種措施,儘可能減少鈉鹽的攝入量,並增加食物中鉀鹽的攝入量。主要措施包括:

(1)儘可能減少烹調用鹽,建議使用可定量的鹽勺;

(2)減少味精、醬油等含鈉鹽的調味品用量;

(3)少食或不食含鈉鹽量較高的各類加工食品,如鹹菜、

火腿、香腸及各類炒貨;

(4)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人量;

(5)腎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鉀的烹調用鹽。[1]

[1] 方寧遠,等,高鹽飲食與鹽敏感性高血壓[J].中華老年醫藥雜誌,2016,35(3):239-242.

鄒曼曼 解放軍第四七七醫院藥劑科、藥事網成員


藥事健康


拋開劑量談傷害就是耍流氓!鹽和味精都含有大量鈉,鈉元素在合理的攝入範圍內都是安全的,過量攝入鈉都會對高血壓造成很大的危害,無論這個鈉是從鹽裡提供的還是從味精提供的。所以並不能簡單的判定鹽和味精哪個對高血壓的危害更大!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關於鈉的攝入量是不超過2300毫克。

含鈉高的不止鹽和味精,其實,日常生活含有高鈉的食物還真不少,而且隱蔽性都很強。比如黃醬、豆瓣醬、醬油、番茄醬、蝦醬、雞精、豆腐乳、韭菜花、豆豉、鹹魚、鹹肉、辣椒醬、榨菜、鹹菜、臘肉、火腿、火腿腸、午餐肉、方便麵、滷蛋、酸菜、泡菜、蘇打餅乾、蘇打水、餅乾、話梅、五香瓜子、滷豆乾、茶葉蛋、快餐、辣條、零食,甚至外賣等等,含鈉量都很高,在外就餐高鹽高油是常態。

購買預包裝食品時,包裝袋上都有營養成分表,一般在表的最底層都明確標註了該產品單位重量所含的鈉的量,這樣有利於我們掌握鈉的攝入量。對於沒有明確標註的食品,就無法精確判斷了。

限制鈉攝入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①使用低鈉鹽,通常是用氯化鉀和氯化鎂代替一部分氯化鈉的食鹽。一般低鈉鹽鈉的含量比普通鹽少30%,但其鹹度與普通鹽基本相同,這樣以來就可以減少鈉的攝入。

②做菜時用了醬油、雞精等調味料就要少放鹽或者不放鹽。

③使用檸檬、番茄、橘子等具有天然酸味的水果來彌補鹹味的不足,另外醋還能增強鹽的鹹味。

④利用天然的香料來豐富菜餚的口味,如咖喱、肉桂、八角、辣椒、大蒜、洋蔥等。

⑤回家吃飯,自己掌控鹽勺,才能把握鹽(鈉)的攝入量,在外吃飯想吃少鹽餐真挺難的。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大連營養師俱樂部講師


營養百事通


【2018-2-28 文字 666 副船長】

鹽也好,味精也罷,其影響血壓的都是因為其中都有“鈉”。無論哪個吃多了,也就是鈉攝入多了,哪個就是高血壓危害大。因此,控制血壓實際就是要控制“鈉”的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參考攝入量(2013)》給出18歲以上成年人【鈉】的適宜攝入量AI是1500mg,預防非傳染性慢病的建議攝入量PI是2000mg,而對於50歲以上的成年人,鈉的攝入量要求更加嚴苛,AI是1400mg,PI是1900mg.

鈉在人體內的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鈉在細胞外,是我們生命活動的基礎,具有物質交換、神經衝動的傳導、電解質平穩,維持心臟節律、維持血壓和肌肉興奮性的作用。其在體內過多或過少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如夏季高溫,人體水量流汗,導致脫水,體內鈉排出過多,會導致人休克甚至死亡。但是,目前影響我們健康更多的是高鹽飲食。

有大量確鑿證據顯示:高鹽(鈉)能夠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降低鹽(鈉)能夠降低血壓水平。

高鹽飲食引起血壓升高的機制主要是:

鈉離子過多,引起水鈉沒瀦留,導致 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引起細胞(包括平滑機細胞)水腫,使血管腔變窄,增加血管對兒茶酚胺類縮血管因子的敏感性。

細胞內鈉離子增加後會抑制鈉——鈣交換,使細胞鈣排出減少,導致血管平滑肌內鈣離子濃度上升奤 引起血管平滑肭收縮。

高鹽飲食還可以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變成晝高夜也高,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僅是鹽(氯化鈉,鈉佔40%)和味精(穀氨酸鈉,鈉佔8%)中有鈉,還有小蘇打(碳酸氫鈉)、醬油、豆醬、鹹菜、醋、醃製食品、掛麵、餅乾、蜜餞、果乾等都含有鹽(鈉),因此,我們控鹽,不僅要控明面上的鹽和味精,也要控那些“穿著馬夾”的鈉。

劉筱慧(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大連營養師俱樂部培訓部講師 王興國營養師特訓班四期班主任 科普營養原創作者)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點贊,隨便“噴”些什麼也好!我們愛營養,我們是靠譜的營養科普團隊。


營養海賊團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話用來形容鹽是再恰當不過了!

鹽是生活當中的必需品,就跟吃飯一樣是必須的,味精是提鮮味的,用不用全憑個人喜好。就好像花不一定買,但是飯必須要吃。在我國,從古至今,鹽的管理都是國家管控的,這足以說明它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一等一大事

為什麼鹽這麼重要呢?

首先是做菜必須有鹽,酸甜苦鹹鮮,五味當中最重要的一環,菜做的再精美忘記放鹽,基本這道菜就廢了。哪怕放了一點鹽,馬上就會提起整道菜的味道。


鹽的化學名字是氯化鈉,而真正對人有重要作用的營養素是鈉離子,它是維持細胞滲透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甚至葡萄糖的吸收,都要有鈉的參與。它還會隨汗液丟失,老話經常說的——不吃鹽哪有力氣幹活,過去做體力活的人出汗也比較多,鹽都比一般人吃得多。

不吃肯定不行,但吃多了呢也有問題。高鈉也是造成高血壓的真正元兇,它會使血壓升高,而我們國家現在高血壓的人群越來越多了。高血壓還是其他慢性病的危險因素,也有著各種各樣兇險的併發症。所以這些年來我國一直在大力倡導少吃鹽,控制鹽攝入量。


味精的化學名字叫穀氨酸鈉,很顯然,也是有鈉(8%左右)的,但是鈉的含量要比鹽(40%左右)低得多,而且一定程度上,味精的提鮮的作用可以增加鹹度,適度使用反而可以減少用鹽量。但是如果像餐館那種一放一大勺的情況就另當別論了,這種情況下不但減鹽不可能,還會增加鈉的攝入量。


所以其實無論什麼時候“適度”二字都是最重要的。

作者:劉松麗,首創《習慣減肥法》,幫助近千人改變飲食習慣,養成健康減肥好習慣。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營養培訓講師,健康管理師培訓講師,主講《公共營養師培訓教材》、《健康管理師培訓教材》;自主開發《實用快速配餐技術》、《食品標籤的秘密》、《習慣減肥集中營》等課程。

營養師劉松麗


鹽和味精,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料。尤其是鹽,更是每日餐飲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那麼,鹽和味精,到底哪個對高血壓危害大呢?


毫無疑問,高鹽飲食是發生高血壓的明確危險因素。如果對高血壓有所瞭解,就會知道,鹽分的攝入,是高血壓患者每日飲食的重點。


這是因為,鹽中使血壓升高的成分是鈉離子,吃的鹽越多,進入體內的鈉離子就越多,使血漿中的晶體滲透壓增高,而機體為了保持血管內外的滲透壓平衡,大量的水分就會滯留在血管中,出現血容量增加,從而達到血管內外滲透壓的新平衡,此時心臟負擔增加,心臟只有加大心肌收縮力和頻率,才能保持血管中血液的正常運行。同時,血管壁受到壓力的增加,最終導致血壓升高。


而味精,適量攝入,有益於維持神經系統的功能。這是因為味精所含的穀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穀氨酸。


穀氨酸在腦組織中,以維生素B6為輔酶的穀氨酸脫羧酶的催化下可以變成氨基丁酸,它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生產不足,易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如狂躁或抽搐。


但這並不說味精吃的越多越好,過量攝入會導致人體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系列症狀。還有人會出現焦躁、心慌意亂等。


由此可知,鹽對於高血壓危害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