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糟老頭子壞得很”這句話,按在Astell&Kern身上同樣適用!2015年9月,該品牌與德國動圈耳機鼻祖Beyerdynamic(拜亞動力,拜雅)聯合推出了搭載Tesla技術的入耳動圈耳塞T8iE,其高達6888元的售價,也幫助Beyerdynamic將便攜動圈耳機的定價推向了新高度。

然而,Astell&Kern和Beyerdynamic並不是智商稅收割機,T8iE自然有技術實力和賣點來支撐其如此高昂的售價。T8iE是首款採用Tesla技術的入耳動圈耳塞,當時的市場環境,大多數品牌都在採用多動鐵單元疊加的方式來製作高端便攜耳塞,鮮有品牌堅持深耕傳統的動圈技術並有所突破。T8iE的問世給死板套路的便攜HIFI耳機市場帶來了些許新鮮感。

作為一款如此小巧的Tesla耳機,要讓一顆僅次於T1十六分之一的環形磁鐵保持高達1T的磁通量絕非易事,AK和Beyerdynamic當時選用了非常細的特製銅絲來繞制線圈,還採用了厚度僅為1/100mm的振膜,以確保極高的效率和出色的瞬態表現。另外,作為一條Astell&Kern與Beyerdynamic聯合推出的旗艦級產品,對於2.5MM平衡的支持也為高端HIFI玩家提供了更多適配性和可玩性,即便今時今日,2.5MM平衡輸出依舊是市場主流!隨後推出的Astell&Kern T8iE MKII和Beyerdynamic謝蘭圖,在競爭激烈的高端動圈耳塞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過去的四年裡HIFI江湖風起雲湧,諸多新品相繼問世,Astell&Kern和Beyerdynamic對於極致的探索和突破亦從未停止,時隔四年,兩者聯合推出了新旗艦----Astell&Kern T9iE !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變與不變

所有的AK T9iE都在Beyerdynamic位於海爾布隆的工廠生產。依舊恪守著德國手工製作的傳統。研發設計,生產和品控----這些環節是成就一款精緻產品的要素,不能變!團隊不能變,產地不能變!

T9iE在外觀設計上較原來有所顛覆。該耳機所突出的“表面對比度”,在我個人看來依舊延續了AK光影哲學的設計語言,其耳機腔體背板的線條,流淌著AK XB10的影子,同時又與新旗艦SP1000背面的線條交相輝映。

背板較T8iE更為簡潔!也更為複雜!簡潔是因為左右兩側單元去掉了之前的品牌和產地描述等信息,只簡單地將Beyerdynamic和AK的LOGO呈現給用戶。複雜則是因為背板上加入了新設計的聲學通氣口,用來改善低頻效果。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產品信息則體現在腔體內側。左單元為AK T9iE和產品編號,右側為Beyerdynamic和Made in Germany。標註為德國製造!另外,腔體的PVD塗層在不同的光照下顯示出不同的光反射,看上去異常酷炫!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設計人員還為T9iE搭配了全新的銅銀混編線材。比起T8iE搭配的線材,該線材更為粗壯。4N純銀和鍍銀7N單晶銅線基的組合,有效減少了尖銳的高音與冗餘的低音,並提高了解析力和結像度。線材採用2.5MM平衡插頭,可以搭配轉接頭實現與3.5MM單端口的對接。通過我個人近十天的使用體驗,我建議官方將插針設計適當的弧度,這樣一來,繞耳佩戴時更為貼合。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作為動圈耳機發明者,Beyerdynamic在德國海爾布隆的工廠,擁有全套自動化振膜、動圈單元生產設備。T9iE是完全自主研發。 Tesla技術,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創造一個強大的磁場,使音頻信號能夠高效地通過耳機的單元轉換成聲音。相較於普通單元,額外的磁能量能被轉化成聲學能量,能夠提供強大的、高效的音頻再現,非常適合搭配低功率輸出的便攜音源。AK T9iE作為一款採用Tesla技術的耳塞,為了在如此小巧而精密的產品上實現1T的磁通量,beyerdynamic採用了目前世界上最細的線材來製造Tesla動圈,該線材的直徑僅有頭髮的1/5。同時,T9iE的振膜也是由beyerdynamic自主研發生產。尺寸達到了11mm,厚度僅有1/100mm。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AK T9iE非常嚴謹地採用了柔性PCB附著於Tesla單元背部,線圈引線與MMCX接口均焊接在這個定製的柔性PCB上,從而保證了絕對的牢固度。

作為T8iE的升級產品或者說後續產品,在狹小的空間內做出堅持與突破,是不容易的,但又是必須的。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解決困難!比起T8iE MKII, T9iE採用了:

1. 新的雙層聲學濾波器,改善高頻響應,防止耳垢;

2. 新設計的聲學通氣口,改善低頻效果;

3. 更加纖細的銅線圈,增加聲音的解析密度;

4. 全新的銅銀混編線材。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聲音

雖然T9iE具備良好的易驅性和適配性,但我個人還是建議,一定要找一些高碼率音源,找一臺高保真播放器來榨乾這條耳塞的每一滴精華!我個人則經常搭配KANN CUBE, SP1000, SP2000來聆聽。 在此搭配KANN CUBE描述下聽感。T9iE整體呈現出乾淨通透,近似中性無染的聲音特質。其具備細膩順滑的三頻過渡和優異的聲場表現。在信息量和聲音的細膩程度上又顯得尤為出色。並且,該耳機能夠全面地照顧到各種類型音樂的欣賞。 用來聽沙漢姆和索謝爾的《帕格尼尼吉他和小提琴二重奏》,能夠充分感受到耳機規整而良好的空間感。高頻延伸出色,小提琴表現出來的通透感和密度感非常強烈,這種細節和層次豐富的聲音往往讓人無法自拔。吉他雖少了小提琴明亮的音色,但泛音和細節卻樣樣不差!由於採用全新設計的雙層濾波器,減少了齒音,讓高頻在足夠明亮的前提下多了些許溫潤。同樣,拿來聽鋼琴曲,泛音控制的很到位,體現出來的層次也非常豐富。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AK TxiE的低頻演進是個在自我批評中不斷修正的過程,T8iE以AK380為基礎調音,低頻量感和聲音極為寬鬆耐聽,但是脫離了AK播放器,在某些搭配下顯得有些鬆散無力。於是T8iE MKII推出時,將低頻的量感做了大幅削減,再加上Beyerdynamic自身的風格問題,中低頻厚度表現的非常保守,這就導致大家在不比較的情況下誤認為T8iE MKII低頻有些差。我當時有拿來IE800S認真做過對比,T8iE MKII的低頻在力度和細節等各方面要比IE800S出色,當然IE800S在樂感和氛圍感上要比T8iE略強。T9iE依舊不屬於低頻強健的塞子,但T9iE在腔體背面增加的透氣孔讓該耳機的低頻表現有了直觀提升。下潛夠深,動態夠足,結像夠紮實!用來聽那些大貝司SOLO,可以非常清晰的捕捉到琴絃顫動的細節,雖然沒有暖厚的風格來烘托這類樂器的情感,但依舊可以感受到聲音裡流露出的寬鬆和動態。低頻速度感和彈性也做得數一數二。注意啦!一定要挑選尺寸合適的硅膠套,這對於低頻表現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搭配KANN CUBE,在它身上,我們無法找到明顯的風格,或許這正是它自身最明顯的風格!如果你想要一條氣勢感十足,人聲渾厚濃郁的塞子,T9iE顯然不能滿足你。很顯然,它能給你的是正確而自然的聲音呈現,驚豔的細節和細膩的層次。即便採用了雙層聲學濾網,依舊可以感受到出色的人聲亮度。我用手上的qdc Fusion做了簡單比較,T9iE的單動圈在細節的豐富程度上堪比這條深得無數發燒友認可的圈鐵耳機。而在中頻走向上兩者又有些相似之處,都是近似無染的真實聲音。

售價再創新高 價格直逼萬元的Astell&Kern T9iE值不值得買?


T9iE是一條音樂適配性很強的塞子,至少我試遍了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也沒找到太明顯的短板。即便是用來聽一些編制稍大的音樂,它出色的分離度和聲場表現也不會讓人失望。很顯然,它具備旗艦級的水準!其在純淨自然,通透清澈的聲音風格下,依託於出色的聲音素質,細膩的層次和豐富的信息量,讓音樂的樂感和情感得以更完美的展現。或許你不喜歡它的風格,但在這個價位裡很難有同類耳機做到如此極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