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臺縣走進央視

說過了奇台的煤炭和大理石,我想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煤炭生成的同時還有一種珍貴的產物化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奇臺縣的侏羅紀產物—沉睡的恐龍。硅化木的出現讓科學家有了興趣。因為產出大量硅化木的同一套岩層中,還保存有豐富的恐龍化石。其中袁復禮教授1931年在將軍戈壁發現的長10.26m、背高4.05m的大型恐龍--奇台天山龍,是中國人第一次在亞洲發現恐龍化石。1983年以來,中外古生物專家在公園區域內又先後挖掘出大量恐龍化石,其中包括體長30.4米,高10餘米,目前亞洲最大的恐龍--中加馬門溪龍、新疆侏羅紀典型的食肉型恐龍--長5.1米,背高1.7米的江氏單嵴龍、以及蜥腳類的蘇氏巧龍和戈壁卡拉麥裡龍,鳥臀目的五彩灣工部龍,還有被稱為代表了獸腳類恐龍重要演化環節的董氏中國伶盜龍。與恐龍化石伴生的還有大量鱷類、龜類、蜥蜴以及兩棲—哺乳動物和小型原始哺乳動物化石。

  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內還是極其重要的荒漠物種保存地和生態功能區,植被以白梭梭、沙拐棗、紅柳等灌木,以及豬毛菜、鹼蓬等草本植物為主,野生動物以有蹄類最為重要。1982年國家在這裡建立了“卡拉麥裡有蹄類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對象主要是蒙古野馬(又名“普氏野馬”)、蒙古野驢、鵝喉羚、高鼻羚羊、盤羊、馬鹿、野山羊等及其生存環境。保護區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有蹄尖動物以鵝喉羚最多,數量近萬隻。19世紀被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發現並命名的普氏野馬的野生種群已不存在,1985年以來陸續從國外引進野馬後裔,並在保護區內建立了全國唯一的野馬繁殖中心,將逐步使蒙古野馬重返大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