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打造區塊鏈產業先行區,構建大灣區創新發展新引擎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這給廣州發展區塊鏈產業指明瞭前進的方向,相信整個區塊鏈的產業從業人員都是倍感鼓舞。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表示,廣州將打造區塊鏈產業先行區,構建大灣區創新發展新引擎。目前廣州市堅持將區塊鏈產業發展作為服務實體經濟應用場景,推動基於互聯網技術、思維、手段的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從金融、物流、政務、知識產權、工業互聯網等場景,增強區塊鏈技術與傳統經濟各個領域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經濟發展含金量。2018年,廣州市黃埔區獲工信部批覆創建全國首個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範區。

廣州強化政策措施支撐區塊鏈產業發展

廣州市為促進發展區塊鏈產業,目前在6個方面均有行動。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強化政策措施支撐。出臺實施《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加速區塊鏈產業引領變革若干措施》《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等扶持政策,將區塊鏈作為未來發展重點產業之一,從產業培育、成長、應用以及技術、平臺、金融等多個環節給予支持,打造了國內支持力度最大、模式突破最強的區塊鏈產業扶持政策。印發《廣州市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實施意見(2019-2021年)》,引導行業骨幹企業選擇醫療健康、供應鏈管理、產品追溯防偽、網絡協同製造、版權保護和交易、電子證據存證等條件成熟領域開展產業化應用。

廣州打造產業發展平臺對接企業超300家

二是打造產業發展平臺。廣州市培育了區塊鏈國際創新中心、中關村e谷區塊鏈產業園、蟻米區塊鏈眾創空間、區塊鏈未來空間四大產業載體,初步形成區塊鏈底層應用開發及應用服務商產業集群。指導成立廣東省首家正式註冊的區塊鏈協會-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對接技術團隊(企業)超300個(家),協助籌備落地項目逾50個。支持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聯合香港區塊鏈產業協會、澳門大學創新中心等 53 家機構,組建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聯盟;依託聯盟的廣州、香港、澳門3個總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項目離岸孵化器,澳門大學孵化項目、香港大數據交易所項目初步達成落戶意向。

廣州共31家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企業

三是大力培育骨幹企業。國家網信辦發佈了兩批共506家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企業名單,我市共31家,佔比6.13%,位於全國前列(次於北上深杭)。全市現有區塊鏈企業300多家。2019年,組織廣州市區塊鏈企業入庫工作,重點培育發展博鰲縱橫、航天信息、雲碩科技、易票聯、卓志供應鏈等入庫區塊鏈企業。2020年廣州市促進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資金將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產業化或應用示範項目列入重點扶持範圍,加大對區塊鏈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

廣州搭建全國首個電子發票區塊鏈平臺“稅鏈”

四是推動場景潛能釋放。搭建全國首個電子發票區塊鏈平臺“稅鏈”,國家和省稅務部門已選擇部分納稅人在該平臺試點應用。去年12月,全國首張升級版區塊鏈電子發票在廣州黃埔華苑大酒店開出。消費者用支付寶結賬後,可在支付成功頁面直接點擊開票,電子發票會自動同步到支付寶的發票管家,支付到開票報銷僅1分鐘。

廣州還首推“政策公信鏈",通過引入區塊鏈分佈式網絡和共識機制促進政策兌現流程再造,被中國信通院評為“2018可信區塊鏈十大案例”之一。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停車數據共享、數字化停車權益等上鍊,提供停車“秒付”體驗。

廣州仲裁委、微眾銀行、杭州亦筆科技共同研發了基於區塊鏈的仲裁鏈,2018 年 2 月,廣州仲裁委基於仲裁鏈出具了業內首個裁決書。廣州互聯網法院“網通法鏈”智慧信用生態系統今年3月正式上線,對接各大互聯網企業平臺,實現涉訟電子數據的按需“一鍵調取”。

廣州市南沙區與智乾區塊鏈開發“政務鏈”,用於處理政務區塊鏈中不同生態系統的協同流程,推動政務服務的多部門資源共享。

廣州區塊鏈行業企業加快與實體經濟融合

五是推進行業應用示範。引導區塊鏈行業企業加快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廣電運通致力於區塊鏈技術深度研究,組建廣東省虛擬資產與區塊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運通鏈達金服獲全球區塊鏈前沿技術項目權威獎項。金丘鏈云為廣發銀行、渣打銀行建立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臺的POC(驗證性測試)項目。博鰲縱橫開展產權信息上鍊,探索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版權管理(DRM)技術。興森快捷在生產訂單環節融入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改造後訂單製作時間有望縮短50%、所需人力減少60%。前海雲鏈與騰訊共同研發雲單系統,已在風神物流運用,率先實現區塊鏈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落地應用。

廣州規避區塊鏈企業開展虛擬貨幣等違法活動風險

六是促進行業有序發展。廣州市區塊鏈協會倡議成立區塊鏈自律委員會,規避區塊鏈企業開展虛擬貨幣等違法活動風險。組織廣州企業參加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充分展現廣州在建設中國軟件名城、區塊鏈特色軟件名區等工作成果。2018年以來舉辦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新一代信息技術(區塊鏈)高峰論壇、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第二屆開發大會·區塊鏈產業發展圓桌會議、中國(廣東)國際數據區塊鏈峰會及黃埔區塊鏈技術應用論壇暨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成果發佈會等超過10場具有影響力的區塊鏈活動。

威水案例1:廣電運通區塊鏈與分佈式賬本技術實現商業化規模應用

廣州區塊鏈產業快速發展,多個全國第一在這裡誕生。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來自廣州企業如廣電運通的區塊鏈與分佈式賬本技術已實現商業化規模應用。廣電運通區塊鏈技術專家鄒均博士指出,目前,運通區塊鏈技術已逐步應用到農業數字資產流轉、工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數字資產交易、政府區塊鏈政務共享、政府資金流向管理、政府投資項目監管“六大場景領域”。

广州将打造区块链产业先行区,构建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圖:利用多中心分佈式賬本對接人民銀行、財政部、商業銀行各方。

其中,數字資產交易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區塊鏈積分平臺、智能合約分賬、可信監督平臺的功能應用,構建全域智慧旅遊生態鏈,併成功運用在國內首個全場景智慧酒店中。政府區塊鏈政務共享平臺基於運通區塊鏈技術打造個人和法人的電子證件共享數據庫,構建起數字身份,搭建政府政務的信息共享、追溯管理和協同審批“一體化平臺”,已應用於溫州蒼南縣財政局。政府資金流向管理平臺應用於精準扶貧,助力構建政府投資、扶貧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機制,確保每一步工作數據可溯、責任可溯。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推動由事後向事中甚至事前審計變革,併成功應用於廣州審計大數據項目,打造成為應用標杆項目。

广州将打造区块链产业先行区,构建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圖:廣州企業打造的政府區塊鏈政務共享平臺已應用到溫州蒼南縣財政局。

多中心分佈式賬本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廣電運通旗下中科江南是該領域的代表性龍頭企業。當前中科江南承建、完成實施的支付電子化省級財政部門已達 33 個,佔市場總額的91.67%,實施完成地市級財政部門 269 個、區縣級 1034 個。據統計,2018年收入2.65億元,新籤合同超過4億元。

針對中央人民銀行不久將正式推出數字貨幣,廣電運通董秘鍾勇表示,公司在全球部署有超過30萬臺ATM,公司研究總院已開展DCEP(央行數字貨幣)在ATM上的自由兌換研發項目,並將展開與銀行和密碼廠商的生態合作。未來該企業還將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數字經濟模式創新,讓區塊鏈與民生工程更加緊密結合,積極推動中國區塊鏈事業高質量發展。

威水案例2:區塊鏈就在身邊,廣州法院電子證據一鍵提取

今年3月30日,廣州互聯網法院舉行“網通法鏈”智慧信用生態系統簽約暨上線儀式,宣佈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審判過程。這是繼廣州推出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後,廣州再度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老百姓和企業的實際問題。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點,被譽為“創造信任”的機器。看似高大上的這門技術已經落地各個民生領域,在商品溯源、房屋租賃、數字版權等方面解決人們的實際生活問題。

在司法領域,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產生了大量涉網糾紛和案件。然而,電子數據在蒐集、提取、保存、傳送等方面極易被篡改,為案件的審判帶來了挑戰。區塊鏈在技術上解決了電子數據證據存證、取證的問題。

廣州互聯網法院表示,結合審判實踐,既然區塊鏈可以“鎖定”信息不被篡改,那通過生態系統調用證據的模式,建立一個“可信電子證據平臺”也是可行的。以信用購物為例,支付寶等具備全鏈路可信服務的平臺可通過司法區塊鏈與廣州互聯網法院實時打通,降低審判成本並提高執行率。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劉幸 通訊員 穗工信 楊霞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劉幸 通訊員 穗工信 楊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