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星”“大棉球”沂蒙山深谷山楂迎來採收旺季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大金星”“大棉球”“大五稜”“歪把紅”,單看名字,不熟悉山區果品的人肯定想不到,這是山楂的品種名,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山楂並不都是紅色的,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大田莊鄉還出產一種純黃色山楂。種植山楂樹是沂蒙山區百姓脫貧致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


“大金星”“大棉球”沂蒙山深谷山楂迎來採收旺季

山楂樹上結滿果實。受訪者供圖


蒙山深處 費縣山楂產量居全國第一

大田莊鄉距離臨沂市中心76公里,位於蒙山中心位置,全鄉處於蒙山之陽,以山地丘陵為主,適合優質山楂的生長。

新京報記者從大田莊鄉果樹站了解到,全鄉有大小山頭400餘座,生態公益林3.4萬畝,果園面積6.5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76%,是省級旅遊強鄉鎮、省級生態鄉鎮、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

近日,記者在大田莊鄉採訪時看到,這裡沿路兩側山坡種植的全是山楂樹,綠葉紅果,一簇一簇的,綴滿枝頭,深秋的沂蒙山顯得生機盎然。

據大田莊鄉果樹站提供給記者的資料,全鄉山楂種植面積7000多畝,年產山楂3000多萬斤,產值達5000多萬元。費縣人民政府網站的公開資料顯示,全縣山楂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年產山楂居全國第一。是脫貧致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

秋果冬管 精心管理帶來好收成

在山楂園,記者品嚐到樹熟山楂。這裡的山楂個頭大、顏色鮮亮、酸甜軟糯,適合鮮食。


費縣果樹專家告訴記者,現在滿樹的果實,都是頭年冬季果樹管理的效果。山楂樹的管理工作開始於冬季。“山楂葉脫落半個月後開始修剪,確保來年每枝山楂都能充分見光,每個果穗間保持20釐米的距離。”另外,記者瞭解到,當地採用疏果、套袋的方式,確保果實大、果形好。照護山楂樹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都要做到精益求精,甚至摘除套袋的時間,都要選擇下午或者陰天,目的是防止強光照射果實產生的日燒病。

據介紹,費縣山楂已是遠近聞名,2012年“費縣山楂”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並獲得綠色食品認證,費縣因此被評為中國綠色生態山楂之鄉。每年9至11月,大田莊鄉北部山楂主產區客商雲集,每天銷售山楂幾十萬斤,最多每天銷售上百萬斤。

大田莊鄉果樹站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出產的鮮食山楂供應北京、天津、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市場,深受當地消費者的喜愛。

金黃色山楂引人關注 山楂地頭價格與去年持平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近年,費縣培育出新品種“金如意”,一種金黃色的山楂。

“大金星”“大棉球”沂蒙山深谷山楂迎來採收旺季


據費縣山楂栽培技術人員介紹,黃金甜山楂屬於自然界變異品種,後經人工多年培育改良而成。這種黃山楂成熟期早於一般山楂,一般於8月下旬進入成熟期,一直持續到9月下旬。採摘期長達1個月,這是一種適合發展農旅採摘的品種。

一位當地從事山楂收購的顧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優等山楂銷售價和去年持平,每斤2元到2.5元之間,用於做罐頭的山楂,售價每斤在1.3元左右,不同於往年的是,由於今夏乾旱,產量不如去年。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