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驅動世界經濟的兩大引擎之一

編者按:10月24日,“粵港澳大灣區:改革開放新嘗試,‘一國兩制’新實踐,互利共贏新平臺”國際論壇在香港舉行。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共聚香港,共商大灣區發展與合作開放大計。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應邀參加了會議,本文譯自他在論壇中所作的主旨發言。

羅思義從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規模和增長速度等方面肯定了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並將其與位於美國加州的另一個“大灣區”進行了綜合對比。此外他還分析了香港問題目前的形式,指出香港未來的地位完全繫於中國的發展。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驱动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之一

很高興能在這次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論壇上做演講。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我深知聚焦基本問題的重要性,因此這也是我即將要詳細闡述的。

在經濟學領域,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要預測未來五年發生的事比預測未來六個月要發生的事容易得多。但這只是一個淺層次的悖論——因為經濟發展最終是由經濟的基本問題所決定的,而相對微觀的議題只能在短期內產生影響。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決定了,如果在短期內一些因素導致某個經濟體的發展速度明顯地快於或者慢於其潛在的發展軌跡,那麼在未來的一個短期內,相反的效應將會取而代之。因此,我想回顧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問題並且對當前香港的問題做一個順帶的評論。

粵港澳大灣區在世界範圍內的重要性

粵港澳大灣區的的基本事實在於,他是當今世界經濟兩個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經濟發展“火車頭”之一。這個結論是由以下關鍵因素決定的:

首先,這是由粵港澳大灣區的規模決定的——擁有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個最大經濟中心。論GDP總量,全世界只有十二個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之上。更準確地講,只有G7國家和金磚國家,再加上韓國在GDP上高於粵港澳大灣區。

然而,即使這樣也不能準確地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真正的重要性——因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活力比任何一個G7國家和金磚國家都來得高。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國大陸部分,GDP年增長6%以上的數據,在各大主要經濟體中只有印度的增長率可以與之接近。即使美國的加州在這個領域也無法與粵港澳大灣區相比。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驱动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基本情況示意圖(圖片來源:網絡)

另一個決定這些地區在全球範圍內重要性的是科技水平。當然,加州是美國科技領域最領先的州,但是在某些關鍵領域,由於粵港澳大灣區起到的發展引領作用,中國已經開始取代美國。

中國的電子支付要大大領先於美國——我總是感覺自己很“過時”,因為在中國我使用現金和信用卡!有一次,在北京的一家銀行裡,我的同事對我說:“看,銀行裡只有老人和外國人,除此之外沒有中國人用現金!”我一直在使用微信的短信系統,我想說相比我在西方必須使用的同類產品“WhatsApp”,微信的使用體驗要好很多。我也一直在使用微博,同樣,我覺得微博用著也好於“推特”。

中國的高鐵系統使得香港地區與中國內地相連接,也將粵港澳大灣區與中國其他地區連接在一起。中國的高鐵不僅走在了美國前面,也走在了包括我的祖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前面。鐵路運輸在中短途的旅程上不僅更加舒適,而且比美國和大多數歐洲國家主要採用的傳統的飛機運輸更加環保。舉個例子,在歐洲坐火車要一天才能到達的距離在中國只需要幾個小時,而在美國的大部分地區,鐵路運輸仍然效率非常低下。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驱动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樞紐——南沙大橋(圖片來源:IC photo)

我們不應誇大事實,言過其實對於嚴肅的議題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我清楚地知道,在整體的科技水平上,中國經濟,甚至是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區都還遠遠沒有達到美國的水平——即使中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腳步比美國加州還要快。但是,上述的例子為我們展示了正在發生的現實,那就是在某些領域,中國確實已經領先於美國。因為我在人大重陽經濟經濟研究院工作,因此我日常會對比中國和西方的經濟狀況,所以對這些實際情況我是非常瞭解的。

當前香港所面臨的困境

上文對於基本問題的闡述是的當前的一些問題暫時的問題得到答案。那就是,那些試圖擾亂香港、挑戰一國兩制現狀的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功。這問題其實很容易用一種西方觀眾能夠理解的方式講清楚。

亞布拉罕·林肯被公認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當林肯面對來自美國南方各州的分裂勢力時,他毫不猶豫地動用美國軍隊的全部力量打垮了他們——授權他最有決斷力的將軍格蘭特和謝爾曼使用毀滅性的手段,由此還衍生出一個現代概念“全面戰爭”。林肯發動這場戰爭,因為他清楚無論如何分裂勢力都不允許在美國存在。

幸運的是,目前香港的問題並不需要動用林肯當年準備採取的哪怕最輕微的手段。但是這個例子清楚地表明瞭為什麼今天的中國絕不接受分裂勢力,為什麼分裂勢力絕無可能在中國取得成功——當年的林肯也是這樣清楚地認識到這個問題的。

今天那些在香港製造暴力的人,為了一個成功的可能性為零的目的正在毀壞香港,破壞香港居民的生活。不幸的是,在境外領導這場運動的人,已經成功地將無辜者捲入其中。

但是,因為這場運動絕無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也將會逐漸消亡——可能要過一些天,可能要過幾個月,但香港的基礎不會動搖。

香港的未來繫於中國

香港永遠不會被從中國分裂出去,她將永遠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也是香港一個巨大的優勢。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也體現出了巨大的優越性。一方面,“一國”使得香港與中國內地相聯繫,成為中國經濟的一部分——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照當前匯率,以購買力平價指標計算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香港在世界經濟的重要性根本無從談起。同時,因為“兩制”,香港的經濟對世界其他地區更為開放。香港未來的繁榮只有建立在享受這樣雙重優勢的“最大化”才能夠實現。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驱动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之一

企業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圖片來源:IC photo)

確實,香港有機會利用最近的一系列事件撈到好處。依我個人之見,我認為中國的大公司紛紛去美國證券交易市場掛牌是一個錯誤——世界上沒有其他主要國家會讓他們最有戰略價值的企業在領土之外上市,因為這些企業不能屈從於他國的壓力。我相信,在未來數年中這些錯誤會被修正,這些中國公司重新在中國的證券市場上市。顯然,香港就是這樣一個合適的地點。

總而言之,經濟的基本原理決定了香港的未來將完全繫於中國,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正如我在開頭所說,這就為什麼粵港澳大灣區是可以與加州灣區並稱的兩大世界最發達經濟增長引擎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