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射雕:特立独行的黄药师最洒脱?错!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洒脱

年轻时候看《射雕英雄传》,对“东邪”黄药师最羡慕,觉得他是最洒脱的人,特立独行,从来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我行我素,做自己想做的事。

黄药师才三十出头就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中脱颖而出,和王重阳等四人一起名列“五绝”,号称“东邪”,成为武林中登上绝顶的人物之一。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药师除了武功卓绝,还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在聪明和博学方面,黄药师远胜他人,这似乎让他比任何人都更多了一份傲立于世的资本,按道理,他应该是最洒脱的人。加之黄药师“风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的形象,飘飘欲仙,这实实在在就是令世人顶礼膜拜的世外高人啊。

年轻时候喜欢“东邪”黄药师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身上那份洒脱,令人艳羡不已,认为他才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但人到中年以后,才越来越觉得这完全是对黄药师的误读,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洒脱!

冷眼看射雕:特立独行的黄药师最洒脱?错!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洒脱

黄药师

1

“西毒”欧阳锋名利心很重,毕生追求武功天下第一,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这种人生追求。相比之下,黄药师看起来似乎淡泊名利。但实际上,黄药师的名利之心一点都不比欧阳锋逊色。

第一次华山论剑后,世人竞相追逐的武林奇书《九阴真经》归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阳收藏和保管,欧阳锋处心积虑想要得到这部经书,一听说王重阳去世了,就闯入重阳宫硬抢,不料,被诈死的王重阳一举破了蛤蟆功,王重阳因此耗尽真气而逝去,而欧阳锋也身受重伤不得不远遁西域,数年闭门不出。

黄药师和欧阳锋一样,也想把《九阴真经》据为己有,但他的方法就更“聪明”多了。王重阳逝去,保管和收藏经书的责任就落到了师弟周伯通的身上,黄药师打探到了周伯通要把下卷经书放到雁荡山去保管,便在中途制造了和周伯通的“偶遇”。

黄药师新婚燕尔,娶了个如花似玉,又和他一般聪明绝顶的姑娘冯蘅。他为了能从周伯通手里得到《九阴真经》,撺掇新婚妻子一起算计周伯通:以打石子的游戏赢了周伯通,赢得让妻子翻阅经书的机会,妻子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他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复制了一份下卷经书。这一切,周伯通完全被蒙在鼓里。

更过分的是,他让妻子故意激怒周伯通,说这哪里是什么《九阴真经》,不过是一本江南到处流传的占卜之书,不值半文。为了让周伯通相信她所言不虚,她居然将经书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周伯通信以为真,一怒之下,把下卷经书撕了个粉碎,又烧了个干干净净。

冷眼看射雕:特立独行的黄药师最洒脱?错!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洒脱

周伯通

黄药师这一招太阴损了,不但成功窃取了《九阴真经》下卷,还把周伯通手里的原版经书给毁了,他手里的下卷经书就成孤本了。可想而知,黄药师内心何等的欣喜若狂,他想只要再想办法弄到上卷经书,此后照着经书练,武功天下第一早晚非他莫属了!

但黄药师的兴奋并没有维持太久,他没想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窃得下卷经书,上卷经书还没找到,就让他的两个徒弟陈玄风和梅超风把下卷经书给盗走了。这两个徒弟瞒着他私定终身,害怕被他责罚,便想逃离桃花岛,但又考虑到武功高不成低不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盗走他视若性命的下卷经书再逃离桃花岛,躲了起来。

黄药师处心积虑窃得的下卷经书就这样莫名其妙没了,黄药师痛断肝肠,他的妻子冯蘅不忍心丈夫如此痛苦,便凭着自己记忆强行再次默写一份下卷经书给他。但她当初对经文的含义本就毫不明白,只是完全靠自己过人天赋给强记下来,到这时已经事隔数年,她又怎能还记得住?

此时冯蘅已有八个月的身孕,她苦苦思索了几日几夜,勉强写下了七八千字,不但前后不能连贯,还有许多错漏之处。但即便是这样,也已经让她心智耗竭,因此流产,生下了女儿之后就此逝去。

黄药师为了能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人,处心积虑算计周伯通窃得《九阴真经》下卷,却让自己两个徒弟给盗走了,不但白忙一场,还白白搭上了自己爱妻的一条性命。作为丈夫来说,“东邪”黄药师一点儿也不洒脱,如果真是洒脱的人,怎么会为了“武功天下第一”这个虚名而害死自己深爱的妻子呢?

冷眼看射雕:特立独行的黄药师最洒脱?错!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洒脱

黄蓉

2

黄药师念念不忘爱妻,始终觉得爱妻之死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痛,还一直念叨着想等到女儿长大成人了,他就坐自己特制的花船到海上自杀,在九泉之下追随爱妻而去。

按道理,黄药师为爱妻之死如此痛彻心扉,就应该特别珍惜爱妻死前产下的女儿黄蓉才对。表面上看,黄药师似乎对这个唯一的女儿也是挺疼爱的,但事实上又是怎样的呢?

黄药师自丧妻之后,和女儿黄蓉相依为命,对黄蓉宠爱有加。但黄蓉一旦碰触了他的心病,他便是另一种态度了。

黄蓉长到十五六岁时,才发现周伯通被父亲囚禁在岛上,便送好吃的给周伯通,又陪他聊天。黄药师发现女儿这样对周伯通友好,便责骂了女儿一通。

黄蓉自小受他宠爱,哪受过这样的委屈?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故意把自己打扮成小叫化在江湖上流浪。

黄蓉没想到自己以小叫化的样子在江湖上流浪,却让她看到了一个人最真的心,这个人就是郭靖。

郭靖一直以为黄蓉真的是个瘦小的小叫化,丝毫不嫌弃,反而对她关怀备至。即便黄蓉一顿饭就花掉了他将近二十两银子,郭靖也毫不介意,只要她欢喜就好。

这还不算,郭靖眼见天凉,就把拖雷赠送的貂裘送给黄蓉。怕黄蓉身上没钱花,把身上的四锭黄金分了一半给黄蓉。黄蓉知道郭靖对汗血宝马爱若性命,故意试探他,说喜欢他那汗血宝马,没想到郭靖毫不迟疑真的吧汗血宝马送给她了。

这一下把黄蓉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心中感激郭靖对她的这种赤诚和真心。由此也就认定了郭靖是值得她托付一生的人。

冷眼看射雕:特立独行的黄药师最洒脱?错!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洒脱

郭靖

黄蓉是聪明的女孩,她知道如果自己穿得漂漂亮亮的,谁都会讨好她,那有甚么稀罕?而她做小叫化的时候对她好的人,那才是真的好。

黄蓉用这种朴素、简洁的方法找到了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的郭靖,并认定了郭靖,要把自己一生托付给他。

但当黄蓉在陆乘风的归云庄和父亲黄药师重逢的时候,她欣喜万分把郭靖介绍给父亲,却不料父亲对郭靖却充满敌意。

这敌意又是怎么来的呢?第一层敌意是因为郭靖六岁时在大漠失手杀死了他背叛师门的徒弟陈玄风,黄药师认为他的徒弟只能由他桃花岛的人处理,岂能让一个外人杀了?

第二层敌意是因为见郭靖以十五掌降龙十八掌打败了他的弃徒梅超风,他认为这表明老叫化洪七公比他黄药师高明,以后就永远会落下话头被洪七公揶揄、取笑了。

第三层敌意是因为他本来料想爱女流落江湖,必定憔悴苦楚,哪知一见之下,却是娇艳犹胜往昔,见她与郭靖神态亲密,处处回护于他,似乎反而与老父生分了,心中颇有妒意,对郭靖更是有气。

黄药师对郭靖的这种敌意一直到了欧阳克和郭靖都上桃花岛求亲时,仍然不减,他有意偏向欧阳克,处处给郭靖设置障碍。在他眼里看来郭靖这个愣头愣脑的傻小子哪里比得上潇洒俊逸的欧阳克?

黄药师口口声声说爱女儿黄蓉,但他似乎并没有真正替女儿的幸福着想,反而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地想把女儿嫁给欧阳克,还不是为了能和“西毒”欧阳锋强强联手?倘若不是黄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遇到再多挫折和阻挠也不屈不挠地要和郭靖在一起,只怕黄蓉早就被他逼得嫁给欧阳克这个大淫虫了。那不是毁了女儿的终身幸福吗?作为父亲来说,“东邪”黄药师一点儿也不洒脱,如果真是洒脱的人,怎么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女儿的幸福呢?

冷眼看射雕:特立独行的黄药师最洒脱?错!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洒脱

梅超风

3

最后再看看黄药师是怎样对待他的徒弟们的。

当年陈玄风和梅超风私定终身,害怕被黄药师责罚,就决定偷偷私奔。在逃离桃花岛之前,索性盗走了黄药师的《九阴真经》下卷,他们想以此在江湖上扬名立威。

陈玄风和梅超风弄的这一出,自己倒是自由了,痛快了,可把其余四名留在岛上的师弟给坑苦了。黄药师盛怒之下,便迁怒于留在岛上的其他四名弟子,可怜这四名弟子,除了冯默风因为年幼只被打折左腿,其他三人都被挑断脚筋,全被黄药师逐出桃花岛。

曲灵风后来念念不忘师恩,屡次深入皇宫大内偷盗名贵字画等,终于失手,被大内高手追踪到他家中,双方同归于尽。曲灵风本来武功是最好的,但因被黄药师挑断脚筋,武功大打折扣,才会落下如此结局。

陆乘风是四个徒弟中最幸运的,他一手靠出色的武功,一手靠出色的经商头脑,在太湖一带统领水盗,为自己攒下一份庞大的家业,等到儿子长大,就让儿子接替他,而他自己则退居幕后。他算是过得最好的。

冷眼看射雕:特立独行的黄药师最洒脱?错!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洒脱

洪七公

武眠风则算是最悲惨的,很早就得病死了,具体是怎样的,连这些同门师兄弟都不大清楚。

冯默风是年纪最小的徒弟,当年黄药师对他算是心存仁慈,只不过打断他的左腿,再逐出桃花岛。离开桃花岛后冯默风当起了铁匠,后来巧遇杨过、程英等人,为保护他们和李莫愁大战,并取得了胜利,不久让蒙古征召。最后为了保护郭靖和杨过离开蒙古大营,死于金轮法王之手。

黄药师这四名弟子都是天资聪颖,且又重情重义之人,本来都有自己美好的人生,就因为黄药师的一事迁怒,毁了他们的一生。

由此不难想象,陈玄风和梅超风也并非生来就十恶不赦,当初都是品性纯良之人,只不过是因为私定终身而担心被师父责罚,才误入歧途。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至少说明黄药师一是性情乖张、喜怒无常,徒弟们对他更多的是恐惧;二是黄药师怎能禁止徒弟恋爱呢?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他自己不也结婚生女了吗?

黄药师这样做师父,和“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比起来,境界实在差得太远了。南帝和北丐对自己的徒弟无不关爱有加,视若自己的孩子。而黄药师对徒弟的管束既不人性,自己又喜怒无常,就因为一事不顺而迁怒无辜,毁了他们一生。作为师父来说,“东邪”黄药师一点儿也不洒脱,如果真是洒脱的人,怎么会为了《九阴真经》被盗而迁怒无辜,毁了四个徒弟的一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