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加快推進灣區建設“施工圖”

廣州加快推進灣區建設“施工圖”

南沙大橋(虎門二橋)在藍天碧海中如巨龍蜿蜒 記者周巍攝

金羊網記者 譚錚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在廣州啟用、“港澳子弟班”在廣州市越秀區兩所百年名校開設試點、廣州南沙推進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金啟動……自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以來,廣州,這座站立在改革開放潮頭的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施工圖”裡,以其務實與高效,從民生、教育、金融、人才等各方面,發揮著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作用。

軟對接,聚焦粵港澳規則銜接

通過打通規則上的“軟對接”,全面深化穗港澳合作。

2018年3月,廣州外商投資“跨境通”啟動,首站在香港推出“穗港通”——廣州市工商局與香港創興銀行在香港正式簽署了《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與創興銀行有限公司商事服務“穗港通”合作協議》。“穗港通”的搭建,有利於讓廣州市建成港澳向內地拓展、內地藉助港澳通達國際市場的雙向通道和重要平臺。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在商事登記服務、企業年報、企業徵信、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同年7月,“穗澳通”啟動,“跨境通”服務延展至澳門。

此外,廣州創新粵港跨境貨棧模式,推動與港澳檢驗檢疫互認,認可港澳16個工種的職業資格,6項建築領域職業資格與香港實現互認。

過去一年,廣州積極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一批重大合作項目,支持港澳青年來穗創新創業,推動港澳居民在穗與內地居民同等享受社會保險、義務教育等待遇。著力強化廣深雙核驅動、廣佛極點帶動,推動更高層次的廣清一體化,輻射帶動全省“一核一帶一區”發展。

硬聯通,構建一小時交通圈

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廣州發揮核心引擎作用,圍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攜手港澳和周邊城市,構建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圍繞構建大灣區一小時快速交通圈,加快機場、港口、高快速路、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廣汕鐵路全線開工,南沙大橋建成通車……

港鐵公司車務運營總管、高速鐵路及城際客運負責人李婉玲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投入服務以來,不斷推出多項提升服務,包括長途列車由每日開出13對增加到17對,高鐵連接內地站點也增加到58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投入服務以來,週一至週五每日平均乘客量約為45000人次,週末的日平均乘客量約為62000人次。此外,經由港鐵協辦的高鐵出境旅行團數目已突破5500個,參加旅行團的旅客累計接近22萬人次。

經常往返於香港與廣州的唐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他都會選擇大巴或是在蓮花山坐船前往香港。“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開通,我往返於路上的時間更少了。”他說:“我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一小時快速交通圈的便利。”

看未來,推動城市出新出彩

近日,《中共廣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四個出新出彩”行動方案的通知》(下簡知“通知”)下發。通知要求,廣州市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調動全市資源,凝心聚力狠抓工作落實,充分發揮好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效應”,不斷強化廣深“雙核聯動”,深化珠三角城市戰略合作,加快推進“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為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四個出新出彩”行動方案包括《廣州市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動方案》《廣州市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行動方案》《廣州市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行動方案》《廣州市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行動方案》。從中不難看出,未來廣州的“出新出彩”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密不可分。

以《廣州市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行動方案》為例,方案明確提出創新人文灣區建設合作機制。推動建立穗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研究制定文化交流合作便利化政策,簡化港澳企業及個人來穗文化活動審批程序,促進文化交融,共建人文灣區。聯合香港、澳門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建設粵港澳文化遺產遊徑。打造“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動品牌。

無論是框架或是細節,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這張“施工圖”上,廣州正發揮核心引擎作用,穩步向前。

案例

為港澳青年打造創業之家

10月20日,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在天娛廣場正式揭牌運營。來自澳門的陳祥也在這一天搬進了青年之家總部為他們提供的辦公室。陳祥說:“目前,在港澳青年之家的幫助下,公司已經快速完成名稱核准,正申請商事登記。找到這裡相當於回到‘家’,我想項目推進會更順利。”

來自香港的楊曉欣則在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的揭牌儀式會場,設立了她創立公司的展位。作為廣州木啟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的創始合夥人,楊曉欣介紹,她從會計師事務所辭職後,就和朋友在廣州創立了諮詢公司。她說:“我創立這家公司的目的,也是希望通過我的專業能力、在內地多年的從業經驗,以及對香港文化的瞭解,幫助更多的港澳青年在創業的路上少走彎路。”

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總部按照“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天河所能、平臺所為”的思路進行建設運營,為港澳青年提供“創業孵化、公共服務、展示交流、社團聯絡”一站式服務。

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理事長林惠斌表示,這個總部主要是以港澳青年服務港澳青年,“這樣可以讓初來乍到的港澳青年更有親切感與安全感。同時這裡還有來自政府的支持,我相信這會為港澳青年來內地創業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專家

“廣州對我特別有吸引力”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

吸引外國人才是廣州的一個傳統。廣州有移民的基因,它可能是現代中國的移民中心之一。同時,廣州是一座森林城市,從氣候和宜居的角度來看,廣州對我特別有吸引力。我認為,這也將有利於廣州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在當前新的背景之下,吸引外國人才,將是廣州向不同文化、種族、國籍的人進一步開放的表現之一。

數據

●廣州與中科院共建南沙科學城、明珠科學園,加快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設,聯合港澳共建科技創新合作平臺超過30個、合作項目177項。

●實施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以來,廣州建設港澳青年來穗創新創業孵化基地44家。

●認可港澳16個工種的職業資格,6項建築領域職業資格與香港實現互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