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一般带研究生是按分数的高低来选吗?

能进入复试且录取,综合排名第1和第10的考生的总成绩或初试成绩,对大部分导师来说差异真的不大。尤其是部分生源较缺的院校调剂复试后,自主命题科目的不同后成绩的参考意义更不大。除了部分考生提前沟通确定导师,有机会作为考官参加复试的导师反而更看重复试中面试表现,会记录部分感兴趣考生的一些特点和细节,便于后期选择学生。一般会有几个备选,因部分考生复试后未录取。

导师选择研究生不会过于注重考生初试分数,由于不少学科有Sci论文考核要求,部分导师较为看重英语成绩,尤其是复试中英语口语、听力表现较好的考生。之前,作为导师的小西和同事在讨论选择学生时,交流更多的也是英语初试成绩,工学考生70分+很受欢迎的。

导师是如何选择研究生的,为什么不按分数高低来选择?

导师一般带研究生是按分数的高低来选吗?

首先,导师和学生的选择是双向的,但导师占据主导权。即学生先填报《导师意向选择表》,一志愿、二志愿填报2个导师。学院会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导师,部分是按级别或知名度,少量院校按一志愿填报考生数量较多的导师优先选择(其实结果差不多,知名度高的导师选的学生也多)。

导师一般带研究生是按分数的高低来选吗?

大部分导师优先选择一志愿填报考生,补充少量二志愿填报考生。对于未选填自己为导师的考生,原则上第一轮选择中导师不能直接选择,最后未有导师选择的考生可分配。部分院校导师同样需要填报《选择意向表》,然后学院根据导师和考生的选择做出分配。当然,部分大牛导师就说我要这个学生,也是可行的。录取考生人数较少的学科/系,也有是直接几个导师坐下来友好的沟通,你要这个考生、我要那个考生,直接完成了分配。

其次,导师无法按照考生成绩高低来选择。研究生的成绩仅用于录取,不是导师选择学生的依据。不同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差异,报考学生中来自不同院校和专业,大部分导师都乐意选择和专业吻合的考生,或选择课题研究较缺方向的考生。之前,我们团队之前就急缺做土壤微生物方向的研究生,在选择时对部分专业就会有侧重。

导师一般带研究生是按分数的高低来选吗?

同时,考生选择导师存在明显扎堆现象,如部分具有"帽子"的大牛导师。可是,现实情况是这些大牛导师之前已收满几个优质的推免生,考研学生中大部分会被他安排在自己团队/课题组年轻老师名下。但是,部分独立进行科研的导师,年龄较大,缺少足够的课题和经费,而且部分人职称晋升无望(卡在副教授),会接不少横向课题,学生做的事情比较杂(部分还小气不发研究生津贴)。这类导师尽量在《导师意向表》中避开。当然,若是你填报的2个导师都没有选择你,只能接受学院的随机分配,比较惨。这也是小西之前建议考生提前沟通导师的原因,起码不是被随机分配的。

导师一般带研究生是按分数的高低来选吗?

最后,小西想说不管是推免生、统考高分考生或统考压线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起点都是一样的。往往三年后,不少科研成果好、广受赞誉的反而是统考压线生。在科研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比别人投入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才会有更好的收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