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語文?看看名家是怎麼說的

如何學好語文?看看名家是怎麼說的

如何學好語文?看看名家是怎麼說的

《我的二十年苦讀經驗》(豐子愷)

對讀的態度當然是要非常認真。須要一句一字地對勘,不解的地方不可輕輕通過,必須明白了全句的意思,然後前進。

熟讀的方法更笨,計算遍數,每讀一遍,用鉛筆在書的下端劃一筆,湊成一個“讀”字。

“讀”字共有二十二筆,故每課共讀二十二遍,即生書讀十遍,第二天溫五遍,第三天又溫五遍,第四天再溫二遍。這辦法有些好處:分四天溫習,屢次反覆,容易讀熟。

如何學好語文?看看名家是怎麼說的

《談寫作》(季羨林)

據我瀏覽所及,古今中外就沒有哪一位大作家真正靠什麼秘訣成名成家的。記得魯迅或其他別的作家曾說過,《作文秘訣》一類的書是絕對靠不住的。想要寫好文章,只能從多讀多念中來。

古代大家寫文章,都不掉以輕心,而是簡練揣摩、慘淡經營、句斟字酌、瞻前顧後,然後成篇,成為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統而觀之,大體上只有兩派:一派平易近人,不求雕飾;一派則是務求雕飾,有時流於做作。我自己是傾向第一派的。我追求的目標是:真情流露,淳樸自然。

如何學好語文?看看名家是怎麼說的

《要對語文有感情》(於漪)

學好語文為的是正確地表情達意。用什麼來表?語言文字。表什麼達什麼?情和意。因此它具有人文的內涵。

所以語文要學好,絕對不是抄幾個詞,或者進行一些機械訓練就可以。既要抓語言文字的表達,又要抓情和意的提升,抓表達正確,抓情意豐富,這樣才學得好。

語文學習不只是一個機械操練的過程。敘述一件事情,介紹一個人物,說明一個觀點,全是情和意,因此語文能力的提高與人的成長、人的生命的成長同步,後者不提高,只機械操作,難以奏效。

小孩子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大而化之的,所以小學生寫作文也都是大而化之,很難寫到局部和細部。隨著人的成長,到十二三歲之後,孩子就不僅看到事物的整體,還能看到它的局部了。有的孩子認識能力更強一點,不僅能看到局部,還能看到事物的細部了。

比如看到一朵花,小孩子只會說:這個花很好看。到了初中,就會講:這朵菊花很有趣,花瓣一半展開來,一半還包著,就好像少女捂住臉一樣——這個感覺馬上就不一樣了。

如何學好語文?看看名家是怎麼說的

《學語文要有技巧》(佚名)

積累、總結是學習語文的不二法門,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與勤奮,但只有真正付出,才有收穫,才能厚積薄發,真正走進語文的殿堂。

首先要儘量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先從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入手,慢慢讀,細細品,或許一時還未培養出興趣,但隨著學習語文的深入,你會發現蘊藏在其中的樂趣,那時你的興趣就建立了,語文學習就事半功倍了。

第二,要重視積累與歸納。語文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重在點點滴滴的積累,滴水穿石,最終語文成績會逐步穩定提高。

1.基礎知識的積累:包括語音、字詞、文學常識的積累。

2.現代文閱讀:都說讀文章在於“悟”,不僅僅是揣摩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傳達的內涵,更重要的是解題的方法、技巧。考試時運用老師講過的答題技巧,現代文閱讀扣分會很少。當然,廣泛地課外泛讀對於自己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3.文言文閱讀:注重課本中的文言文學習,課文都是經典名篇,很具有代表性。要認真進行實詞、虛詞、句式、文學文化常識的歸納積累。

4.作文素材的積累:善於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把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及時記錄下來,這些片段都會成為寫考場作文時的“靈光乍現”。

第三,要適當的做題,在做題中總結完善。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必須多做題,在做題中重在總結完善自己的不足。

如何學好語文?看看名家是怎麼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