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传承文化基因,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根据资料记载,1899年发现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成熟阶段。

换句话说,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传承文化基因,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自从甲骨文发现120年来,有无数的学者不断钻研进取,如今甲骨学也成为了一个国际性学科。

众所周知,甲骨文与金文、战国秦汉简帛文字以及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事实上,甲骨文传承着文化基因,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传承文化基因,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显而易见,透视3000年前殷商社会生活,甲骨文是非常好的素材与佐证。

随着社会发展变迁,我们看到民族文化自信影响之深,其中也离不开甲骨文等汉字对历史发展和思想意识的深刻影响。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传承文化基因,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如果你对甲骨文也很有兴趣,可以去中国国家博物馆看一看“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

本次展览展出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这也是国博首次举办以甲骨文为内容的文化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