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案件頻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迎修訂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但關乎家庭幸福,也關乎社會安定。近幾年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年齡提前,而且惡性案件較多的趨勢。未成年人保護法並不是未成年犯罪的保護傘,所有違法犯罪者都應該得到相應的處罰。

2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分組審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主要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中,有關校園安全、網絡沉迷等熱點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建立欺凌防控制度 全流程把控風險

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频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迎修订

雖然近年來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預防和治理措施,但校園欺凌現象仍時有發生。修訂草案首次對學生欺凌作出定義,首次提出學校要建立欺凌防控制度,全流程把控風險。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劉海星:建議充分運用此次修法的機會,將預防和整治校園欺凌納入法治軌道,對有暴力傾向的學生進行幫教和懲戒,切實提高教師素質,加強在校生的德育和法治教育。

設立強制報告制度 從業查詢及禁止制度

修訂草案規定了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發現未成年人受侵害時強制報告制度,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從業人員的准入資格等。

增設“網絡保護” 線上線下全方位

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频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迎修订

截至去年7月31日,全國未成年網民中,有64.2%將網絡遊戲作為上網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修訂草案增設“網絡保護”一章,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避免提供可能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的內容。

有委員建議,應建立專門機構或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根據網絡遊戲的功能、主題、內容等進行登記及分類審查,設定符合國情的網絡遊戲分類制度和發行標準,根據發行內容設定對象年齡。

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频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迎修订

本次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的一大特點,是對未成年人偏常行為進行了分級預防、細化矯正的措施。有委員和代表提出,這個理念很好,但是要注意其程度的區分。

針對如何解決“未成年人發生嚴重不良甚至犯罪行為後,由於年齡原因不予相應的治安管理處罰”的問題,儘管草案第四章中已經規定了公安機關可以採取的跟進矯治措施,但是有不少委員和代表認為,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出現的新特點,法律定罪和量刑的力度應加大。

面對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修訂到底應重還是該輕,有觀點認為,應本著保護和預防犯罪相結合的前提,視其行為考慮與刑法等相關法律的銜接問題。有觀點認為,應該對刑法進行延伸修改,設立未成年人專章,通過教育、矯治、懲罰未成年人的專門體系建設。

海霞:以公平之法除惡治“魔”

針對本次討論,主播海霞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些年,我們看到不少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案件,比如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讓一些受害的未成年人的青春充滿疼痛,心靈被灼傷;還有一些未成年人年紀小小就滑向違法犯罪,案情觸目驚心,比如大連的一起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的案件,這樣的“小惡魔”在人間遊蕩,讓很多人心痛之餘也很憤怒。面對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辦?我覺得,除了依法嚴懲兇手之外,最關鍵的是要避免類似悲劇重演。而在一個法治社會,一部公平的法律該成為一劑預防藥,也該是一服鎮痛藥。呵護每一個少年,讓青春充滿陽光,國家正在行動,社會也有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