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饒平大城所繫列介紹之大城所概況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所城鎮所城社區居民委員會大城所村,是一座明代古城堡。位於黃岡鎮東南15公里,在碧(崗)鐵(盧港)X081、碧(崗)柘(林)X082公路交匯處,東與大埕交界,北與高埕村交界,南與長美村交界,西與鴻東村交界,村域255公頃,村建成區面積35.37公頃,總人口數8300多人,常住人口7000多人。

廣東饒平大城所繫列介紹之大城所概況

潮州市饒平縣所城村,古稱“廣東省潮州府饒邑宣化都‘大城守禦千戶所’”,明代洪武廿七年(1394年)為防禦倭寇海盜的侵擾而築造的古城堡。“大城所城”,它位於饒平縣宣化都東部的東里半島上,東里半島分佈有30多個自然村,大城所位於諸村的中心地帶,北與福建省僅一線之隔,南端的柘林寨與南澳島隔海相望。因可扼控閩地入粵的海上航路,又可防禦倭寇海盜的侵擾;把守通往福建省30裡山道,軍事戰略地位要。明代洪武廿七年(1394年)都指揮花茂奏設,百戶顧實創建。設正千戶2員、副千戶3員、百戶10員,鎮撫1員,旗軍1225名。城呈方形,明代全城面積約260畝,城垣高二丈七尺(折9米),周圍六百四十三丈(折2143.33米),厚一丈六尺(折5.33米),城牆中填泥土,內外用規格條石壘砌。分東、西、南、北四城門,門上各有重樓。城四角建敵臺,內有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巷、城隍廟巷、先農巷、元帥巷、庵堂巷、石獅巷、貓跳巷,稱三街六巷,配益家巷、媽祖廟巷、許厝巷、七曲巷,棋盤式格局縱橫交織,中心街交叉呈“十”字形,街寬1.5丈,均以石塊鋪路或水泥路面,城堡外側城池環繞。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康熙十三年建成,建成面積430.67畝。至今四城門完整無缺,東、西、北城垣尤為完整。

廣東饒平大城所繫列介紹之大城所概況

大城所在明清時期,尤其是在明代,是潮州府的海防前哨,饒平沿海抗倭寇的堅強堡壘,在衛國守土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歷史作用。大城所及周邊沿海軍民為抗擊倭寇海盜,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在潮州海防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城內保護碑記數面,記述歷代保衛海疆事蹟和功績,字跡依稀可見。“所城城垣”1981年7月10日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埕所城”2002年7月17日被評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可惜把大城所城寫成“大埕所城”,城“埕”諧音)。

廣東饒平大城所繫列介紹之大城所概況

明清時代城內由駐軍官員建造了城隍廟、城隍廟戲臺、先農廟、元天上帝廟、元帥廟、寧福庵、龍尾王廟、天后宮、開江王廟、關聖帝廟、樂善庵、鶴松庵、華光上帝廟、白衣庵、耶穌教堂、文昌祠等神廟,所內駐軍後裔傳至現在共有23個姓氏,建有楊、劉、林、許、李、張、鄭等祠堂。現部分祠廟有重修建。

廣東饒平大城所繫列介紹之大城所概況

大城所內非物質遺產有:端午節遊旱龍、食鼎翻(烙餅卷肉蛋)、街邊小食、糕點以及傳統工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