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 — 孔向東演繹《清風亭》十週年探析


重溫經典 — 孔向東演繹《清風亭》十週年探析


《清風亭》又名《天雷報》,是一出倫理性極強的經典劇目。故事情節發源於唐,形成於宋,曾在弋陽腔中盛演,後世徽劇、漢劇、川劇、晉劇、湘劇、秦腔、豫劇等不少劇種均有演出。蒲劇界也有多家劇團仍然在演出該劇。2009年,蒲劇名家孔向東以改編後的《清風亭》一舉奪得第24界全國戲曲梅花大獎。其後,該劇一直作為孔向東的保留劇目久演不衰。

今年是孔向東奪梅十週年,期間,孔向東所在的鹽湖蒲劇團所排新劇目不知凡幾,有的戲仍在上演,但有的戲因種種原因已停演多年。而《清風亭》何以連演這許多年依然被觀眾所喜愛,筆者日前帶著這一疑問再次觀看了這部膾炙人口的劇目。

《清風亭》說的是已屆花甲之年的以磨豆腐為生的張元秀夫婦元宵節觀燈回來,在清風亭撿到一個被遺棄的剛出生嬰兒,取名張繼寶。膝下無子的張元秀夫婦對張繼寶視同己出,百般疼愛,未料十三年後張繼寶在清風亭被親生母親搶走,痛苦萬狀的張元秀夫婦從此走上了一條漫漫尋兒之路。數年後,張繼寶憑藉在朝為官的父輩庇佑,得中狀元,在赴子陽縣任職途中,路過清風亭小憩,恰逢苦苦尋兒的張元秀夫婦,鬼迷心竅的張繼寶在榮華富貴與養育之恩之間選擇了前者,這讓失望之極的張元秀夫婦雙雙先後碰死、氣死在清風亭上。滅絕人倫的張繼寶忤逆之行引動天雷,被天譴而亡。該劇揭示了封建社會階級之間的對立情緒,反映了中華民族文明之邦的道德觀,也表現了人們懲惡揚善的強烈願望,契合了人民群眾的價值觀。該劇劇本經過歷史的沉澱,幾經創作,劇情真實可信,劇詞淳樸生動,富有真情實感,尤其是劇中追子,盼子,認子等場極為感人,催人淚下,具有極強的悲劇力量。極易引起觀眾共鳴。這應該是這部戲能經歷朝代更替,世事變遷依然被各大劇種盛演的重要原因吧。

獲得第24界全國戲曲梅花大獎的孔向東在劇中飾演男一號——磨豆腐老漢張元秀,劇中張元秀這個角色從撿子、養子,到斥子,失子,繼而追子,盼子,尋子,最終失望已極,氣絕而亡。情感跨度大,表演難度超強。張老漢撿子後那喜悅的心情,歡快的唱腔,讓觀眾也為老人高興,斥子時孔向東那悲憤的唱腔,那為人父母的艱難,得到同樣身為父母的大多數觀眾的共鳴。那養兒的艱辛,育兒的艱難,以及全天下父母為兒女所付出的無私的愛,讓觀眾感同身受。及至全劇快結束時,忘恩負義的張繼寶為了所謂的官體,為了榮華富貴,不認養父母,張元秀那絕望以極,撕心裂肺的唱腔把戲推向了高潮。張繼寶這種忤逆之行,觸碰了中國人倫理道德和做人良知的底線,讓觀眾的憤怒達到了頂峰,可以說《清風亭》的整場戲就是張元秀夫婦二人的情感在引領觀眾的情緒,讓觀眾與劇中人同喜同悲,這一方面得益於《清風亭》有一個好劇本,更重要的是男主角孔向東過人的表演才能和深厚的唱腔功底。生活中的孔向東無疑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奉親至孝,待友以誠又愛生如子,筆者見過孔向東幾次流淚,第一次是在他母親去世之時,臨起靈前,孔向東那發自內心的哭訴打動了在場所有的親人朋友,那種對母親感恩,愧疚和依戀,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一個赤子的真情實感,還有一次是在他參加大戲臺活動時,談及為了事業,不得不把女兒送到千里之外去讀書,想女盼女卻不能讓女兒回來時,孔向東淚流滿面,讓觀眾感受到一個家庭、事業難兩全,思兒想兒難見兒的慈父情懷。最近一次是他的學生張雨在全省青年演員大賽上奪冠時,孔向東的又一次流淚,因為他深知,張雨的奪冠付出了多少努力,這鮮花與掌聲是背後無人知曉的無次刻苦練功換來的。而且在孔向東的思想中,戲比天大!觀眾就是親人,是上帝。為戲,受再多的苦和累,孔向東都不會有意見。普通人坐上一次火車,總要緩上好幾天,但擔任今年山西省藝術節評委的孔向東,為讓老百姓看到心儀已久的演出,三天兩頭坐火車往返於太原和運城,孔向東對戲迷朋友的尊重由此可見一斑。有這樣細膩的情感,再加上對蒲劇的這份熱愛和全身心的投入,任何一個演員,想演不好戲都難!

而有這樣的好劇本,有孔向東的傾情演繹,《清風亭》成為經典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撰稿:趙文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