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華品:這座小城,不止有名茶

對了解一些茶葉知識的人來說,安溪這個詞應該不會陌生。對,就是十大名茶之安溪鐵觀音的安溪,就是今天小編要說的!

名都華品:這座小城,不止有名茶

安溪,古稱清溪,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小溪場監詹敦仁向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申請建縣獲准,以境內溪水清澈之意,命名清溪縣。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清溪為安溪。所以,安溪也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城。

安溪最為人所稱道的,或許就是名茶鐵觀音了。上千年的產茶、製茶歷史,安溪人民創造了獨具魅力的茶文化。烏龍茶和鐵觀音享譽海內外。

但是,安溪不止有茶。勤勞勇敢的安溪人民根據當地條件,創造了多姿多彩的安溪文化。不信?且看下文。

清水巖

名都華品:這座小城,不止有名茶

清水巖位於安溪縣城西北24公里處的蓬萊山,是福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福建省省級名勝風景區。裡面供奉的是中國百仙之一的清水祖師,因而它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旅遊聖地。景區內樓閣殿宇巍峨宏偉,水色山光秀麗神奇,文物古蹟星欏棋佈。加上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構成了令人神往的仙境點有傳說中因岳飛被害而感動得枝葉全向北伸長的全國罕見、極其珍貴的宋代巖圖碑;有相傳每年長三寸、雷嗚電閃矮三分的羅漢松;有全國獨一無二、外觀為師廟。到清水巖旅遊,既可以飽嘗迴歸大自然的樂趣,又可了卻燒香禮佛的意願,可謂一舉多得。自古就有一句俗諺,到安溪必到清水巖,到清水巖必有所得。

李光地故居

名都華品:這座小城,不止有名茶

位於湖頭鎮中山街,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經清初擴建重修,前後三進,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被稱為大宗祠堂,乃湖頭李氏祀先祖、明宗規、行族事的所在地,春秋兩祭,祭祀規模盛大。廟內尚保留有明英宗皇帝敕文。第二進大廳廳前懸掛夾輔高風匾額,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賜;廳中高懸急公尚義匾額。第三進廳堂前橫掛鳴臬聞天匾額,為正統年間宰相葉向高題贈;廳堂後側懸掛保世滋大匾額,疑為李光地所題。廟並有許多金碧輝煌的柱聯,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鳳山旅遊區


名都華品:這座小城,不止有名茶

安溪鳳山旅遊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山勢巍峨雄偉、層幽疊嶂,其周邊綠樹環繞、林陰蔽天、藤蔓飄佛、姿態萬千、蔚為奇觀,有著超脫塵世之感,成為閩南旅遊觀光的仙境聖地。鳳山風景旅遊區人文古蹟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主要有孔子龕、朱文公石、向天羅、太公巖、觀真巖、黃綱墓、廖長官紀念館、詹敦仁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等300餘處人文古蹟;茶葉大觀園、鳳苑、茶苑、千年茶樹王、茶作坊、對歌臺等,集品茗尋韻、休閒娛樂於一體,是領略茶葉生態和博覽茶文化的窗口。

十里詩廊

名都華品:這座小城,不止有名茶

安溪縣城,諸峰玉峙,一水環回,有“龍鳳名區”的美譽。流經縣城的晉江支流湖頭溪與龍潭溪,在縣城的西部兩水合一,呈“S”形自西而東奔流,人們形象地取名“大龍湖”。大龍湖形成後,安溪在規劃建設兩岸防洪堤時,別出心裁地在兩岸花崗岩護欄上,精選、鐫刻了先秦以來7000多首古詩詞,形成中國獨一無二的“十里詩廊”景觀。

媽祖文化基地

名都華品:這座小城,不止有名茶

安溪臺灣媽祖文化基地項目總投資超過2億元,規劃建設媽祖文化紀念館、植物園、櫻花林等主輔工程。安溪與臺灣語言文化習俗相同,臺灣茶葉與安溪鐵觀音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兩岸有著深厚的茶緣,由茶緣演繹出來的茶文化,推動兩岸鄉親的交流與合作。此外,安溪臺灣媽祖文化基地的建設是對媽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

安溪鐵觀音

名都華品:這座小城,不止有名茶

安溪產茶始於1725年。安溪鐵觀音天下聞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溪是古老的茶區,鐵觀音境內生長著不少古老野生茶樹,茶葉在藍田、劍鬥等地方發現的野生茶樹樹高7米、樹冠達3.2米,據專家考證,已有1000多年的樹齡。安溪茶葉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暢銷海外。並在當代收穫諸多榮譽:

1986年10月,在法國巴黎獲"國際美食旅遊協會金桂獎",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

1995年3月,安溪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烏龍茶(鐵觀音)之鄉"

2010年10月,在上海舉辦的"中國世博十大名茶"上,安溪鐵觀音拿得第一位。

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

這就是安溪。對茶文化感興趣的鄉親們千萬別錯過了,安溪是一座非常值得一遊的小城。

想喝茶又怕買不到正宗鐵觀音的鄉親們,公眾號搜索頁搜“名都華品”,吃遍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