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老師被學生用磚頭砸傷,送進重症室,你對此怎麼看?

陶遠明


本人老師,看到這樣的新聞真是五味雜陳,我至今健康,是不是應該感謝我的學生呢?

個人認為;

第一:家長也要負擔一部分責任。

學生打老師,一般孩子,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孩子如此膽大妄為,對老師的一次批評耿耿於懷呢?除了家庭教育,沒有別的。

個別家長就是沒有原則的護犢子,只要老師批評孩子,當著孩子面就開始罵老師,久而久之,孩子心裡怎麼還會敬畏老師?

這個孩子不是不到法定年齡嗎?可父母夠呀,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是否應該替孩子承擔責任呢?

如果以後未成年人犯罪都有家長承擔責任,我估計家長都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了。

第二:儘快立法還學校懲戒權。

現在的孩子家長慣,學校也慣,毫無學生的樣子。希望國家儘快立法還學校懲戒權。

不想讓老師懲戒,可成立專門機構專門懲戒那些無法無天的孩子。至少讓他們知道,學校不是隨便撒野的地方。也告訴那些護犢子的家長,你在家不好好教育孩子,自然有人替你管教他。

第三:也提醒天下老師,別傻了,先保護好自己吧。

這個學校的老師估計這幾天都難以入眠,估計上課的心情都會大打折扣。

有人說這些都是個例,確實是個例。但就算是個例也讓老師們心驚膽戰!以後佛系老師肯定會越來越多。

希望學校先成立專門機構,教育那些問題學生,別為難老師們了。老師們稍有不慎,送的可是鮮活的生命呀!

各位同行,成績不是最重要的,職稱也不是最重要的。千萬別和那些不學習的學生較勁了。課上了,作業改了,教學任務就算完成了,至於每個學生學的怎麼樣,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吧。錢掙的不多,命先保住吧!千萬別傻了!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今天清晨,我在電梯門口遇到一對外出的母子。母親一臉嚴肅地問孩子:“吃”是第幾聲?“飯”是第幾聲?“學”是第幾聲?“校”是第幾聲?……孩子是個胖墩墩的小男孩,他扭著媽媽的衣角,雀躍著邊走邊一一回答著媽媽的提問。

當他們從我身邊走過的時候,出於職業習慣,我覺得好欣慰!我忍不住回頭看了看,我看見母女倆在一把純淺藍色的雨傘下向小區外走去,那小男孩繼續雀躍著。我昨天一天的壓抑總歸得到釋放。


昨天,打開手機,各個群裡和頭條裡,全是四川眉山市仁壽縣城北實驗初級中學,一男性老師被一15歲男生,用磚頭爆打的文章和視頻。

多麼觸目驚心的事件!看得我心驚肉跳,那視頻我不敢看第二遍。幾次提筆想寫感受卻寫不下去。

事情是這樣的:

  • 據視頻顯示和相關文章的報道,10月24日12時21分左右,一名男性老師從後門進入教室,準備將手中的雨傘撐開放在地上的同時,另有一名男生緊隨其後,並雙手緊握疑似磚頭的物件,從背後擊打男性老師頭部9次,致該名老師倒地不起。
  • 隨後,其他學生受到驚嚇,略作遲疑後圍攏過去,準備扶起老師,但被打老師已無法坐立,側倒在教室後方學習園地靠牆處,牆壁上有血跡擦痕。
  • 那打人學生還想衝上來繼續對該男性老師施暴,被其他學生攔住拉開。
  • 某媒體就此向仁壽縣公安局求證,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當地)確實發生了這件事”,至於事發原因及被打老師狀況,尚在進一步瞭解中,相關信息將第一時間對外公佈。



小小男生,為何如此殘暴兇狠?

1.背景:

(1)據媒體報道,該生家長長期做生意不在家。

(2)據目前的報道,這位男性老師平時沒有對學生進行施暴的行為,只是出於職責,在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管理中,對該生有過批評的行為。

2.我的分析:



(1)這孩子長期缺少家庭關愛。

長期缺少家庭關愛的孩子,一般都很壓抑。在我的教學中發現,這樣的孩子一般表現是內向、敏感、憂鬱、不善言談也不願言談。這樣的情緒,如果積壓的時間太久,他們內心的一腔情緒就會無處發洩。這次學生打老師事件,學生的行為就是一種發洩的方式,只是這種發洩方式,太極端、太負面、太殘忍了!

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他們是需要有一塊愛的田地讓他們的心有生根之處的,這塊田地就是溫馨和諧的家庭。現在的孩子學習是很辛苦的,他們回家了,需要有一個撒嬌的地方、需要有一個訴苦的地方、需要有一個釋放自己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溫馨的家庭,和家中慈愛的父母。

可是,這個案件中的男孩子,父母長期在外做生意,他的嬌向誰撒?他的苦向誰訴?他的壓力向誰去釋放?他的困難向誰去求助?物極必反,從他施暴的殘忍程度,和見到老師暈倒見到血竟然毫無懼色、毫不悔改、還要繼續施暴的行為來看,他內心的積怨有多深!

可是,這些心理,他的父母明白嗎?知道嗎?瞭解過嗎?

(2)在這個案件中,老師只是執行了老師應盡的職責。

因為,據目前的報道,這位男性老師平時沒有對學生進行施暴的行為,只是出於職責,在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管理中,對該生有過批評的行為。

所以,這個才15歲的男生,他內心的積怨和無情,是家庭關愛嚴重缺失的典型例子;他的極端行為的買單著,應該是他的父母和孩子本人!

這件事引發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1.家長要盡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

(1)作為家長要明白:當你從當父母第一天開始,就要認識到,這個孩子不僅是你自己的,也是社會的,必須擔當好教育培養的職責。

(2)營造溫馨、積極、進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的心有生根處。這一點不用再贅述,這幾天談的人很多。

(3)家長應該學習《學生守則》《學生行為規範》。明白國家對孩子成長的具體要求,有利於明確具體的教育和培養方向、具體辦法。而現實中,主要是學校嘶聲力竭地對學生反覆宣講學生守則和學生行為規範,而好多家長可能看都沒看過這兩個規則是什麼內容。



2.學校怎樣引導和教育問題學生。

(1)目前問題學生有增多的趨勢。如:日漸增多的早婚家庭,父母都還是孩子氣;離婚的家庭增多;留守兒童多;網絡迅速普及,管理卻還不夠規範等等。

(2)學校教育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要調整教育的內容和範圍,來彌補這些特殊家庭,孩子得到的關愛不足的問題。

3.社會應承擔什麼責任?

  • (1)儘快出臺並落實網絡監管法規,現在孩子受網絡毒害太大。
  • (2)可考慮給父母出臺類似學生守則的法律條規——《家長守則》。
  • (3)加大對犯事問題青少年處罰的力度。如:降低法律制裁的年齡;家長負連帶責任,就如孩子升學要政審,受父母連帶一樣等等。

最後,祝願這位老師儘快醒過來、好起來,早日恢復健康!祝願來到這世界的每一個孩子,能享受到應得到的關愛!


語文思維


作為班主任我投降:真是怕磚頭砸在我的後腦勺,老師也有家要養!

儘管教師因為批評教育學生產生各種問題,我一直堅持從對學生負責出發,學生有錯誤堅決批評。然而最近看到的一則視頻對我觸動很大,四川一個初三學生只因為班主任批評其在校園騎車子,就尾隨班主任到班級,用磚頭把老師砸進了重症室。這不禁讓同樣是班主任的我一身冷汗,我曾經因為學生未完成任務罰抄過他們;也曾經因為學生上課說話罰站過學生;因為學生打架叫過學生家長;還因為學生談戀愛給學生家長通風報信。這些都讓我感覺自己在埋雷,如果有一個學生因此產生不滿,我就要進醫院。

作為班主任我突然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孤立無援,法1律震懾不了學生,保護不了我們,一些家長偏聽偏信,不理解我們;社會輿論認為老師是暴力狂,喜歡打人。然而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大家需要明白教師幾乎是教育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這道防線決堤,帶來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但是當下社會不能有效震懾部分學生的暴力行為,教師又如何約束學生的行為?

1、教師為學生好,學生未必領情;求助法律,結果會怎樣?

有的家長說了一句很誅心的話,如果你們老師真心為學生好,他們怎麼會不理解你們?我以前也很贊同這種觀點,然而發生的一些事情卻讓我逐漸產生了動搖。我們都知道中學生早戀對學生學習和方方面面都影響很大,所以班主任對此都是嚴厲打擊。

我們做老師的常對學生說是為了他好,部分學生能夠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加上老師在批評教育之後的安撫。他們心中的怨氣就會變淡。但是這不包括哪些比較偏執的學生,他不會想你為什麼批評他,也不會想你批評他的目的是什麼,他只會記住你對他的處罰,你如何罰他抄、罰他站等等。而這種怨氣一點一點點累積,直到某一天爆發。後來這個男生聚集一群人要打我,因為別人的幫忙不了了之。說實話,作為新班主任,對於這些學生心理也是有些忐忑。法律約束不了他們導致他們一言不合就無法無天,無奈只能對他們採取特殊照顧,因為缺少約束,誰也不知道他她們會做出什麼事情。

2、求助家長,教師更加被動

越來越多的實踐表明,每個問題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長。老師在學生那裡被磨得沒了脾氣後,希望叫來家長協助處理學生的問題。結果發現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學校七年級之前就有一個學生,在早自習時睡覺,班主任巡查時發現了,用書拍了一下他的頭。提醒他站起來。結果學生順勢躺在地上說頭疼。後來老師找來了學生的家長,家長在聽了學生的一面之詞後,反手就給了班主任一個耳光。並且說看在其他領導的面子上,你們班換個班主任算了。後來班主任通過了解才發現。這個家長真的是給自己面子,在小學時家長就因為類似的情況,訛了老師兩萬元。後來該班換了班主任事情算告一段落。

老師從法律上尋求不到幫助,而在家長這方面更是無所得。你猜以後的老師,面對類似的學生會怎麼做?

佩弦教育語:

這個老師躺在重症監護室裡,網絡上關注的是誰對誰錯,我關注的是老師的家人,我猜他們一定是心焦萬分。以前在看到其他老師因為處理學生而身心受傷時,他們可能還抱著僥倖心理。然而事情發生在自己親人的頭上,他們應該發現了沒有人可以置身問題之外。

不少老師也在思考這樣的事情會不會發生在自己的頭上,答案是肯定的,缺少法1律保護和家長支持,老師孤立無援,沒有人能保證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的自己的頭上?作為班主任我投降:真是怕磚頭砸在我的後腦勺,老師也有家要養!


佩弦教育


我反覆看了好幾遍視頻,有以下3個細節:

①該學生是在老師一進教室,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從背後襲擊老師的;

②該生連續擊打老師多次,非常兇狠;

③擊打9次,老師倒地,其他同學上前攙扶時該生又回來試圖再次毆打老師,幸好被幾位勇敢的學生抱住;

④如果不是其他學生及時制止,這位老師恐怕就不是住進ICU 這麼簡單了。

可見該生是有預謀的、存心要毆打老師的,絕非一時衝動,絕非誤傷。

我想有以下5個問題廣大網友可能比較關心。

1、

這位老師現在情況如何?

仁壽縣運長醫院一名值班護士介紹,城北實驗初中被學生打傷老師正在該院重症監護室( ICU)接受治療,“傷得很嚴重”,目前仍未甦醒,醫生和家屬已多次“交流病情”。


2、

該學生為什麼毒打老師?

據仁壽縣公安局通報:該生因對老師日常管理不滿,在教室裡用磚頭將老師黃某頭部打傷。

據網傳消息:該生在校內騎自行車被保衛科抓住,交給老師黃某。黃某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該生懷恨心中,對黃某進行報復。

3、

什麼樣的學生,該毆打老師?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一日為師,終身為師。老師的話要聽,老師批評不能頂嘴。

不光是老師,其他長輩的批評教育即使我不認同,我也不會頂嘴,更不要說動手了。這是來源於道德層面的約束。

動手打人,輕則道歉賠償重則入獄坐牢。這是來源於法律層面的約束。

所以,一個敢於動手毆打老師的學生,既無道德又不懂法,是個一無所知且不懂得自律的可悲的人。

4、

誰該為他的行為買單?

①該生自己。

該生已經15歲,首先他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他具體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還要看受害人的傷情鑑定以及受害人的態度,總之我們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②該學生的家長。

據說該生家長是做生意的,比較忙。也許他們的生意做得不錯也許生意一般,這我們不清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確實很失敗。

有句話很有道理: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出了問題,要到原件上找原因。

在教學一線工作的老師們都知道有一個比較普遍卻又讓人頭疼的現象:如果某個學生無法溝通,找他家長是沒用的,家長一般更無法溝通。

所以,每一個出現大問題的學生,他們的家教一定有問題,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5、

家長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

①家長首先要教育好自己,懂得大是大非,敬畏道德與法律。只有這樣,家長才有能力教育好孩子。

②家長要有原則有底線,不要溺愛孩子。誰的孩子誰不愛?愛孩子要有原則,平時可以嬌慣一點,但是隻要涉及到原則性問題,家長絕對不能縱容和妥協,要讓孩子懂得規則,知道該敬畏什麼,該遵守什麼?

結束語

教育孩子無小事。孩子要從小教育好,不要等到大了,管不了了,闖禍了再來後悔。

我是小七,樂於與大家交流。衷心感謝大家的閱讀、點贊、評論和轉發。

小七說教育


看到這個問題,我除了震驚之外,我還在思考,在我的眼裡,他還是一個15歲的初三學生,這個學生不像其它的學生,頂多頂撞老師幾句話,而這個學生卻是把他的老師往死裡打,雖然他已被當地公安機關予以刑事拘留,對於這件學生毆打老師的事件,值得大家去探討!

我本人有四點看法,願與網友們共同參與討論……

1,一直以來,我都以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而驕傲,我可以為學生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但是象他這樣對班主任老師用磚頭把他往死裡打(磚頭連砸老師頭腦9次),對於這樣的行為怎能不讓老師動搖信念,心生悲哀。

通過這件事說明社會“尊師重教”的風氣還沒有形成,而且再一次說明把“戒尺還給老師”的必要性。 2,而與之相對的,學生的地位無限的提高,學生成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護體,卻沒有對違紀打罵老師的學生制定懲戒法律法規,讓學生權力無限膨脹,藐視教師尊嚴。

而象他這樣敢藐視老師,敢頂撞老師,甚至是敢從身後用磚頭猛砸老師頭腦9次,一直把老師砸進醫院重症監護室,因此國家應該對《教師法》必須進行修改,增加一條有關保護教師的生命安全的法律。3,我以為問題出在了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教育上,我從網絡媒體中看到打老師的孩子的父母是經商者,也就是做生意的。

而孩子從出生到上到初中,相處時間最多的就是他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最關鍵的。

打老師的孩子家庭,由於經商,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因此對於孩子在物質方面的要求基本上是言聽計從。

另外父母自己的生意比較忙,基本上花在教育孩子身上的時間是很少的,對於孩子陪伴的缺失,管理的放縱,是形成孩子對自己的老師實施暴力事件的罪魁禍首。 4,最後,作為一名老師之一的我,並不奢求社會高看我們一眼,但請保障教師的人身安全,給教師留下作為勞動者最後做人的尊嚴,而不至於因為管理學生被打成“重病號”而住進ICU。


安慶雜談


看到這則新聞,也看了視頻,真的很暴力,不忍看下去,老師無辜,遭此毒打。連續擊打頭部,遭成顱腦損傷嚴重,現住院觀察。據報道,這個學生,現年十五歲,父母經商。現己被派出所抓住,對這孩子的處分,是拘留還是什麼處罰?尚不清楚。有人建議將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再下降,其實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要從根源上採取多項措施,杜絕校園暴力行為。

說幾點看法,父母經商,可能對子女疏於管教。或者對子女有什麼要求,反正只是給錢。使這個孩子養成了驕縱的性格,老子天下第一,誰也管不了我。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由於父母對子女缺少了解,不能及時發現子女身上的毛病,及時予以疏導,教育。對子女沒有加強法制教育,在公共場所,哪些事應該做到,哪些事不應該做。

學校對學生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加強法制宣傳。這些宣傳教育,要長抓不懈。要出宣傳欄,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班會,向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利用有關學科,隨時都可以進行。只有經常講,讓每名學生的法制知識牢固記在心裡。這真的是非常有用的。不少學生法律知識淡薄,對未成年人的犯罪成本根本沒有印象,不知道一時衝動的嚴重後果。

事情的起因是學生在校園內騎車帶人,這是學校裡所不允許的行為。班主任老師批評了這位學生,這位學生懷恨在心,在教室內手持磚頭砸向老師頭部。事情非常簡單,但造成事件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影響很大。我們可以把壞事轉化為好事,吸取教訓。這起事件,應該引起社會,學校,家長的關注,大家都來出謀劃策,徹底減少杜絕校園暴力事件。

對這名學生,我也支持嚴懲,這種情況,拘留算輕的了。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應該怎麼處理這個學生?家長還應該承擔這個老師所有的醫藥費開支。然 而這個老師,或許成了植物人。他的家庭怎麼辦?不敢想。教師難道會成為高危職業?



笨笨潮爺1


我的觀點是針對孩子及其監護人也就是孩子家長進行一併起訴,孩子15歲也夠年齡了,一切按照法律程序辦。

一、為什麼要起訴孩子家長?

第一,孩子父母是孩子第一監護人,對孩子教育、看管負有主要責任,據孩子說,在家裡沒有人敢管他,造成孩子對法律常識的無知,也是這次孩子行兇的根源。

父母有義務教育孩子如何待人處事,如何不去碰觸法律底線,這是現代社會人的基本行為準則,孩子用磚頭重擊老師頭部,造成重傷,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因此需要用法律措施還老師公道。

如果還是拿孩子對老師,這一小一大表面上給人一種不對等的感覺。也就是說如果老師打孩子肯定會受到全社會的譴責,甚至會遭受到有關部門的嚴肅處分。

但如果是孩子打老師,那就有點兒以小欺大,心理上給人一種不會發生多大的事,孩子即使有錯也可以原諒的錯誤認識。

以往各種類似的事件,最後都是以老師向家長孩子賠禮道歉為結束,這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觀點和認識。每次想起安徽周元安老師的悲劇,我的心就會很痛。



二、法律的修改需要實踐的推動

法律之所以能夠不斷完善,就是因為有很多新的社會矛盾超出原先法律的認知,不斷突破原有法律的侷限性。

現有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某種程度上成了孩子鑽法律空子的保護傘,而這部法律是很多年前制定的,一些內容早已不合時宜。

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正在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和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有委員直接建議,由於孩子犯罪年齡的提前,對未成年人的定罪和量刑的力度應該有所加大。

我想這次事件可以作為修法的助推器,再不抓緊把類似的事件納入法律的渠道來解決,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

很顯然,目前的保護法已經不是在保護未成年人,而是在縱容孩子犯罪。



三、這次事件目前缺幾個看點

1、主管當地的教育部門目前沒有任何發聲,
如果這是老師打學生估計很快就會做出反應。

請問老師的合法權益應該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嗎?如果老師、學校歸教育主管部門管那麼老師被打了,教育部門應不應該管?還是隻有老師犯錯的時候才管?

2、相關被打老師的直接領導部門--學校目前也沒有看到明確的聲音,至少態度都沒看到。

以往遇到老師打學生的事件,學校領導尤其是校長會第一時間對相關老師採取停課措施,然後配合教育主管部門對老師採取嚴厲措施。

學校這樣做的最大目的就是通過犧牲個體的利益而維護學校的名聲,那目前怎麼辦?



總結:寫到這裡,教師老李內心深處感到極度悲涼,不禁感慨:即使在古代社會,尊師重教也比今天好,就連皇帝在老師的面前都要恭恭敬敬,而今天的老師有時候往往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有何社會地位可言?

一個不尊重老師的社會,一個不重視老師的社會是沒有任何希望的,良好風氣不是靠口頭宣傳,是整個社會薰陶出來的。我老李內心更悲哀的是那些平時口口聲聲對老師很尊重的家長們,一旦孩子畢業基本就不那麼看待老師了,以前是因為孩子在你手裡而已,尊師重教不是蔚然成風,而是差的遠,很遠。


教師老李


如果是我遇到了這樣的學生,我一定打的他他生活不能自理。我們現在的有些老師就是太懦弱,雖然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不允許體罰學生,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生可以隨意的傷害老師。

十五歲的年紀,五十歲的脾氣

現在的學生,脾氣都大得不得了,可能是家中獨子的原因,父母對他們過分的寵愛,導致現在的孩子很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正確面對挫折,所以很多的孩子脾氣特別的大,容易做出特別暴力和極端的事情。



無辜的老師和醫生都是高危人群

現在的老師和醫生都是高危人群,前幾天有一個醫生因為給病人看病,沒有讓病人滿意,結果被捅死,今天這個老師被打成植物人,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些高危人群的安全如何得到保障,因為工作對象的原因,一個是心情煩躁的病人一個是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


加上孩子的心理疏導

現在的學校必須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現在的孩子心理亞健康的太多,平常的時候沒有爆發問題,可能對於社會和他人沒有太大的危害,但一旦情緒爆發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就像這類事件,所以心理教育必須要提前開展。


宇宙最好老師


四川一教師被學生從身後用板磚砸頭,10秒9下。

看著學生無情而兇狠地連續用磚砸老師頭部,讓人頓覺後脊背發涼,是什麼樣的仇恨,能下此狠手,這是要置人於死地的惡劣行為啊!

聽著老師一聲弱一聲的“哎呦”,令人心痛至極。這真是老師的悲哀,老師懦弱到如此地步,還要被不依不饒地打,多麼可憐啊!

據稱,被打的老師就是因為說了打他的學生,不讓這位學生騎車。就是這麼點小事,該學生卻懷恨在心,下此毒手。

看來這學生是平日裡我行我素慣了,心想:你老師算什麼,敢管起“老子”來了,不打你,你不知道馬王爺幾隻眼!

俗話說:啥大人啥孩子。這樣的學生家長肯定好不到哪兒去,它跟家庭教育有著直接的關係,要麼是過度放任自流,要麼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不過最令人不願看到的結果是,因為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免去了一切刑責。這才是最讓人痛心和憤憤不平。

未成年人保護法,應該保護的是“弱者”,對於這樣的未成年人,就應該按成人犯罪執行,絕不能因為他是未成年人而減少、減輕絲毫的罪責。他不應該成為被保護的未成年人,他不配!

如果法律對於犯罪的未成年人不進行處罰,那無疑是對未成年人的包庇和縱容。它是一種負向的引導,不但會讓一些未成年“有恃無恐”,而且更會讓一些不應該受到傷害的人,而受到特別深的傷害!

另外,一位網友說了一句這樣的話:只要這個老師有能力還一下手,整個輿論就會倒轉,呵呵,人性!

這句話可謂一針見血、一語中的!這就是教師?老師的生命安全,在哪裡?

他還是個孩子,誰能說清這句話包含著多少自私,多少漠視,多少無情!

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會讓多少受到無辜傷害的人自己承受更多的、更大的痛苦!

他還是個孩子,不應是所有事情的擋箭牌。一定要把他揪出來,一是一二是二地治罪伏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他還是個孩子,當你說出這句話時,他人就一定知道,你一定不是那個被“他”傷害的人!

當孩子思想裡只有自我,當孩子心中沒有了敬畏,當孩子認為什麼事情都要以他為中心,都是他最得對的時候,這孩子也就廢了。


總之一句話,這件事不能因為“他還是個孩子”,或“他是個學生”,就沒事了,必須給予應該的懲罰。


超敏教育


事件發生地點: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城北實驗初級中學

事件發生時間:2019年10月24日12時21分

事件還原:

據網傳時長1分47秒監控視頻顯示,10月24日12時21分左右,一名男性老師從後門進入教室,準備將手中的雨傘撐開放在地上,另有一名男生緊隨其後,男生雙手緊握疑似磚頭物件,從背後擊打男性老師頭部9次,致該名老師倒地不起。 隨後,其他學生受到驚嚇,略作遲疑後圍攏過去,準備扶起老師,但被打老師已無法坐立,側倒在教室後方學習園地靠牆處,牆壁上有血跡擦痕。之後,打人學生還想衝上來繼續對該男性老師施暴,被其他學生攔住拉開。有學生拿出手機,喊“撥打120”。監控中,學生身著校服有“城北實驗”字樣。 有消息稱,此事發生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城北實驗初級中學。某媒體就此向仁壽縣公安局求證,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當地)確實發生了這件事”,至於事發原因及被打老師狀況,尚在進一步瞭解中,相關信息將第一時間對外公佈。

短短1分鐘15秒的視頻,讓人看得觸目驚心,施暴的男生15歲左右,拿著疑似磚頭的硬物從後面襲擊毫無防備的老師,連續擊打老師頭部9次,老師瞬間倒地不省人事,鮮血濺到了雪白的牆上。周圍的同學開始沒反應過來,待反應過來後趕緊上前拉住想繼續施暴的男生,有學生掏出手機撥打120電話,現場一片混亂。



事件起因是涉事男生不服被打教師的日常管教,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施暴男生雖然是未成年人,但觀其施暴的舉動完全無視後果,屬於極端暴力份子。學校裡有這樣的學生,那就屬於不安定的因素,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處於危險之中,一個不順心就導致此類學生採取極端手段處理問題。我們慶幸的是施暴者手裡拿的不是管制刀具,否則後果將更加不堪設想。

我對此次事件提出兩點看法:

第一、對於問題學生的教育方式是否需要改進?

九年義務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個公民都享有教育的權利,這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必要手段,這對教師的要求無形中就提高了很多。畢竟一樣米養百樣人,無篩選的學生進入到學校以後,老師將面臨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問題學生的教育那就是一個世紀難題。

教師的教育手段並不多,受到的限制也很多,所以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成了一項難以攻克的難題。這位打老師的學生就是一個典型的問題學生,這樣的學生無視校規,對老師沒有感恩之心,橫行霸道慣了,因此才會對管教他的老師懷恨在心。

教師花在問題學生身上的時間遠遠超過其他學生,但往往收效甚微。問題學生的問題形成原因往往復雜,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因素都有,那麼單靠教師的日常教育手段很難改變,需要家庭、社會與學校一起共同教育。



第二、教師的人身安全需要得到應有的保障

教師面對的是未成年人,教育期間難免會出現各種狀況,學生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教師的行為有《教師法》約束,也就是說學生能獲得很多法律保護,但教師卻沒有。要知道教育並不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當遇到老師被未成年人傷害的時候,用什麼來保護老師的權益呢?

教師面對學生也並不全佔優勢,如今未成年人犯罪比比皆是,而且年齡還在逐漸降低,所以受保護者有時候能化成魔鬼,讓人防不勝防。



結束語:總之,法律保護的應該是需要保護的人,對於這種頂著“弱者”的頭銜對人施暴的違法者,法律必須嚴懲不貸,請還給校園一片清淨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