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囊謙古鹽泉

青海自古多鹽。

在其72萬多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上,分佈著眾多鹽場。其中開發歷史悠久的有三處:柴達木盆地的茶卡鹽場,黃河源頭的哈姜鹽場,還有位於青海南部邊緣玉樹地區的囊謙鹽場。三者中,前兩者為湖鹽,後者為泉鹽。與前兩者的“大名鼎鼎”相比,後者因不為人所知增加了幾分神秘色彩。

從囊謙縣城往東南方向出發,45公里便可到達白扎鹽場。這是囊謙縣建場時間最早、泉滷品質最高,也是眼下最具代表性的鹽場。

神秘的囊謙古鹽泉

白扎鹽場 劉宇航攝/光明圖片

白扎鹽場坐落在達納河畔。站在小橋上,左右兩側望去,整整齊齊的鹽畦形如水田,一眼望不到邊。沿著小路向山上走,大小不一的鹽田順著山勢鋪開,猶如梯田一般。有的剛注入滷水,在太陽光下反射著光芒;有的水分已經蒸發,顯出潔白的岩層,有的還未注入滷水,裸露著棕紅色。

白扎村的黨支部書記布扎西在2015年前一直負責白扎鹽場的生產經營。他說,在囊謙縣的鹽場中,白扎鹽場出產的鹽質量最好,被當地人認為具有治病功能,除了在本地銷售外,還暢銷西藏10多個縣。

白扎鹽場,在藏語中為“白扎擦卡”,意思為猴子的鹽場。關於這個鹽場的來歷,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白扎村周圍都是森林,森林中的猴子經常聚集一處,舔食泉水後離開。人們品嚐後發現泉水有鹹味,兌食物食用味道鮮美,便發現了此處有鹽。

看似離奇的傳說,卻有著科學依據。按照地質學和古地理學的解釋,青藏高原在遠古時期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劇烈的地質運動中,大海中所含的豐富鹽水隨著板塊不斷擠壓和碰撞濃縮為鹽礦,一旦該地段的地質層薄弱,鹽泉就會裸露出來,容易被動物和人類所發現。

關於白扎鹽場的建場時間,至今沒有定論。中山大學人類學教授堅贊才旦在囊謙考察後提出,白扎鹽泉的開發利用應該與囊謙王在白扎村奠基大業有一定聯繫,時間上大體同步。根據囊謙王家譜記載,南宋淳熙二年即1175年,一世囊謙王獲得封冊。白扎鹽場的建場時間應該早於此,距今至少800多年的歷史。

與白扎鹽場齊名的是多倫多鹽場。它坐落於囊謙縣城東80公里外的娘拉鄉多倫多村,是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間發現的。鹽場坐北朝南,東西寬235米,南北長281米,佔地面積百畝左右,是囊謙縣產量最高的鹽場。巍巍雪山下,大大小小的鹽畦錯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鋪滿了山麓的緩坡。

神秘的囊謙古鹽泉

多倫多鹽場 王牧攝/光明圖片

除了這兩個鹽場外,囊謙縣還有6個鹽場,分別是位於縣城以西2公里的拉藏鹽場,縣城以西 3公里的達改鹽場,縣城以南15公里的娘日窪鹽場,縣城西北110公里的然木鹽場,縣城西北130公里的乃格鹽場,縣城西南160公里的尕羊鹽場。他們都是以鹽泉為基礎興建的,但囊謙的鹽泉不止8處,據青海省志《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地質初探表明,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

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的產鹽,小部分滿足本地的需要,大部分用來滿足玉樹州以及與之接壤的西藏、四川等地人畜之需。

食鹽使囊謙融入地區市場。每年,成千上萬頭犛牛從川藏雲集而來。鹽販攜帶著食鹽穿梭於牧區、農區和鹽區的村莊。他們赴集市,趕廟會,用食鹽交換青稞、羊毛、皮張、牲畜和藥材等物。也正是鹽的交易,使囊謙縣成為玉樹地區的經濟和商貿中心。

筆者走訪中發現,時至今日,囊謙的8家鹽場仍沿用傳統的生產工藝,主要利用蒸發溶液法來曬鹽。這種方法,先將鹽滷引入儲滷池,使水分蒸發到一定程度,形成氯化鈉飽和溶液,再將其引入鹽田,繼續風吹日曬,蒸發鹽滷中的水分,直至析出氯化鈉晶體,也就是粗鹽。

近年來,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鹽業流通體制的改革,囊謙鹽在市場上漸漸失去了原有的“高光時刻”,各大鹽場也不再像當年那樣紅火。

讓人欣喜的是,當地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思考轉型。囊謙人本波·學邁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囊謙縣鹽業公司,承包經營了6家鹽場,近幾年開始嘗試研發高端食用鹽和日化用鹽,還積極到西藏芒康縣考察,計劃建設鹽業博物館,對鹽場進行旅遊開發,推廣囊謙的鹽文化。

每一粒鹽都浸潤著時代的聲音,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歷史畫卷當中。承載了歷史的變遷、歲月的輪迴,鹽之於囊謙除了味覺的記憶,更是文化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