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拉不愣寺的感悟

拉卜楞寺,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拉卜楞鎮)縣城西邊約1公里處。夏河縣城只有一條寬闊的主街和零星幾條岔路,主街兩旁的建築是我們熟悉的紅白黑黃為主色調、方形與菱形為主要構圖的藏式建築。沿著主街一直向前走,隨處可見身著紅色袍子袈裟的喇嘛,而主街的盡頭,便是名氣遠比夏河這座小縣城要大得多的拉卜楞寺了。

去拉不愣寺的感悟


拉卜楞寺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琅”,簡稱扎西奇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與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以及塔爾寺並稱為格魯派(黃教)的六大寺院。拉卜楞寺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樣呼圖克圖,其他領導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賽赤。拉卜楞寺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整個寺廟現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是位於大經堂旁的下續部學院的佛殿。

去拉不愣寺的感悟


拉卜楞寺景區是開放式的,沒有門票,遊客可以隨意走動。只有大經堂需要40塊錢的門票,另有貢唐寶塔需要付費。

去拉不愣寺的感悟


寺院坐北向南,佔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16處佛殿、18處昂欠(大活佛宮邸)、僧舍及講經壇、法苑、印經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偉建築群,房屋不下萬間。

去拉不愣寺的感悟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當地的石、木、土、茴麻為建築材料,絕少使用金屬。整體建築下寬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諺。各廟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級,分別塗以紅、黃、白等土質顏料,陽臺房簷掛有彩布帳簾,大中型建築物頂部及牆壁四面置布銅質鎏金的法輪、陰陽獸、寶瓶、幡幢、金頂、雄獅。部分殿堂還融合和吸收漢人建築成就,增蓋宮殿式屋頂,上覆鎏金銅瓦或綠色琉璃瓦。

去拉不愣寺的感悟


拉卜楞寺最外圍是世界上最長的轉經筒,周長有3公里還多,由2000多個大大小小的轉經筒組成,轉經筒大的有一人多高需2、3個人合圍才能保住,小的周長則只有1米左右。沿著長廊徒步,依次轉動這些轉經筒,需要1個多小時才能走玩一圈。

去拉不愣寺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