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是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這6個故事告訴你答案

猶太人的閱讀書籍量世界第一,他們隨處可見的書店,家裡書櫃堆滿了書,他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600萬人,就有12位拿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比例是最高的。

不管大人和小孩,他們都喜愛閱讀,在一個全民閱讀的民族中,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看這6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猶太人是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這6個故事告訴你答案

在書本上抹蜜

在每一個猶太家庭裡,孩子出生後不久,母親就會讀《聖經》給他聽,然後讓孩子舔一下蜂蜜。

孩子稍大後,滴幾滴蜂蜜在書上讓孩子舔,就是告訴孩子,書甜如蜜

書放在床頭

猶太家庭有一個世代相傳的習慣,那就是書櫥一定要放在床頭,放在床尾會被認為對書不敬,會遭到恥笑。

有儀式地埋葬舊書

猶太人從來不焚書,即使是攻擊猶太人的書,可以不看,但不準損壞。

而且,書損壞了一定要修補,直到修補到不能再看的時候,他們就挖個坑將書隆重地埋葬,這時候他們的孩子往往參與其中,就是要讓孩子明白:書是人生命中的東西。

猶太人是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這6個故事告訴你答案

安息日唯一允許的活動—買書

安息日是猶太人的重要宗教活動,具體時間是從週五的日落到週六的日落。

按照有關規定,這一天所有的商店、娛樂場所都要關門,即使是航空、公共汽車都要歇息在家“祈禱”,更嚴禁走親訪友。

但只有一項活動被允許,那就是讀書和買書,書店依然營業,而且人很多,他們都在安靜地看書。

唯一搶不走的東西—智慧

猶太孩子經常被問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燬,你的財產被搶光,你要帶著什麼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錢和鑽石,母親又繼續提示說“有什麼是沒有形態、沒有氣味、沒有顏色的?”。

如果孩子還是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東西都搶不走的”。

墓碑前放書籍

在古代,猶太墓碑前會擺放很多書籍,因為他們相信,死去的人晚上會出來看書。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但他們想傳遞“生命有結束的時候,但求知永無止境”的真理。

猶太人是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這6個故事告訴你答案

其實這些故事的真實性有待考究,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很簡單。

書是珍貴的,愛上書籍首先要對它有敬畏感,承認它的神聖性,你才想要從中獲取知識。

猶太人做的最好的就是讓孩子從小尊重書籍,對書籍充滿期待,例如不把書櫥放在床尾,讓孩子舔蜂蜜,他們都在想方設法地讓孩子愛上書、尊重書。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愛破壞書,在書上亂塗亂畫的孩子,你覺得他有多大的可能會愛上閱讀呢?幾乎是沒可能的。

因為一個人對待心愛之物時,捨不得它受到一點傷害,對人也是,對物也是。

從這幾個故事中,就能看出猶太人把書當成生命的一部分,容不得它受到傷害,他們敬它、愛它,最後愛上它。

所以,想要孩子愛上閱讀,首先就要告訴孩子的重要性,不要把書隨處亂丟,不折損,孩子就能從你的態度中重視書籍,才有愛上閱讀的可能。

這一點猶太人做的很好,但我們也不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