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25年过去,你是否还记得这位山东人?

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习近平

今天的“初心家书”阅读的是孔繁森给小女儿孔玲的一封信,朗读者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组员田尹男。

【悦读】 25年过去,你是否还记得这位山东人?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孔繁森主动报名去西藏工作,进藏前,母亲问他能不能不去,他跪在母亲跟前说:“我是党的人,党需要我”。

1993年,女儿孔玲考上大学,家人并没有去送她。在宿舍整理衣物时,孔玲发现了父亲留下的信:

尽早成为一个人格、素质俱佳的

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繁森致小女儿孔玲

(1993年9月20日)

玲玲:

你的来信爸爸收到了,已了解到目前你的处境。我想这是必然的,这是你独立生活的第一步,遇到这些困难是预料之中的事。爸爸第一次出远门当兵到济南,正好比你小半岁。我1961年当兵,可以说对于城市生活什么都不懂。第二年入团。1964年在周总理的邀请下,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的国庆观礼活动。就在这一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填补了咱们家祖辈没有参加共产党的空白。当时我是带着你大娘从张庄借的七元钱上路的,而当兵的第一年我就节约了五十元钱寄回了老家……

玲玲,你现在填补了咱家没有正式大学生的空白。你考上了大学,了却了爸爸盼望已久的心事。今天实话告诉女儿,自从你考入中学以后,我就把盼望你上大学的愿望埋在了心底。回想往事,爸爸觉得你的成长至少有两点值得我总结。一是由于我的工作环境,朋友多、同事多、工作调动频繁,虽然影响了你的学习,但也使你接触社会太早,成熟过早。二是我要求你们几个孩子太严了,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迫切。从现在看大有好处,不然的话,这个环境对你们不利。

我看过不少名人自传和他们的成长过程,比如居里夫人、宋庆龄主席、我国医学专家林巧稚等,她们的出身有的是贵族,有的是贫民,但她们却有个共同的条件,一是家教比较严,二是性格内向,三是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爸爸不盼望你当什么名人,而想让你尽早成为一个人格、素质俱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爸爸知道你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而且也有雄心壮志,我相信你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我肯定地说,爸爸没法和你比。

爸爸文化低,有时候工作起来就有点力不从心,这个“力”就是科学文化的力量。

爸爸多么渴望有这种强大的力量来支撑我,但小时候没这个条件,已与它失之交臂了。我现在只能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党安排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点贡献。

对此,爸爸也是壮心不已。爸爸还不到五十岁(1944年生,1993年四十九周岁),还能陪伴着你们年轻人跑一程。

玲玲,我本应早点给你去信,但在你和你妈妈走后的第三天下午,我就做了手术。今天刚下床,不久就回阿里。躺在床上,才能静下心来想好多事,也想到了我的女儿。所以,今天就写了这几个字。

除去学习锻炼身体外,有时间看点文学和历史,善于和不同性格的同学交交朋友。

夜深了,病友们都睡着了,我也要躺一会儿。

爸爸:孔繁森

【悦读】 25年过去,你是否还记得这位山东人?

孔繁森和家人的合影

在写这封信差不多半年之前,1993年4月4日,孔繁森告别拉萨副市长岗位,赴阿里就任地委书记。

熟悉孔繁森形象的人,对他戴的那顶礼帽非常好奇。那是他避风的装备,他的头风一吹就疼痛难忍。他的手杖是用来支撑那条膝关节已病变的腿,而他的药箱里长期准备着给藏族百姓的常用药品。他早年在部队医院当过兵,粗通医术。他考虑到西藏地域辽阔,牧民分散,医疗不便,每次下乡前,都要买上几百块钱的药,为随时遇到的农牧民看病治病。

【悦读】 25年过去,你是否还记得这位山东人?

孔繁森在西藏阿里

1994年年底,当2000千瓦的朗久地热电厂重新发电,阿里的夜晚不再漆黑;当山羊绒梳绒厂和鱼骨粉加工厂、硼矿脱水厂、水泥厂等相继在空旷的荒原上拔地而起;当普兰、什布奇口岸、强拉山口公路开通,阿里高原向世界进一步敞开了开放的大门;当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即将超过1.8亿元,全面振兴阿里经济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之时,孔繁森却突然遭遇车祸,永远离开了……

【悦读】 25年过去,你是否还记得这位山东人?

孔玲回聊城为父亲扫墓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写道: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