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前一阵,黄老师休年假,带着10岁的女儿瑶瑶回老家湖南涟源市的一个小山村——井洋村。得知这个村名的时候,袁小猫才猛然醒悟过来,黄老师的笔名为什么叫井洋了,读完大学就留在陕西的湖南女子,对家乡最后的一丝眷念。回来的时候给袁小猫带了她家最好吃的鱼干

,最爱吃鱼的袁小猫不仅被黄老师这份心意感动,更是被这些鱼的香味惊艳……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黄老师家这一碗干鱼镇个楼

最怀念的是最纯粹的镜湖山水的味道

黄老师每天在山里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我们经常视频聊天(关键袁小猫实在很想去黄老师老家看看),嗅觉灵敏的袁小猫隔着屏幕发现了井洋村特有的美味——野生河鱼。黄老师得知袁小猫对她家的鱼感兴趣,她说因为吃了几十年了,自己也没觉得有多稀奇,但是,一出湖南最想念的味道,就是爸爸捕捞的鱼虾,是妈妈做的鱼饭、鱼干……

黄老师家的鱼来源于门前的白马水库,白马水库是上世纪的1958年,当地政府动员两万多名劳动大军,在白马山下将孙水河拦腰截断,建成的一座坝高28米、长275米、10500亩水面、蓄水5500万立方米的水库,灌溉涟源、娄底两市农田20多万亩。 白马水库现在是二级水源保护地,那里的水质清澈,烟波浩淼,也被称为白马湖,就像是一颗晶莹闪亮的绿玛瑙,镶嵌在涟源市与新邵县交界的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之间,它不仅养育了两岸几十万湖南父老,也养育着水里无数的鱼虾。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孩子最爱水

视频里看见,那是一个多美美的地方啊!湖波荡漾,绿水微澜,黄爸爸划着桨,安静地坐在竹筏上,悠悠然地飘飘荡荡,向着最熟悉的水域驶去……远看群峰逶迤,青山苍翠,不知名的鸟儿在天空飞来飞去,鸟鸣声一阵一阵地把山巅的云雾轻轻吹散,在这样的地方,人心是沉静的,踏实的,满足的……当然,在这里生长的鱼也是鲜美、纯粹的。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门前豌豆开了花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黄妈妈在摘菜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黄爸爸坐着竹筏去打渔了

每天两次,最多只能捞到三四斤鱼

黄老师家的鱼都是黄爸爸每天雷打不动出去打捞回来的,黄爸爸今年已经63岁了,精神矍铄,每日风吹雨打不动不摇地划着双桨,坐着竹筏去白马水库网鱼。黄爸爸有两种网子,一种是虾笼,一种是渔网,他每天要出去撒网两次:下午四点左右去河里撒网,晚上九点收网,回来后立刻把鱼内脏处理干净开始烘鱼,完成后已经凌晨一点了,稍事休息三四个小时,凌晨四点多又出门去撒网,等到早上九点左右再出去收网……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每次不过收获三四斤鱼罢了,据说4斤鲜河鱼才能做成1斤鱼干,黄爸爸至少需要5个小时,黄妈妈需要3个小时清理熏制,整整8个小时最多换75块(野生河鱼种类不统一,有鲫鱼、蓝鱼、翘嘴鱼、河虾等,最贵的是翘嘴鱼)忽然觉得,天下的农民都好辛苦……不过,对于已经在这湖面打渔几十年的黄爸爸来说,一切都不过是自然。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有时候捞来小虾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还有这大头小身子的胖头鱼

每次黄爸爸把鱼捞回来,黄妈妈都会和黄爸爸一起立刻把鱼清洗干净,去净内脏,然后倒入一点点水,文火慢煮把洗干净的鱼煮熟了。然后,黄妈妈会用竹制的烘笼把鱼烘干到一掰就掉渣的程度,这时再给木柴堆里添加松树锯末,把烘笼架上去继续熏,一直到鱼变成微黄的,闻起来有松木香、烟火等混合而成复杂的味道,一道真正的传统古法(注:这样烘鱼干的做法已经有700多年了)手工烘制的小河鱼才算完工了。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烘鱼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熏鱼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大小不一样的鱼干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熏干的小河鱼继续晾晒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野河鱼的鲜味已经越来越少了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大块的鱼干也是浓郁醇厚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每一个都来自自然

一听孙女要吃鱼,姥爷起身扯网去捞鱼

瑶瑶一大早起来要吃鱼,那天黄爸爸本来不打算去打渔了,想休息一天陪陪女儿和外孙女,但一听孩子要吃鱼,那简直就像圣旨到了,精神抖擞地提着网子就出去了……短短一会儿他就又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手里提着好几条鱼,大的小的……黄妈妈简单处理了一下鱼,给铁

锅里放了点油,把鱼扔进去煎至两面金黄,然后放大蒜片、青椒粒炒一下,再添点水,放入几片从门口采摘的紫苏叶子,略微煮几分钟,而调料仅有盐就够了,一盘香气四溢,鲜美柔嫩的烹河鱼就好了,瑶瑶端起碗,连吃三碗米饭,她一个人就吃了一整条鱼……的确,美食的最高境界不是烹饪,是最好的食材。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拿出新网子,写好名字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瑶瑶要吃鱼,姥爷去打渔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新鲜上桌翘嘴鱼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小鱼小虾一盘炒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炸小河鱼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这一桌湖南土饭,闻见香了吗

很可惜,袁小猫没能前往,所以未能吃到黄爸爸捞上来的鲜河鱼,但是黄老师给袁小猫带了点黄妈妈亲手做的熏鱼干,袁小猫像上次她带来的腊肉一样,都舍不得一次吃完(上次的腊肉分了两份,还给老家的爸妈送了一份,他们也很是称赞),这个鱼干干吃也可以,或者蒸米饭的时候放在米饭上面略微蒸软了配米饭吃,

带着松香、野草香等香味的鱼干会一点点把最醇厚的滋味渗透入米饭中去,那样每一粒米饭就有了生命,有了湖南大山深处的味道……袁小猫配着米饭吃了一次,那种厚重的香味真叫人感动,特别感谢黄老师。在涟源当地,很多人吃这种鱼干是先用一点点油炸一下,然后再添水放入调料煮软,再填入紫苏叶子等,味道也是非常鲜香。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黄爸爸捞回来的鱼虾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又一次的战绩

黄老师休假期间,每天都会带女儿去附近的田心坪镇上卖爸爸打的鱼,为爸爸换取一点医药费(黄爸爸最近生病了)。河里的鱼有限,黄爸爸每次也打不了多少,多则三四斤,少则一二斤,一到镇上也基本就卖完了。黄老师就是担心自己回到西安,没人帮爸爸妈妈卖鱼了,所以开始在自己的去圈子里叫卖了……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黄老师开始摆摊了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瑶瑶也来帮忙了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除了卖鱼,黄老师还带了黄妈妈做得其他干菜

这世间,有多少苍老的父母在老家固守一方,他们整日劳作,他们辛苦耕耘,只为守好一个家,让在外打拼的孩子,累了倦了,苦了乐了,都有一个回得去的家乡,就像黄老师家的鱼,从湖南山村到陕西西安,不远千里,只要闻到这个味儿,就知道,是家的味道……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儿子从西安回来了,黄爸爸“偷闲“坐下来和儿子聊天了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黄爸爸的筏子安静地靠在岸边

湖南63岁老人打渔为生,700年古法烘鱼干,大学生女儿赶集叫卖

这一山霞光温柔了世界,和你我

在外的你,想家了吗?

关注袁小猫,和这只猫一起,偷偷发现,这世界真的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