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一定珍惜這樣和你說話的人

說話之道,就是把別人放在心上。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交流最直接的橋樑。你每天都會與別人說話,同樣也會聽別人說話。而對方對你說什麼樣的話,怎麼樣說話,體現了你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這樣和你說話的人,千萬記得要珍惜。

請一定珍惜這樣和你說話的人

Designecologist @pexels

1

珍惜和你說真話的人

東野圭吾說:“軟弱的人總是怕被說穿事實,而且討厭說真話的人。”

號稱日本“銷售之神”的原一平,在他剛進入保險業的時候,歷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儘管他每天拼命地努力工作,但收入依然少得可憐。

有一天,他來到一家叫“村雲別院”的寺院推薦保險,遇到一位老和尚,便開始滔滔不絕地向他介紹推薦。等他說完,老和尚只是平靜地對他說:“聽完你的闡述,我沒有絲毫想要買的衝動。”

原一平聽到這樣的回答,深受打擊,啞口無言。老和尚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把原一平潑醒了。最後他語重心長地對原一平說道:“年輕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聆聽完老和尚的一席話,原一平茅塞頓開,開始挑戰許多自己曾經不敢做的事情,不斷進步。

1939年,原一平的保險銷售業績榮膺全國之最,並從1948年起,連續15年保持全國銷售第一的好成績。最後他被大家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甜言蜜語的假話雖然好聽,但不靠譜,真話不好聽,不僅會嫌人嫌棄,還容易得罪人。

只有真正關心你的人,才會對你如實相告,費力不討好地忠言勸告。一個願意給你忠告,指出你不足的人,一定是希望你能夠有所作為的人。

那些對你說真話的人,一定要珍惜。

請一定珍惜這樣和你說話的人

Caleb Wood @pexels

2

珍惜敢批評你的人

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阿諛奉承的話雖然好聽,然而虛假的讚美,遠沒有真誠的批評可貴。

魏徵是唐朝時的大臣,因為他敢於向皇帝犯顏直諫,所以被唐太宗李世民稱作是他的鏡子。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答道:“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只聽信單方面的話,就會分不清是非。”他還舉了歷史上多個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那麼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想矇蔽也矇蔽不了。”

唐太宗聽後深表贊同,連連點頭說:“說得好。”

魏徵經常勸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後來國家形勢越來越好,他覺得唐太宗有些忘了初心,就寫了一份意見書批評唐太宗。唐太宗看後,馬上意會他的意思,覺得他說的很對,於是把他的意見書貼在牆上,時時觀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鬆懈。

唐太宗常說,除了魏徵,其他人都不敢說批評他的話。

那些敢為你指出的缺點和錯誤的人,一定是在乎你的人。沒有誰會願意冒著被人嫌的風險,去批評你,只有真正希望你好的人,才會指出你的不足,幫你改正。

那些敢批評你的人,一定要珍惜。

請一定珍惜這樣和你說話的人

Jeswin Thomas @pexels

3

珍惜說話顧及你感受的人

宋朝時期的張詠聽說寇準當上了宰相,心想寇準雖然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在學問上還有欠缺。時隔不久,寇準因事來到陝西,剛剛卸任的張詠從成都路過這裡,受到寇準的盛情招待。老友相會,格外高興。張詠離開時,寇準親自送其到郊外,並問道:“您有什麼臨別贈言?”

張詠本想趁機勸寇準多讀書。可是想了想,寇準已是堂堂的宰相,怎麼好當面說他沒學問呢?張詠思索一會,說了句:“《霍光傳》不可不讀。”

寇準一時間沒有聽明白張詠說這話的意思。回到家,他趕緊找出《漢書•霍光傳》,當他讀到“光不學無術”時,恍然大悟,自言自語地說:“這大概就是張詠要對我說的話呀。”

和你說話懂分寸,不會讓你感到難堪的人,一定是把你放在心上,在乎你感受的人。

能夠把握好人與人之間的界限,說話顧及你感受的人,一定要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