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天淨沙一悲一喜 馬致遠與白樸的祕密 在於這一點選擇不同

前言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這首寫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的作品被稱為“秋思之祖。”

白樸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被共稱為元曲四大家,他也有一首《天淨沙· 秋》,同是寫秋,卻被認為清麗可愛。

為什麼有如此不同的感覺呢?我們先看看這兩首作品,然後再尋找一下其中的秘密。

一、兩首天淨沙 同是吟秋一悲一喜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如下: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白樸《天淨沙·秋》如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同是吟秋,閱讀以後的感覺卻如此不同。 前人解讀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時,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觀點:

  • 清王夫之《萱齋詩話》曰:“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
  • 現代人說,馬致遠的這首《天淨沙·秋思》是“並列式意象組合” 。
  • 王國維評價馬致遠 ”“深得唐人絕句妙境” 。

其實,這些評價也可以用在白樸的天淨沙上。

並列式意象組合是不錯的,情景結合當然也對,深得唐人絕句妙境等等說的都不錯。但是不能用來解釋兩首天淨沙感受不同的原因 。

下面我們分開剖析一下。

兩首天淨沙一悲一喜 馬致遠與白樸的秘密 在於這一點選擇不同

二、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意象中的感情色彩

馬致遠的天淨沙明顯是一篇悲秋的作品。主題是悲秋,那麼相應的意象也必須符合。我們看看馬致遠是如何選擇物象並修飾的。

在馬致遠的天淨沙中,所有意象都是由修飾語和中心語組成的偏正詞組。 小橋流水人家比較中性,但是其他幾句都有悲秋的色彩。

中心語是沒有感情的物象:藤、樹、鴉、道、風、馬、陽、人。

修飾語代表感情:枯、老、昏、古、西、瘦。可以看出修飾語都是作者精挑細選的形容詞。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修飾語的選擇更能突出秋天的肅殺和淒涼。包括後面兩句中的夕--陽、斷腸--人,讓讀者感受到秋色中天涯遊子的淒涼愁苦。

兩首天淨沙一悲一喜 馬致遠與白樸的秘密 在於這一點選擇不同

三、 白樸《天淨沙·秋》中的意象

白樸的這首天淨沙有感情色彩的轉變,前三句有些秋的悲涼: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但是後兩句有柳暗花明之感: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白樸的意象也是形容詞加名字的偏正詞組,前兩句的修飾語(形容詞)是:孤、落、殘、老、寒,飛鴻用”一點“修飾也是 孤獨之意,因此有悲秋的色彩。

但是後面的青-山、綠--水、紅--葉、黃--花,幾種顏色的修飾,使詩人眼前變成了一幅溫暖絢麗的圖畫。

這種轉折在不經意間改變了讀者的心情,不同於馬致遠一味的悲苦淒涼。

兩首天淨沙一悲一喜 馬致遠與白樸的秘密 在於這一點選擇不同

四、修飾語會改變整首詞的感情色彩

鍾嶸《詩品》雲:

“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

物要感人,一定要注意對於物的修飾。可能馬致遠眼前真是枯藤、西風、瘦馬,也可能未必是枯藤,馬也未必真得瘦,但是經過詩人加工以後,就帶有了詩人自己內心的感情。

詩人的心境反映到詩中就是詩境。

假如作者詞語匱乏、選擇不當就很難反映出自己的心境。同樣,即使眼前一片蕭條肅殺,但是詩人心情很好,也可加工成另一種明快的詩境。

修改的秘密就在於意象的選擇, 意象的感情色彩主要在於修飾語的選擇。同樣的中心語改變了修飾語,就如同一個網紅主播換了一種濾鏡。

假如我們換一下每個詞組的修飾語,還用相同的物象,就會有不同的心情感受,例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我們保留大部分的中心語,只是修改一下修飾語,變成這種效果:

野藤碧樹閒鴉,竹橋流水村家,古道和風繫馬。斜陽柳下,酒邊人笑生涯。

白樸《天淨沙·秋》我們可以改為:

孤村落日殘霞,暮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黑山白水,亂草枯葉黃花。

馬致遠和白樸的一悲一喜,變成了一喜一悲。

兩首天淨沙一悲一喜 馬致遠與白樸的秘密 在於這一點選擇不同

結束語

詩人創作之前,先立意,再選擇意象,然後把選中的意象進行修飾和組合,用以表達主題。

當然也有詩人觸景生情,先有句後成篇。但是成篇以後,不符合主題的意象還是有一個取捨的過程。

所有的意象都是詩人有心的選擇和安排。

總之,選擇意象一定要和主題相符,好比參加婚禮要穿婚紗,去健身要穿運動服,不同的場合要穿不同的衣服。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