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羈旅詩,小時候看不懂,看懂後卻已不是少年

詩人由於謀求仕途、探親訪友、遊歷山河等原因,往往一離開家鄉就是數年之久。而長期客居他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也引發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歸,對自我處境的感慨等。當詩人將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寫成詩篇,便成了一首首經典的羈旅詩。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羈旅詩,小時候看不懂,看懂後卻已不是少年

譬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等,無不是抒發羈旅愁思的千古名作。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商山早行》,便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很經典的一首羈旅詩。

對於《商山早行》,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畢竟在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上,我們就曾學過。但是當時我們並沒有確切的經歷,自然也就不能真正理解這首詩。如今我們都成了中年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客居他鄉的經歷,才對這首詩理解得更深刻。可以說是溫庭筠很經典的一首詩,小時候不理解,理解後卻已是中年人。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羈旅詩,小時候看不懂,看懂後卻已不是少年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首聯“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溫庭筠便概括描寫了封建社會一般旅客早行的典型情景。即清晨我起床的時候,旅店裡便傳來了其他旅客震動出行的鈴鐺聲。自從我踏上這漫漫長途,就常常會情不自禁思念故鄉。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所以自古至今,“客行悲故鄉”這句詩,都能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羈旅詩,小時候看不懂,看懂後卻已不是少年

頷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千古名句,歷來被世人所稱讚。宋代梅堯臣就曾經對歐陽修說過:最好的詩,應該“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當歐陽修請他舉例說明的時候,他便舉出了溫庭筠這兩句詩。那麼,這兩句詩究竟有何高妙之處呢?

首先,它的意思是說,在殘月高掛蒼穹,在村野客店雞鳴聲聲,在板橋上瀰漫清霜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看到先行旅客的足跡了。從這兩句詩中,我們可以得知溫庭筠在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上路,但是卻已經是霜上有人跡了,說明比早行的詩人還有更早上路的。從這裡的景物來看,它們無不是具有特徵性的景物,都象徵著早。由此可見,無一“早”字,卻將“早行”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羈旅詩,小時候看不懂,看懂後卻已不是少年

頸聯“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則是溫庭筠對自己開始上路後的景色描寫。即槲樹枯葉飄落,悄然鋪滿了靜寂的山路,枳樹白花綻放,映亮了原本暗淡的店牆。商山一帶枳樹、槲樹很多,因此這裡也有點明地點的意思。另外,題目是“商山早行”,很明顯這裡的“明”字,所突出的依然是一個“早”字。

尾聯“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即此情此景,令我不由想起了歸鄉之夢。夢中故鄉已經是野鴨大雁擠滿了曲岸湖塘。夢中故鄉的景色,與早晨旅途的景色形成的鮮明對比,所流露的正是溫庭筠身為遊子,客居他鄉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情。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羈旅詩,小時候看不懂,看懂後卻已不是少年

綜觀溫庭筠的這首詩,它的取勝之處無疑是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會里一般旅人的共同感受。即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交通和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依然也會有這種感受。只是當初學習這首詩的時候不理解,可一旦有了客居他鄉的經歷後,便很容易觸動內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