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将组建省级航空救援队伍

山西将组建省级航空救援队伍

组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演练300多场,有效提升了突发事件快反处置能力;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共排查出一般隐患81.88万项,发现重大隐患792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生产经营单位1328家、关闭取缔395家;到9月底,全省体检“六类高风险”煤矿252座,氯碱、合成氨、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53家,尾矿库196座……10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省应急管理厅组建一年来,坚持边组建、边应急、边防范,不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力应对了各类灾害事故,有效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将加强重点领域救援队伍建设

省应急管理厅党组书记、厅长薛军正介绍,目前,我省有四类应急救援队伍,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省军区和武警山西省总队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共计约13.5万人,分布在全省117个县(市、区)。应急队员大部分都有实战经历,特别是今年在乡宁“3· 15”山体滑坡和沁源“3·29”森林火灾救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能够基本满足我省应急救援的需要。

下一步,省应急管理厅将从装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能力。如,为救援队伍改造升级指挥系统、配备先进设施装备,并加大通信保障力度,统筹利用各方面优势资源,建设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韧性抗毁的应急通信网络,依托省政务云建设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为决策部署和指挥救援提供有力支撑。

今后,省应急管理厅将要加强重点领域救援队伍建设。针对我省没有常驻国家森林消防救援队伍,难以应对处置大风天气和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火灾的实际,争取设立山西省森林消防救援总队。目前,省政府已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成立山西省森林消防总队的请示》。

在加强航空救援力量建设方面,省应急管理厅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有资质的省内外通用航空企业,组建省级航空救援队伍,在北部、中部、南部建立3—4个基地。按照一专多能定位,引入航空救援力量参与森林防灭火、节假日巡航和医疗救护等工作。

出台煤矿矿长考核记分制度

企业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王义成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出台煤矿矿长考核记分制度,大力推行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试点工作。这项制度的出台,抓住了煤矿矿长这个关键人。因为从提高煤炭生产力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角度看,无论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还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都离不开煤矿矿长。

煤矿矿长考核记分制度主要体现三个“运用”:

运用创新思维实施过程监管。矿长考核记分制度将执法检查和考核记分相结合,通过对矿长进行持续考核和累积记分,使每次执法检查有机联系,构建起对矿长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过程监管模式。

运用科学方式考核煤矿矿长。矿长管理能力集中体现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考核记分制度针对矿长安全管理工作展情况,列出了负面清单和记分分值,并对矿长实施的一种量化考核记分,真实反映矿长的管理能力。

运用法律法规进行综合施策。矿长考核记分制度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对煤矿矿长实施“职业禁入”的处理措施,目的就是推动煤矿矿长真正警醒起来,主动加强安全管理。

考核记分制度实施3个多月以来,共对130多名煤矿矿长进行了考核记分,其中8名矿长被责令调离工作岗位,有效推动煤矿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提出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下一步有什么具体举措?

王义成介绍,煤矿智能化应用是煤炭开采方式变革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省应急管理厅将煤矿智能化改造纳入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范围,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通过发挥安全费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煤矿智能化改造工作。

通过推动示范矿井建设,把握煤矿作为高危行业的特征,针对煤矿井下作业风险日益增高的实际,发挥示范矿井引领作用,推进更多煤矿因地制宜实施智能化改造,大幅度减少井下作业人员,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达到本质安全。

省应急管理厅在推广智能采煤技术装备应用的同时,积极推广以盾构机为代表的无人化掘进装备,钻锚、钻孔类和巡检类等各类机器人应用。通过煤炭开采方式的变革,让广大煤矿工人安全工作。

尽快发放7200万救助资金

今年,我省临汾、长治等地遭受了严重旱灾。根据旱灾情况,10月14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下拨旱灾救助资金7200万元,支持我省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如何发放这笔救灾资金?薛军正表示,对于这笔救灾资金,省应急管理厅将根据各地受灾程度,会同省财政厅尽快下拨到受灾严重的县。

薛军正介绍,对受灾的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给予倾斜支持。县级应急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发放、管理和监督使用情况,各地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并张榜公布”的程序确定救助对象。

除旱灾外,今年我省局部地区还遭受了洪涝、风雹、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省应急管理厅继续加大救灾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组织开展救助需求排查摸底。在前期入户调查的基础上,督导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继续组织力量开展抽查、核查,准确掌握需救助的受灾困难群众数量、需救助时段、资金和物资需求量等。特别是关注贫困县、重灾县等冬春救助重点区域,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灾致贫返贫户、受灾社会救助对象等特殊人群。

救灾资金管理使用跟踪问效。各地要加快救灾资金下拨进度,杜绝资金截留、发放迟缓或沉淀不用,督促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主动公开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配合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构等的监督检查。确保救灾资金安全规范运行,提高救灾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过节。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