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導讀:

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利潤都在下水道里

在餐飲業界有流傳一句話:“做餐飲的,利潤都在下水道里!

很多餐廳店長採用固定薪酬或底薪+提成的工資,就會出現以下問題。

1、 固定薪酬帶來的結果

1、店長沒有方向:因為是固定工資,店長大部分時間只是做事,卻不知道為什麼結果負責。

2 、店長沒有動力:因為是固定工資,多勞不能多得、多做明年壓力更大,所以“差不多”就行。

3 、店長沒有壓力:因為是固定工資,每月收入雷打不動,利益沒有壓力,工作壓力自然就小了很多。

2、 底薪+提成帶來的結果

1、眼裡只有業績:所有的焦點都在業績上,其它方面就很容易問題。

2、 不斷要求增加人手:希望有更多的員工來工作以達到提升服務、增加業績想法,但結果往往是1個和尚挑水喝、2個和尚抬水喝,3個和尚沒水喝。

3、 不斷要求增加投入:總以競爭對手投入為由,想辦法讓公司投入各種資源,名為打擊競爭對手,實際是為了方便增加自己的業績,結果公司投入產出比非常低。

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分析

解決問題的根本:是如何讓員工認為企業不僅是老闆的,也是自己的,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僅是為老闆做,也是為自己做,自己能夠從中得到利益。同時,企業對員工不再是壓迫式的考核,而是共贏式的激勵,讓員工開開心心地為企業工作。

店長作為一家餐廳的負責人,應該像老闆一樣的思維來經營餐廳,這才是最好的方式,想想老闆開辦餐廳最終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答案是——利潤!

利潤=銷售-成本-費用,很多人以為有了銷售就有了利潤,其實這是不靠譜的,實質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的不僅僅是利潤,而就是績效!

一個餐廳的績效管理至少管理以下6效

1、人效:餐廳屬於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很需要員工來創造價值和產出,但是如果不評估每一個員工的產出,員工就有可能成為企業的負債,而非資產;

2、產效:做哪一種類型的餐廳,會有不同的盈利方式、經營模式也將有所區別,這是需要企業是分析和定位的;

3、坪效:做餐廳就需要有場地,到底開在哪個位置、用多大的場地,這和產品的定位及定價有關,如果盲目選址,結果就是拖著重重的成本前進,虧本的風險非常大;

4、品效:餐廳需要不斷地研發各種菜品,引進各種產品來保障客戶需求和企業利潤增長;

5、客效:顧客是一家餐廳存亡的唯一決定人,企業要盈利又不能損失顧客的利益,就得關注顧客的滿意度,收集每一個顧客的反饋和意見,以保證持續有效;

6、財效:股東投入資金經營餐廳,肯定要有回報率,所以在經營管理中,還要為股東利益著想,保障股東的投資回報率。

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基於此理念,我建議給店長和廚師長做薪酬全績效方案

以前,店長拿固定薪酬,責任心越強,員工越反感,管得越多,員工越討厭。

現在,店長80%的薪酬和績效相關,她越負責任、管理越到位,她的收入就會越高。

舉個例子:

肖經理是一家餐飲連鎖店的店長,底薪5000,加上提成每個月差不多七八千,在沒有實行KSF之前,門店的利潤增長碰到了瓶頸,工資自然也沒辦法上去,每天起早貪黑但是並沒有得到改善,手下員工流失率高達30%,員工多數抱著混日子的心態,餐廳的營業額、成本、利潤什麼的都不會去關心,他本人也有了離職的打算。

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那麼,企業有哪些績效成果和她有關呢?

1、餐廳銷售額

2、餐廳人創績效

3、毛利額(率)

4、可控費用率

5、客戶滿意度

6、員工培訓

7、翻檯率

8、客單價

9、員工流失人數

10、個人業績等

設計方案如下:

我們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通過崗位價值分析,分析歷史數據,面談店長,和老闆店長協商平衡點,做出以下方案:

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一、首先,找出該崗位可以作為加薪依據的6-8個指標

將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的指標與銷售經理薪酬想掛鉤。這些指標包括銷售額員工培訓,團隊業績、人創績效、回款率、毛利率等等

二、然後,根據歷史數據,找出可以作為加薪標準的平衡點

平衡點一頭連著企業利益,另一頭連著員工的利益。

平衡點是根據歷史數據的來,老闆員工都認可。

對員工來說,只要做的比過去好,自然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

對企業來說,超過平衡點給員工加薪也沒有增加企業成本,相反,員工拿得薪酬越高,說明企業的業績做得更高的。

三、最後,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加薪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1:全店銷售額每多2000元,獎勵4元,反之,少發4元;

2:個人訂房銷售每多200元,獎勵1元,反之,少發1元;

3:人創營業額:每多50元,獎勵5元,反之,少發3元;

4:員工價培訓與考核。。。。。

5:員工主動流失人數(一般不建議用率)

6:客戶滿意度。。。。

7:。。。。。

實行KSF方案之後,

1、店長本人更有動力了,在培訓員工、節約成本上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2、門店員工流失減少,員工積極性大幅增加。

3、餐廳銷售額雖沒有大幅改變,但由於成本費用減少,人效提升,餐廳利潤反而上升了20%。

下圖是該餐飲連鎖店實行KSF模式三年之後的對比情況:

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積分式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全優績效》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以下特別禮物: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2部KSF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以一餐廳廚師長的薪酬模式為例

之前,該廚師長每月拿固定工資8000元。我們做諮詢的時候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菜的分量特別大。後來老闆提醒說可以不用這麼多量,但是沒什麼效果。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門店的績效好壞與廚師長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他不在乎材料是不是浪費,也不在乎門店是不是能賺錢,相反,生意不好的時候他更開心,因為不用幹活就能拿到錢。

那現在,我們將他的薪資做了下調整:

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首先,將他的崗位職責中與門店利益密切相關的9個指標與其薪酬相結合。

全店銷售額/個人訂房銷售/全店主推菜銷售/人創營業額/客戶人均消費/員工培訓與考核/員工主動流失人數/水電費用率/客戶滿意度

然後,根據歷史數據,找出每個指標對應的平衡點

平衡點代表的是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之間的平衡,對員工來說,這個平衡點是相對容易達到的。對企業來說,這個平衡點意味著員工比之前創造了更多的收益。

最後,根據平衡點/權重設計相應的薪酬方案

1. 全店銷售額,每增加2000元,獎勵4元,每少2000元,少發3元;

2. 主菜銷售額,高出平衡點部分*0.5計提,低於平衡點,低出部分按0.5%少發

3. 人創營業額,每多50,獎勵5,每少50,少發3元;

4. 人均消費,每上升0.1,獎勵2.5元,每少0.1,少發2.5元;

5. 員工流失人數,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50;

6. ...

採用KSF方案之後,

1. 廚師長會關注銷售額、水電費用率等一系列與門店利益密切相關的因素

2. 廚師長的每一項工作都有報酬,所以工作更加有積極性,門店生意越好越開心

3. 其他崗位的工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餐廳整體工作氛圍跟以前相比大有不同

4. 員工流失人數減少

5. 餐廳利潤增長了20%

PPV工作量分配法:適用於二線基層員工。

目前PPV量化產值薪酬模式是很多企業都在使用的模式,它打破了傳統定編定崗來招人和付薪的模式,完全以工作量來招人和支付工資,推動員工從被動工作到主動工作,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人效,快速幫助企業減人增效加薪。

舉個例子:

財務的工資在很多企業都是固定工資,那麼員工不管怎樣努力,不管加不加班,工資沒有太大增長的幅度。因此積極性是嚴重不足的,只要不出問題就好了。

餐飲老闆:利潤都在下水道里:浪費隨處可憐,員工卻視而不見?

如果採用PPV模式:

· P1:按時完成內部經營報表,800元;

· P2:按時子公司完成內部經營報表,400元;

· P3:按時完成外部報表,200元;

· P4:業務提成表,400元;

· P5:完成員工工資表,240元;

· ...

員工每完成一項工作,就會增加收入,那麼員工還會抗拒加班嗎?員工會拼命找活幹!

對企業來說,導入PPV模式:

1、公司能按實際工作量配置人員,減少人效浪費。

2、員工可以在不影響本職情況下,身兼多職,一專多長,為自己加薪。

3、所有工作,必須有結果,才有產值,這樣就要求員工必須對結果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