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夏天有“膀爷”,冬天有“睡衣帮”,明明不体面,农民咋不改

最近这段时间的一股冷空气让华中、华北很多地方的气温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有些降温比较明显的地区和十一前后比,温度足足降了十几度,可能气温骤降对普通人来说只是天气冷了点,多穿件衣服就可以了,但对农民来说就没这么简单了,尤其是还没来得及种秋的农民,现在愁坏了,都等着天气好一点之后,能够赶早把地里留下的玉米秸秆等杂物给清理出来,然后把地给翻一遍,这样才能把冬小麦种下。随着气温的下降,农村还出现了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村子里来来回回忙碌的农民,很多都是穿着厚厚的棉睡衣,还有的干脆裤子也换成了那种加棉加厚的睡衣,虽然暂时还未入冬,穿着睡衣出入的农民就已经比较多了,已经形成了农村的一道别样的风景。

农村夏天有“膀爷”,冬天有“睡衣帮”,明明不体面,农民咋不改

不过对于穿睡衣出门这事儿,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争议都比较大,最为很多人诟病的就是睡衣很不正式,如果是下班在家,不打算出门了,换上的话显得很舒适很自然,可如果是出门直接穿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而且也很不体面。更有人拿出来了今年夏季的时候,以山东济南为代表的很多城市和周边的农村都出台了规定,整治“膀爷”,为了起到规范作用,对肆无忌惮光膀子的行为,有些地方如果是被发现了,还要处以50元左右的罚款,算是警示一下。提到了“膀爷”,说农村是“膀爷”的发源地一点也不过分,很多农村出来的人都见过,每次到了夏天,农村的男人们几乎都是光着膀子,穿着拖鞋在村子里活动。对“膀爷”和“睡衣帮”现象,专家就很难理解,因为明明不体面,农民心里也指导,可咋不改呢?

农村夏天有“膀爷”,冬天有“睡衣帮”,明明不体面,农民咋不改

为了搞懂农村为啥会有这么多的“膀爷”和“睡衣帮”,我特地找到了平时村子里负责给农民搞宣传的农民老赵,在听我说了我的疑问后,老赵哈哈大笑,并告诉我了以下的几点原因:

“首先,农村固有的生活方式就那样,农民根本没想太多,如果一定要说光膀子和穿睡衣不体面的话,就有点上纲上线的意味了”,看了我一眼,老赵继续解释道“农村发展了几千年了,农民在田地里干农活通常都是汗流浃背,衣服湿透了的话,贴在身上很不好受,到了春夏秋季节,天气也不是太冷,所以农民去田地里干农活一般都会把上衣给脱了,这样既省事儿又不用让衣服贴在身上了。长久以来,农村人就有了光膀子的习俗,只不过现在农村种地的少了,但是到了天热的时候,光膀子的习惯却延续了下来。至于说穿睡衣,和前边说的类似,农村人如果不出去办事儿的话也不图什么好看不好看,什么能解决问题就用什么办法,现在天冷了,穿睡衣就能解决问题,农民自然就把压箱底的睡衣给找出来穿了”。

农村夏天有“膀爷”,冬天有“睡衣帮”,明明不体面,农民咋不改

“再者,农村是个讲究入乡随俗的地方,大家都是真性情,一点也不矫揉造作,不管在外边是穷还是富,回到村里就又恢复了原状”,老赵乐呵着继续说“以前农村就有些人回来的时候,穿的人模狗样的,到了村子里里边还指指点点,弄得好像生活了几十年的习惯出去一年半载就改掉了一样,还有些回来在村里的父老乡亲面前也说普通话,外地话,结果走到村子里,到家都不怎么愿意和这样的人接触,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很尴尬”,“农民穿睡衣其实就是图个实用,谁还不知道谁长啥样,谁还不知道谁是什么样的人呀,彼此间不拘束,活得自在点就行了”,说到这老赵故意强调了下,你看看从外地回来的年轻人,刚回来的时候穿的很洋气,过不了几天不就全部换上了厚睡衣,大家觉得也都很亲切。

农村夏天有“膀爷”,冬天有“睡衣帮”,明明不体面,农民咋不改

“最后其实还是农民喜欢简单地生活,不管是光膀子还是睡衣帮,其实都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映”,就算是不干农活,农民也需要烧土灶做饭,劈柴,担粪,这些都是一些农村生活中常见的脏活儿,如果像城市那样,进家换睡衣,上班换工作服,见朋友穿礼服,去正式场合穿西服的话,就太麻烦了,活起来也太累了,农民也没那个心思。退一步说就算是农民愿意那么麻烦,但经济上也受不了,与其那么麻烦还那么花钱,还不如直接去集市上买一身睡衣,衣服裤子加一块少了几十块钱,贵了也不过百十块钱,做家务也能穿,干农活也能穿,这有何不可呢?

农村夏天有“膀爷”,冬天有“睡衣帮”,明明不体面,农民咋不改

以上就是农村夏天有“膀爷”,冬天有“睡衣帮”的原因了,至于说有人说的这样就是不尊重别人这点,我相信农村人都能理解,当然了,出于礼貌,如果真是去城里或者是参加稍微正式场合的话,农民最好还是穿比较正常的衣服比较好。在农村生活,你见过“膀爷”和“睡衣帮”吗?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