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廣州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26日上午10:30-11:00,在讀懂中國新聞中心舉行的第一場記者會上,廣州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兼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建榮,廣州市工信局張建華副局長,廣州市統計局副局長馮俊,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林國強出席了記者會,介紹了廣州經濟發展情況。

​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程依倫攝

前三季度廣州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廣州市統計局副局長馮俊介紹,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廣州市委市政府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六穩”工作,砥礪奮進,攻堅克難,把“穩”的基礎打得更牢、把“進”的步伐邁得更大,採取“穩生產、擴投資、強金融、促出口、拉消費、引外資”等措施,促進全市經濟穩定增長。

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69億元,增長6.9%,比上年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6%,第二產業增長4.9%,第三產業增長7.9%。6.9%的經濟增速,高於全國(6.2%)、全省(6.4%),在主要城市中也位居前列。總體看來,前三季度廣州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特點。

經濟增長穩中有進:一是農業生產逐季提升。全市農業增加值增長3.3%,增速逐季提高。二是工業生產好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5月份以來逐月提升,達4.4%。三是服務業貢獻超七成。服務業增加值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77.7%,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7.5%,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長12.0%,金融業增長7.8%。四是大項目帶動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21.1%。五是消費市場保持8%以上的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2%;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增長9.3%。六是進出口總值保持增長0.5%,高於廣東省(-1.3%)。

經濟增長進中提質:一是產業新動能增勢良好。IAB、NEM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八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0%,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3個百分點。其中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實現兩位數增長,軌道交通、生物醫藥與健康、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等新領域均實現7.5%以上的增長。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0.9%,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近六成(57.8%)。二是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8.6%,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三是新興產業投資快速增長19.4%。其中生物醫藥與健康、新材料、節能與新能源、高端中介服務和軌道交通投資分別增長75.6%、52.5%、43.1%、38.1%和28.4%。

總的來看,廣州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新動能加快集聚,經濟發展充滿了韌性和活力。

​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今年1-9月消費增速全國居首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林國強介紹,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廣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和促消費工作,促進商務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發展質量逐步提升。他簡要介紹1-9月廣州商務運行情況。

消費穩中有升。1-9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46.95億元,增長8.2%,增速居全國一線城市首位。其中網上零售額增長12.9%,增速創年度新高。全市實現商品銷售總額51361億元,增長9.3%,實現近5個月以來的最高增速。1-9月,全市實現住宿餐飲業營業額1125.91億元,增長9.6%,實現近三年來的最高增速。美團平臺發佈的《2019年國慶假期我國旅遊消費分析報告》顯示,國慶期間我市夜間消費增長12.5%,在一線城市中位居第一(深圳增長6.9%、北京和上海均增長3.8%)。

外貿穩定發展。1-9月,廣州市外貿進出口7082.3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基本持平。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跨境電商進出口260.4億元,增長41.9%,跨境電商進口額全國第一。保稅物流進出口788.3億元,增長24.6%。進口質量進一步提升。進口機械設備528.8億元,增長62.7%;進口空載超過2噸的飛機27架,價值177.8億元,增長10%。進口汽車整車9291輛,價值33.2億元,增長1.7倍。進口消費品537.3億元,增長27%,佔15.7%。市場多元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對歐盟、日本、韓國進出口分別增長9.6%、19.6%、12%,有效緩解了中美貿易摩擦影響。

招商引資有力推進。1-9月,全市新洽談億元以上產業招商項目1163個,簽約項目361個,投資總額8388億元。落地項目159個,投資總額2201.2億元,其中落地的百億元以上項目11個,包括恆大純電動汽車整車研發項目、蘇寧華南電商總部項目、創維智能產業創新基地項目等。1-9月,廣州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818家,實際使用外資61.36億美元,同比增長8.3%,

下一步,廣州將按照中央和廣東省的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進一步擴大開放,進一步活躍消費,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功能,助力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長6.9%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建榮進一步介紹了廣州市經濟運行情況。今年以來,廣州圍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著力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長6.9%,比去年同期(6.3%)高0.6個百分點,高於全國(6.2%)、全省(6.4%),在國內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展現出較強的韌性。

從供給看,產業發展穩中有升,結構調整紮實推進。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4%,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9%,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提高至68.6%,其中法律、人力資源服務、會議展覽等高端專業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較快增長22.6%、28.3%、11.5%;建築業增加值較快增長12.4%;農業增加值增長3.3%,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從需求看,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外需降幅有所收窄。投資繼續較快增長21.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工業投資分別增長27.6%和25.9%;消費平穩增長8.2%,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物網上零售額增長12.9%;出口降幅(-8.2%)比上半年收窄0.3個百分點,進口增長11.8%。

從動能看,新經濟加快成長,市場活力不斷增強。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較快增長20.9%;新能源汽車、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產量增長81.9%、99.6%、53.8%;保稅物流進出口增長24.6%,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41.9%;全市實有市場主體增長12.9%,實際利用外資增長8.3%。我們有信心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全市工業增加值對GDP增長貢獻率為17.5%

市工信局張建華副局長則介紹了前三季度廣州工業經濟運行亮點。他表示,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分別同比增長4.4%、3.4%,分別比上半年快0.7、1.0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北京(2.9%)、天津(2.2%)、上海(-1.7 %)。全市工業增加值對GDP增長貢獻率為17.5%,信息傳輸、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4.7%。完成工業投資額714.87億元,同比增長25.9%,工業投資總量居全省第一,增速居全省第三;其中,技改投資208.73億元,同比增長88.0%。前三季度運行主要特點是:

(一)行業增長面提升。1-9月,全市35個工業行業大類中,19個行業產值同比增長,比上半年增加3個。汽車、電子、石化三大支柱產業均有所提速。

(二)新動能加速發展。1-9月,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676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8.8%,比上半年快0.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81.9%)、鋰離子電池(36%)、移動通信基站(19.5%)、醫療設備(17.9%)、液晶顯示器(12.9%)等產量增速實現兩位數增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高端芯片等新興領域產業規模增長25%以上。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10626座。

(三)骨幹企業總體提速。1-9月,全市產值前百名企業合計產值(8404億元)同比增長6.0%,比上半年快1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速從一季度的-1.3%、上半年的-0.4%提升至2.8%。

(四)工業投資快速增長。1-9月,全市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增速分別比上半年快3.2、30.1個百分點,汽車、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醫藥、專用設備等先進製造業投資額同比增長50%以上,新增工業項目數、計劃總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19.4%、4.1%。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楊逸男、程依倫、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憂子、蘇俊傑(除署名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