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01

苦难的人生从来不远。

在知乎上,有人问过:“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一位匿名网友的回答获赞上万:

自己是2011年博士毕业,差不多奔三的年纪,与妻子一起在某二线城市打拼,两个人家里都属于三线小城市的富裕家庭。

自己的父母都是国企的职工,85年就已经是万元户。而岳父岳母在电力系统工作,岳父是80年代武大毕业的总工程师,年薪在2000年就已经高达10W,退居二线后,在电厂做厂长。

铺垫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想证明家庭本身“不穷”。但因两边老人身体陆续出了些状况,整个家差点被拖垮。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先是岳父被确诊肝癌+胆囊癌+胰腺癌,“没有任何征兆,原本以为癌症离我们好遥远……却没想到有一天竟会发生在自己身边。”

当时,最先想到的就是“钱”。

一上手术台,立即拿出5w;观察1个月,化疗1次,每次去医院,至少得花费1w。再加每月需要的生活营养费5千,这些都让人倍感压力。

亲情血脉,让我们不断努力前行。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2012年,自己在学校授课加上拼命做其他科研项目,年收入有个40w左右;妻子怀孕了,也挺着大肚子出去讲课、一年能拿10w左右。

而我们的努力抵不过病魔的爪牙,在2013年7月它带走了我的岳父。

前前后后,治病一共花了100w左右,医保只报销了不到35万。原本的生活轨迹早已打乱,所谓的小康之家,也这么容易破碎……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2014年,自己辞去了高校工作,一边做“在职博士后”,一边担任新公司执行总经理,心想着生活终于可以慢慢回到正轨。

“但命运的可怕在于,它总在人最得意的时候,不经意给你开个玩笑。”

去新公司报到的第2天,父亲检查出血癌,每年治疗费用就需要1w左右。只是,父亲仅仅在医院存活了35天......

其实,苦难的人生从来都不远,有时候人生是真的苦,谁能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因贫致死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02

经历过的人,更懂得珍惜

只有经历过生死劫难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宁静祥和的生活是多容易破碎。

很多人心存侥幸的生活着,冷眼看着别人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都存在“幸存者偏差”的思维缺陷。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认知不全面,思维有缺陷的情况。当某件事得出的结果仅来自于幸存者时,事实往往与实际有不同的偏差。

这一点放在保险认知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人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接受不了保险。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自己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感觉保险就是个骗子,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意外风险,每天那么多人闯红灯都没事;哪有那么多疾病,周围的人都健健康康;

那些生病、出意外的人,大概都是运气不太好吧?自己的运气一直都不错,没必要买……

而真正去了解过,才会知道,生活中有太多的“非幸存者”:因意外、疾病致贫、致死的人;朋友圈的筹款消息不断刷屏,原来根本不存在什么永远的幸运。

风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挂在我们每一个头上,不知道哪一天会落下。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17世纪前,欧洲人认为世上只有白天鹅,而当他们到了澳大利亚,发现第一只黑色的天鹅,信念也随之轰然崩塌。黑天鹅并不常见,人们不知道不代表没有。

因此,有人用“黑天鹅”来比喻那些小概率,不可预期,但破坏性极大的无妄之灾。

谁都希望在平行世界里,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但这只“黑天鹅”离你我一点都不远,它的翅膀往往有摧毁一切的力量

03

有准备的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保险可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解决风险带来的财物损失这件事儿上,目前还没有比保险更好的东西”。

有位作家出过一道选择题:

如果有一天,你们的父母生病住院,医生告诉你:已经是晚期,治不了,只能化疗。

有两种药物可以选择:

✔一种是进口药物,2万多一针,医保不报,副作用小,不掉头发,不会呕吐,病人精神;

✔另一种是国产普通的药物,1千多一针,社保可以报,副作用大。

相信大家,都希望父母少遭点罪。但这时,有没有钱就变得非常重要。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有朋友说:“我就不相信,等我爹70岁了,我还拿不出几十万给他看病”。可是,医院偏偏就是个等不起的地方。

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自己养老,还要抵抗厄运,这便是人生常态啊!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保险固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最起码能让你遇事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而不至于无路可走。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04

生活的安全感,从来都源于自己

很多朋友觉得买保险是个亏本生意,没出事的话,这钱就打水漂了。本来生活都这么难了,额外再给保险公司送钱,多心疼。

但实际上,购买保险是对未来生活的保障,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不用独自为风险买单,多一份面对世界的底气!

出不出事儿都是后话,它存在的价值不在于能赔钱,而是让人们花钱获得了足够的踏实感和安全感。
中国有多少穷人,我不知道,但因病返贫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其实,大家对风险都有认知:有的人会主动规避风险;有的人则选择回避,当变故来临再仓促应对。看不见,看不懂,来不及,是多数人认识保险的三个阶段。

关于金钱和生活,我们总是来不及思考或者想得太少,但听得再多,路还是得自己走。及早做好准备,不被风险改变,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关注w x白熊保课堂,学点保险干货,9.9开启定制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