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呼吸,鼻子通暢,是健康的開始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腹式呼吸,鼻子通暢,是健康的開始

肺開竅於鼻,鼻腔是肺與外界溝通的通道。五臟六腑唯一可以通過意識控制的器官就是肺。

你不能根據自己的意願讓心慢點跳動、讓胃快點消化,但你能減緩呼吸的節奏,通過調息來入靜。在入靜的狀態下,五臟六腑將去除干擾,自然回到它本源的自主調節的工作狀態。

儒家講「知止而後有定」,道家講「胎息」,佛家講「出息」。這三家都強調,聞道要從呼吸入手。所以,養護生命,可以從放慢呼吸開始,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把呼吸放緩,就能獲得更多的寧靜。

01 隨時隨地養生之「腹式呼吸」

平時可以多練習腹式呼吸,站、立、坐、臥,隨時可行。

吸氣時,口微閉,舌抵上顎,輕輕擴張腹肌,在感覺舒服的前提下,儘量吸得越深越好。小腹充分鼓起,然後徐徐呼氣,再將肌肉放鬆。

反覆做幾次,丹田即有熱感。呼吸過程中,如口中津液溢出,可徐徐下嚥。

腹式呼吸,鼻子通暢,是健康的開始

圖源:活法兒

《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嬰幼兒都是腹式呼吸,所以腹式呼吸時不必增加意念。

現代研究表明,這種呼吸方式能增加膈肌的活動範圍,而膈肌的運動直接影響肺的通氣量,吐氣時橫膈膜會比正常時上升,因而可以進行深度呼吸,吐出較多易停滯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睡前進行腹式呼吸還有助於睡眠,入睡困難的朋友要堅持實踐。

02 乾隆養生大法之「鼻常揉」

在我國古代皇帝裡,乾隆壽高89歲,壽長位居中國封建皇帝第一。

腹式呼吸,鼻子通暢,是健康的開始

乾隆根據自身的體會,總結了養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其中,「十常」中有一條為「鼻常揉」。

揉鼻養生的原理是什麼呢?

鼻子兩側是大腸經的止點和胃經的起點,大腸經終止於「迎香穴」,這個穴位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鼻塞、不聞香臭可以點揉此穴,有暫時緩解的作用。

大腸經在此相接於胃經,《靈樞·經脈》中說:「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讀音è,鼻樑之意)中。」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刺激鼻旁,對消化道也有益處。

▍揉鼻方法

腹式呼吸,鼻子通暢,是健康的開始

用雙手食指指肚沿鼻翼由上至下揉搓至迎香穴,在迎香穴點揉3~5下,用力適中,以鼻翼發熱為宜。也可以用食指指肚上下往復輕輕推搓,以發熱為宜。

03 緩解感冒不適之「取嚏法」

鼻子是肺與外界溝通的孔竅,如果人從溫度較高的環境突然換到一個溫度較低的地方,正常情況下可能會連續打幾個噴嚏,小孩則更加敏感。

人為什麼會打噴嚏?當冷空氣或者異物進入鼻腔時,人體會有自發的應急反應,隨著人體的敏感度(自我感知能力)下降,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就沒有了強烈的反應,這也是幼兒比成年人敏感的原因。

現今,人們總把打噴嚏作為感冒的前兆,馬上吃藥。既然打噴嚏的目的是排出進入肺臟的異物(寒氣),那麼我們可以因勢利導地用取嚏法來治療。

腹式呼吸,鼻子通暢,是健康的開始

而吃了某種藥物噴嚏被止住,它的機制是讓陽氣下降,使機體不敏感,從而抑制住噴嚏,如此這般,寒氣依然存留在體內。

「取嚏法」適用於風寒感冒初期有打噴嚏、鼻塞的情況。

▍取嚏法

將衛生紙旋轉擰緊,做成兩個3毫米左右粗細的紙捻,同時伸進鼻子裡,輕輕刺激鼻腔黏膜。當發癢的時候取出,打了一個噴嚏後,再重複操作,直到噴嚏沒有為止。

注意:打噴嚏的時候,一定要坐穩,站立時手要扶牆,以免腰部受損;如果噴嚏取不出來,說明身體正氣已不足,要請中醫師對症治療。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點贊是一種動力。精彩給您的朋友,幫助並影響更多的朋友,讓更多朋友受益!閱後請朋友們關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