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所见:重组家庭的尴尬,养育之恩就像一张薄薄的纸

我曾经听到两个故事,听完不胜唏嘘,不禁感叹起了人间百态。

第一个故事:一位七十多岁的继父大清早从家走了一个小时黄泥路,才来到搭车的地方,只为了能坐上早上唯一的班车,之后又转了两次车,颠簸了五个小时只为了去看一下继女,结果对方连门都不让进,听见敲门声,过来开门看见是继父,直接当面摔门关上了。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奔波了几乎一个白天的时间,水米未进,就被那“砰”的一声关在了门外,老人无奈只得原路返回。

亲眼所见:重组家庭的尴尬,养育之恩就像一张薄薄的纸

背影

后来我见到故事中的老人,老人已经老年痴呆了,刚开始还能走路,后面瘫在床上了,没办法能用成年纸尿裤了,因为衣服被褥实在洗不过来,这样过了三、四年吧。

反正直到这位老人辞世,这个继女也只是过来看过几次,大概是因为人言可畏,她家的村上可住着继父的一个妹妹,而且人丁兴旺,且在村子里面很有威望,如果她不来看,会被亲戚口水沫淹没的。

后来吧,她家发生了一些事情,老公死了,儿子进监狱了,她才又想起这边的娘家来,开始又走动了起来,其实她和继父的家族没有一丝血缘关系,之所以靠过来,是经过了一番权和利弊的,夫家人不善,不要说帮了,没直接上手抢就已经不错了,想着儿子不成器,这边亲戚都是和善人,其他不说,好歹也能帮衬些,所以就如同失忆般地忘记了昔年是如何对待自己继父的事情了。

这边亲戚也是知情的,但怎么说呢,“见面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而且当事人都已经去世了,真实内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也没人拿这件事出来说了。

听了知悉内情人的讲述之后,当我圆满地梳理好整个故事之后,我体会到了。

重组家庭的尴尬在于,养育之恩很多时候就如同一张吹弹可破的薄纸。

要了解这个道理,还是从头说起,六十年前,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女儿嫁进了一户人家,之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那是解放初期,那时候条件非常苦,怎么说呢,明知道吃观音土会肚子胀,土在肚子里面成石头,没有办法排泄出来,最后就有人吃得太多活活憋死了。

有人说了,明知道会这样为什么要吃呢,那是因为不吃死得更快,本来想少点吃,但是实在没得吃。

亲眼所见:重组家庭的尴尬,养育之恩就像一张薄薄的纸

痛苦的回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家里面多养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小女孩儿,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而且很快又发生了一个悲剧,这位母亲因为村里的大队来人把自己家的腌菜缸给收走了,一时想不开,居然上吊自尽了,这个时候儿子还只有十个月大,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就永远失去了母亲。

当然有些人会不相信,觉得是荒谬之谈,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所有东西都要上交,自己家不允许藏私,但其实这很难做到。

特别食盐是稀缺品,小孩儿没有盐吃就难以存活,大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贫穷老百姓只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获取盐分,而蔬菜经过腌制形成腌菜的时候,菜汁里面会含有盐分,所以腌菜缸真的就是一家人的命根子。

这下这个继女在这个家里面的地位就越发尴尬起来了,但即便生活如此艰难困苦,她也没有被抛弃,平安长大,然后出嫁......

这边的礼节是小孩过周岁,过十岁,如果这时候没有娘家人来(特别是舅舅一定要到场的)撑场面,那这家人可以说脸都没处搁,这时候继父己经年迈,出面的是她同母异父的弟弟,但凡她家有大事都会去帮忙,从没有说在礼节上亏欠过她。

可以说她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渐渐地她也忘记了昔日母亲身死,自己害怕被抛弃,那种内心极度的惶恐,最后得到继父接纳的温暖心情了。

亲眼所见:重组家庭的尴尬,养育之恩就像一张薄薄的纸

养育之恩于她或许曾今重如泰山,但是随着时间的消磨,渐渐地轻薄成了鸿毛之轻。

我曾见过这个女人,只见她若无其事,热络地应酬着来自于继父家族,于她无任何血亲关系的人们。

我的内心在为那位老人不值,要知道他晚年之所以患上老年痴呆,很大原因是因为当年为了三个孩子不再续弦,以三十几岁的盛年之时成了一位鳏夫。

滴水之恩,即便不能涌泉相报,但最起码应该对得起良心,连乌鸦都有反哺之恩,不能因为没有血缘关系就可以推卸责任。

第二个故事是近几年发生的,状况类同,一个六、七岁的女孩随妈妈来到继父老家,后面母亲生了一对双胞胎,显得她的处境越发尴尬,郁闷苦熬了五年,母亲和继父在外地买了房子,终于她可以搬离这个让她窒息的家了,不过从此以后就很少能看见这个女孩了......

离异家庭的孩子确实要敏感得多,而且女孩子比较早熟,而且她觉得自己在继父家颇为尴尬,特别是双胞胎出生之后,越发明显了,原因无他,她长得像自己父亲,俩双胞胎一个像母亲,一个像继父,简直是少儿版的三角恋直播现场了。

村上的人即便没有说出来,内心难免要嘀咕几句,背人处互相交换观点,说得是热火朝天,连细节都给编出了好几个版本。

继父家里是三世同堂,都是和和气气的人,和左右隔壁邻居都很不错,也从来没有把这个小女孩儿当做外人来看待。

这边民风淳朴,看见人先就是一张笑脸相迎,所以那些说农民没素质的人,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在这个大环境下,其实她只要放下心防,也是能过得和她妹妹们一样的开心快乐,但在我看来,她没有。

她总是很少出现在人前,即便出现脸上也很少见有笑容,总是一种介乎于疏离和戒备的神情,所以即便外人看着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怜悯她,不去计较这种礼节上的不足,但说句实在话,也跟她热络不起来。

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这样,小姑娘越觉得别人可能嫌弃她,脸色越发紧绷起来,别人的怜惜和理解,也不是无限制地会投射在一个和自己无关的人的身上。

我觉得这方面可能是母亲没有给孩子做好心理疏导,抑或是说了也不管用,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如果这孩子能正确看待这件事情,那么她最起码能得到一个快乐的少年时代,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也能更和睦些。

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很难不让我联想到第一个故事,总之是随着她年龄的增长(现在已经读完高中了),越发看不到人了,最起码今年春节就没看到人影。

或许也要给小孩儿成长的时间吧,不应该武断地下判决。

但是请不要忘了曾今得到过的温暖,即使不愿回想也不能否认它存在过。

亲眼所见:重组家庭的尴尬,养育之恩就像一张薄薄的纸

苦恼的青春期

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希望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当下社会,希望那些为人父母的夫妻双方,在考虑爱情、经济的同时,也请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因为从他们一出生,他们就已经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了独立的灵魂了,不能因为年幼就剥夺他们的选择权利。

因为离婚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其实是孩子,粗懂人事的小孩儿受伤最深,懵懂无知或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还有时间给他们伤口痊愈,那些粗懂人事的孩子们刚刚对这个世界有了粗糙的了解,就被动地接受这个惨烈的现实,可能从此阴影背负一生,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他们呢?

所以追求爱情也好,自由也罢,请成年人要记住要先行使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有享受权利的资格。

今日你在孩子心中种下一根刺,或许孩子将来会永远拔不出这根刺。

当然我也不是挑起离异重组家庭的内部矛盾,我只是就我见到的事情发表一些看法,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何况是人呢?

亲眼所见:重组家庭的尴尬,养育之恩就像一张薄薄的纸

也有很多错误的婚姻是因为错误的人造成的,如果在不幸的婚姻中,让孩子感受到错误婚姻悲剧的阴影也是一种错误选择。

也有可能转角就能遇上真正的爱,追求真爱无错,但愿在这过程中尽量减少各方受到的伤害。

因为每一个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安康,我们的国家才能够进步和发展。

亲眼所见:重组家庭的尴尬,养育之恩就像一张薄薄的纸

幸福的一家人

我之所以啰啰嗦嗦写这么一大堆,是因为曾今我的一篇悟空问答,阅读和评论不少,赞同和反对声也挺多,因此我觉得在头条上发表意见想法,其实是件需要谨慎的事情,因为文章一旦发表就不是你私人的事情的,不能误导别人,不能散播错误的言论,所以我一直以此为发文的准则。

真爱无错,唯愿无伤。

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