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上小學可以留級,現在為啥不讓留級?原因在這

很多家長都知道,特別是70、80年的人,那時候上小學還是可以留級的,如果不想留級,那還要向學校說好話,但如今,上小學一般是不允許留級的,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以前農村上小學可以留級,現在為啥不讓留級?原因在這

1、小學知識比較淺顯,學生暫時成績不好,並不能說明以後成績不能趕上。

我們知道,大多數的學生智商都差不多,只有1%的小孩特別聰明,1%的小孩智商較低。所以小學成績差,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小朋友找到原因是什麼,幫助孩子把成績趕上去,而不是讓孩子留級。

2、學籍的原因,小學生是不能留級的。

小學一年級為年滿六歲的學生建立學籍(有的地方幼兒園已經建立學籍了)

小學是不能留級的,適齡兒童從小學開始建立學籍,從建立學籍開始,小學生就不能再留級了,不管學生的成績好壞,都要跟著班走。

3、學生留級,增加了教育成本。

以前農村上小學可以留級,現在為啥不讓留級?原因在這

​有的家長會問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為什麼不能留級呢?這是因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能留級,如果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留級的話,那麼他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年限就會超過九年,給教育增加了負擔,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也就是年滿六週歲,適齡兒童建立了學籍之後,上級每年就會考察學校的學生人數,看是否有適齡兒童,輟學或者轉學,控輟保學都很都需要查詢的,有的家長會說我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我想讓孩子留級,那麼學費自己掏呢?這樣也不行嗎?

自己掏錢也不行的,除非孩子有身體或者心理上的疾病,需要在家休學,無法在學校就讀,這需要醫院開具證明才可以。

如果成績不好都留級,這會給學生造成一種假象,學習不好就可以再讀一年。為了避免學生產生這種心理,學生成績不好,只能家長和老師共同想辦法,幫學生的成績趕上去,而不是這一年得過且過荒廢過去,想要留級復讀是不可能的。

以前農村上小學可以留級,現在為啥不讓留級?原因在這

​學生成績不好,也許他在成績上不是太好,他有其他方面的優點。我們都說當上帝該我們關上一扇門,就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有的孩子儘管很努力,但是就是成績不好,可是一旦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卻做得很好。作為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經常對孩子進行肯定,這樣慢慢增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要比留級強的多。

草民認為,老師的觀點全部不能成立。其觀點實質上就是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

一、眾所周知,農村學生的家長與城市學生的家長相比,有的是天地之別。有的家長可以有效的輔導學生,找出學生的不足,幫助學生趕上。有的完全不能。特別是那些留守兒童。

本人的鄰居,有一個女孩,13歲左右,由於父親打工,母親有病,疏於教育,上學想去就去,如今學籍是三年級,水平一年級不到。去年其母親去世,如今與其祖父生活,沒有讀書,上學。雖然學校沒有放棄過,水平依舊。由於學生監管人不能勝任教育職責的,在農村不少!

以前農村上小學可以留級,現在為啥不讓留級?原因在這

​二、不管學生成績好壞,都要跟班走,不合理!眾所周知,如今,現代化的工廠都不允許不合格的產品進入下一道工序。更不能把不合格的產品推向社會。難道教書育人的義務教育學校把不合格的學生推向高年級能夠長期實行?此舉誤人子弟,更誤國!

三、國家為義務教育合格培養學生承擔必要的成本是天經地義的,關鍵是合格學生!如果有不少不合格的學生,就是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四、發現學習差學生的優點,對於許多農村家長來說很難。學校的責任與社會的責任不能讓低學歷的農村學生家長來承擔!

對於上面的說法?你是怎樣認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