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大葱上市,日本品种价格翻车,为何不能像水果一样卖高价?

“霜降不起葱,越长心越空”,种过地的农民应该都知道,在北方种植露天蔬菜,霜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霜降期间的昼夜温差很大,比较适合蔬菜的生长和成熟,不过这一波长势最多只会持续到立冬之前,如果露天蔬菜在立冬时还没有进行采收,很有可能因为霜冻天气而受损。

霜降后大葱上市,日本品种价格翻车,为何不能像水果一样卖高价?

目前,北方的大葱已经进入冲刺生长的阶段,11月就将集中上市,按照往年的惯例,在冬储大葱集中采收和上市的时间到来之前,农民就差不多能预料到这一季的大葱收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无疑是大葱的丰收年,因为之前的天气情况都有利于大葱的生长,山东、河北,河南这几个主产区的大葱产量都比往年有所提高。虽然产量喜人,可是今年冬储大葱的行情却没那么乐观。

霜降后大葱上市,日本品种价格翻车,为何不能像水果一样卖高价?

以山东地区的情况为例从今年春节大葱价格走高以来,到6、7月份时大葱的收购价已经涨到2.4--2.5元一斤,比年初的价格翻了一倍,只不过好景不长,眼看着冬储大葱即将大量上市,可是目前的整体行情已经跌落到之前的水平不说,不同品种的大葱品种的差价也越拉越大。

在山东,作为地方品种的章丘常规大葱目前的地头收购价在一斤7毛左右,可从日本引进的“铁杆大葱”每公斤的收购价只有0.4-0.5元,算下来一斤的价格还不到3毛,同样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这几年从日本的很多水果品种引入中国之后价格都能翻几倍,为什么铁杆大葱不能像水果一样卖高价呢,难道是引进的农产品品种不吃香了吗?

霜降后大葱上市,日本品种价格翻车,为何不能像水果一样卖高价?

按照正常行情来说,铁杆大葱的每公斤的收购价应该在8毛到1块左右,种植户才能从中获利,下半年的行情之所以猛跌,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种植面积太大,因为上半年的大葱价格持续走高,引发了农民的跟风种植,导致大葱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难免会有所下降,在山东,很多农民种植的大葱品种都以引进的铁杆大葱为主,出现价格翻车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霜降后大葱上市,日本品种价格翻车,为何不能像水果一样卖高价?

另一方面,虽然铁杆大葱的种植面积不少,可是它们在市场上的受认可程度其实还比不上一些地方品种,毕竟农民热衷于种植这种从国外引进的大葱品种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可是山东的章丘大葱在当地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整棵大葱能长到2.5米左右,不管是从长势还是口感来看,都很受人欢迎,相比之下,日本的铁杆大葱虽然产量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积累足够的消费群体,所以更容易出现价格不稳的情况。

霜降后大葱上市,日本品种价格翻车,为何不能像水果一样卖高价?

这几年来,日本的草莓,脆柿子,阳光玫瑰等水果引入中国之后,几乎都卖出了好几倍的高价,这样的高利润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开始大量种植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不过很多农民却忽略了一点,大葱和这些所谓的网红水果不同,它本身就没有那么高的溢价空间,就算有炒作的帮忙,也只能卖出一时的高价。其实对于农民来说,品质才是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种大葱还是其他蔬菜和农产品,坚持优质优价才是一条好的出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