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中老年人常说的“膝盖痛”该怎么治?

专家详解:中老年人常说的“膝盖痛”该怎么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俗称“老寒腿”,在中老年中很常见。对关节外科医生来说,关节炎是一块只能打持久战的、难啃的“硬骨头”。在老百姓眼里,它也是一种难缠的疾病。

膝关节炎的治疗应该遵循一种个体化的阶梯治疗模式。要根据自身关节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一阶段:早期膝关节炎

这一阶段的患者往往40多岁或50岁出头,以往没有膝盖损伤,如果最近出现走路多了膝盖有酸乏感,在蹲起、上下楼梯、运动后膝盖疼痛,经过休息或活动后疼痛缓解,这些信号提示您可能已经有早期的关节炎了。

(1)通过靠墙静蹲加强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2)减少损害膝盖的活动,如避免举重深蹲、跑步机跑步、爬山、经常爬楼或蹲着干活等。

(3 )肥胖的患者要减轻体重,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最新研究表明,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这些疾病会加速关节炎的发展。

(4)条件允许的患者可以服用氨基葡萄糖或软骨素,虽然这种营养补充剂的疗效尚存争议,但部分患者服用后在一定程度上症状有所改善。

(5)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强健骨骼。

早期膝关节炎患者不需要服用止痛药物,坚持做好以上五点就可以了。

专家详解:中老年人常说的“膝盖痛”该怎么治?

第二阶段:中期膝关节炎

这个阶段的关节炎,往往已经有一年以上的病史了。仔细观察会发现膝盖似乎比以前变大了,上下楼梯和蹲起时的关节疼痛也已经有些时日了,疼痛的频次已经从“偶尔疼”发展为“经常疼”,走路多了或阴天下雨膝盖会不舒服,影像学检查出现过膝关节积液,甚至出现过膝关节严重疼痛,伸屈不自如,不敢动,休息几天后才慢慢好转的情况。

这个阶段您拍过的X线片通常有这些特征:关节间隙不等宽,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有骨刺等。

如果您有上述的几种情况,您的关节炎大概已经是中期了。如果您还不到60岁,您就要为保留原装膝关节而战了。

这个阶段推荐的治疗包括上一阶段的靠墙静蹲、减少损害膝关节的活动、减轻体重、补充钙剂或氨基葡萄糖等。如果您做“靠墙静蹲”时膝关节疼痛明显,可以改做静卧“直腿抬高”锻炼,不管是做“靠墙静蹲”还是“直腿抬高”,锻炼大腿肌肉是关键。减轻体重对五六十岁的人似乎有点难,但是记住只要您能减掉10% ~ 15%的体重,关节症状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除了上述这些,您还需要注意:

(1)膝关节保暖,比如刚进秋天就开始戴护膝,一直戴到第二年春末,远离低温潮湿的环境。低温虽然不是患上关节炎的原因,但是却能够让患者的关节不舒服。

(2)药物治疗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软骨素和钙片,还可以在疼痛比较明显时遵医嘱服用消炎止痛的药物,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如果膝关节有摩擦感或弯曲时会出现响声,医生会给您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这是一种关节润滑剂,部分研究认为它可以减少关节的磨损。但玻璃酸钠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并且效果维持的时间因人而异。如果您的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

(3)这个阶段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外科手术方案,减轻关节疼痛,延缓关节炎的进程,如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冲洗术。腓骨高位截骨术,但是这些手术并不能彻底治愈膝关节炎,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需要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并不建议患者做关节炎的关节镜清理手术,各国的指南也认为其并没有长期疗效。如果您是膝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有游离体,或反复发作的重度滑膜炎患者,可以选择关节镜手术同时治疗,一举多得。

​第三阶段:晚期膝关节炎

这是大多数患者看病就医时膝盖所处的阶段,晚期关节炎不像晚期癌症一样要命,但是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走路、上下楼梯、蹲起时明显疼痛不舒适,旅游爬山更是奢望。在这个阶段,您的膝盖已经发展到软骨大面积脱落,软骨面下面的骨头凹凸不平、硬化、囊变、骨质疏松;关节周围大量增生的骨刺反映了您的韧带已经松的松、紧的紧;变形的膝盖告诉您,它已经难以正常承担体重了。X线片提示膝关节的关节间隙严重不等宽,甚至已经狭窄到几乎闭合。此时的您只能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了。

如果您因为害怕、经济原因或病情不允许等情况无法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那么请记住以下建议:

(1)疼的时候遵医嘱吃止痛药。

(2)少活动、少负重、少干活、少蹲起、

少爬山、少上下楼梯。

(3)不要尝试那些道听途说的“民间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