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奶奶的門診故事—千里迢迢求醫路,為求安心

鮑奶奶的門診故事—千里迢迢求醫路,為求安心

“通過寫書、頭條、微信,只要我做得過來我都願意做。”——鮑秀蘭

鮑奶奶的門診故事—千里迢迢求醫路,為求安心

頭條粉絲小元寶媽媽的來信:

小元寶(化名)出生以後,我們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喜悅之中。但是這種幸福並沒有持續多久,帶孩子到社區醫院體檢的時候,醫生說孩子下肢肌張力高,建議我們到上級醫院做診斷。到了上級醫院之後,醫院開單子讓檢查肌電圖和核磁,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診斷小元寶肌張力高,核磁顯示也有問題要做康復治療。

鮑奶奶的門診故事—千里迢迢求醫路,為求安心

病在兒身,痛在媽心

寶寶才4個月大,看著那麼多孩子又是電療、針灸、打針什麼的,走廊上哇哇聲一片。作為媽媽,看著真是心疼。我內心掙扎著,住院治療後小元寶也是這樣,雖說是為了寶寶好但還是有些猶豫。在這個時候,我和一位朋友講起寶寶的情況,朋友說之前在頭條上關注了一個叫“兒科醫生鮑秀蘭”的賬號,這方面的科普很多,也出過書,你要不然去那裡找鮑秀蘭教授看看吧。她說她家孩子在當地醫院醫生建議做手術,到北京找到鮑教授後,不用做手術,只是做了一段時間的康復,按照教的手法,之後一直在家裡給孩子做訓練。現在孩子已經上幼兒園,跟正常孩子一樣。聽到朋友這麼一說,我像找到了救星一樣。

鮑奶奶的門診故事—千里迢迢求醫路,為求安心

下決心北上

下決心北上時,其實也糾結,從我們家到北京來回上千裡的路程,大人受點罪也沒什麼,只是擔心小元寶太小,受不了這麼來回的折騰。但是,為了元寶不用每天那麼痛苦,我還是想找到最好的醫生給他看,萬一到北京有好消息呢,朋友孩子不用做手術,不也正常上幼兒園了。加上我看著小元寶比其他在治療的寶寶症狀要輕,最差也不過是回來按照這個方法治療,能夠確診。因此,我和愛人商量,最終一家三口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求醫之路,找鮑教授看診。

“運氣”好到開掛

在中心見到鮑教授之後,她是那麼的和藹、慈祥,小元寶看到奶奶之後還笑了笑,怪不得網上都親切稱她為鮑奶奶。接著教授看了元寶的各種檢查後,說沒事,當時我的心就放下去了一半。教授又給寶寶全面檢查了身體,然後說寶寶現在很正常沒有問題。頓時,我的心完全放下了,我又問了寶寶檢查的核磁報告上以及肌電圖上的結果,教授說在這個月齡沒關係,不會影響寶寶生長髮育。鮑教授建議,可以做一做早期綜合訓練,在中心上幾節課,學會後回家自己給孩子訓練,對寶寶來說是一種智力的促進。

鮑奶奶的門診故事—千里迢迢求醫路,為求安心

鮑教授的言語讓我安心

來回千里的路程,見過鮑教授後徹底安心了。來到中心,找到鮑教授,再遠的路程也值了!不得不說,一線城市與四五線城市的醫療水平,還是有巨大差距的。感謝鮑教授,秉承著醫者仁心為我們省去了高額的治療費用,讓我們的孩子免去治療的痛苦。小元寶終於可以過上正常生活,醫院外那麼多彩的世界才是寶寶該有的生活!

鮑奶奶:謝謝你們,喜歡我,支持我

其實,像類似的門診故事還有很多,後面有機會,我們也會跟大家一一分享。當然,在此,也謝謝今日頭條這個平臺,現在每天頭條都有很多人評論和私信,這也需要團隊協助幫助更多的人,對於我而言,決定組建團隊也是在為科普教育做貢獻,一方面是患者需要我這樣的醫生做互聯網,因為能來北京面診畢竟是少數患者,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可以更快的把靠譜的醫學知識教給大家,讓家長少走很多育兒的彎路,我覺得特別有意義。雖然很多時候,忙已經是常態,但對我來說,能讓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才是我們的責任。

鮑奶奶的門診故事—千里迢迢求醫路,為求安心

最後在這裡,還是想對一直關注我的粉絲們說一聲謝謝,正是因為你們對我的信任以及支持,所以才讓我幫助了更多需要去幫助的家庭,也讓我安撫了成千上萬位家長的擔心和疑慮,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

我懂得這些知識是病人給我經驗而積累起來的,所以我所有的知識都願意回報給家長。對我來說或許是輕而易舉的一件事,對家長來說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不管怎麼說,謝謝粉絲對我的喜歡,因為喜歡與支持,我會在今後做得更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