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說老明星,更念是馮喆

《南征北戰》很好,更念念不忘的是馮喆。除了他,有誰能把一身破破爛爛的軍裝穿得那麼瀟灑?論漂亮,比他漂亮的男人多的是。有他那種風度的卻寥寥無己。更重要的是,他很“中國”。

看到他,才明白了古人那句“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是什麼意思。

七嘴八舌說老明星,更念是馮喆

一口氣又買了他好幾部電影,包括建國前的《風雨江南》和《戀愛之道》。前一部裡他居然扮演一個自以為是、集風雅與兇惡於一身的地主老財。後一部裡他也有中年扮相,當時還3三十歲不到。

七嘴八舌說老明星,更念是馮喆

歐陽予倩真是樣樣都來得,《戀愛之道》是他編劇。雖然有進步的風氣,更兼對世事變幻的感想,中產階級的基調也還保留著。廣州那一段的生活自然恬淡,小夫妻的恩愛溢滿陋室。舒繡文和馮喆甚至很說了幾句粵語。回憶往事,保持了一種通達樂觀的調子,就是有些拖沓。

現在也許很難想象,《戀愛之道》是在香港拍成。那時候的港片實際上是大陸片。而新中國、新社會的誘惑力太大,馮喆不當明星,跑了回來。

七嘴八舌說老明星,更念是馮喆

前後哪怕相差那麼幾年,老電影的面貌便迥然不同了。那時候的電影沒有那麼多口號,藝術和商業還沒有合夥扼殺電影的生命力;那時候的好導演不像現在的導演,會說不會拍;那時候的文化精英紛紛參與到電影製作中去,成就了一個左右兼容的電影之都;而那時候的上海華洋混雜、新舊並蓄,充滿了各種“現代性的想象”。

七嘴八舌說老明星,更念是馮喆

譬如那個神怪的《西廂記》,到後來周璇、王丹鳳的《紅樓夢》。馮喆、王丹鳳主演的《桃花扇》是紅旗下60年代的出品,顯見得已折殺了不少風雅之氣。國語老片在電影的黃金期(我想是40~60年代)也曾有過一些名作,古裝片也好,《八千里路雲和月》或《烏鴉與麻雀》這樣的寫實作品也好。也曾培養出一整批明星。但畢竟囿於戰事,成就相對有限。對比當時的日本電影,讓人很難沒有一些聯想。而更大的感想,是老電影、老派中國人的氣質和風采只有在文革後才真正蕩然無存,之前無論如何還沒被革盡,還能看到這樣那樣的痕跡。這種感想在看碟或讀《上海電影百年圖史》時更突出了。

七嘴八舌說老明星,更念是馮喆

《南征北戰》也好,《羊城暗哨》也好,已經是新天地裡的語速和節奏感了。難得的是馮喆轉變的自然,形象和聲音的魅力竟然絲毫不減。有些電影不是特別好,真納悶馮喆在《桃花扇》中怎麼那麼老氣,化妝也怪。喪國之痛也遠沒有《八千里路雲和月》之類來得自然。電影裡的幫閒文人楊龍友戲份很重(據說在原作中就很突出,也是寫得最成功的一個角色),性質卻曖昧,雖然非常牆頭草,已經被蒙上了一層同情進步人士的光環。秦淮名妓除了李香君,個個都像無產階級勞動婦女。也就是聽聽李淑君的曲子吧(其中還有北昆的演員)。還是應該看看顧蘭君主演的早期電影《明末遺恨》。

七嘴八舌說老明星,更念是馮喆

《金沙江畔》不是很有趣,有趣的是對土司的態度,土司公主曹雷(哈,不是從模樣,而是從聲音裡聽出來的。人可以易容卻不能改變聲音的特質)支持同情解放軍,說起農奴來卻神氣活現(膽敢如何如何就挖了他的眼珠)。但馮喆還是一點也不教條,還是那麼可愛。

看看明星們在建國前後的變化也很有趣,王丹鳳依舊斯文,眼神依舊帶著些嬌嗔;白楊緊跟時代的風潮,每一個階段都很典型:從《十字街頭》中的性感小貓,《八千里路雲和月》裡思想進步的女記者,到了《祝福》,更添一份母性的氣質;只有那個帶點殺氣、左的嚇死人的謝芳怎麼看都有點不爽,早春二月裡的陶嵐雖然是柔石憑空想象出來的一位五四後女學生,讓她演我都覺得有點...

可惜生活中的馮喆太害羞,又太君子了。馮喆曾經做過“街頭追女”的傻事,估計本來就婚姻不睦,甚至文革時還被妻子報復揭發。結果最後死因不明。

馮喆看起來沒有王心剛那麼根正苗紅,沒有龐學勤那麼粗豪爽直。孫道臨倒是更機智又有文化,可惜越到後來越拘謹,而且有發福的趨勢,沒有了渡江偵察記中的那份靈氣。後期他的魅力更多來自聲音,可又太西化,不像馮喆,純粹中國出品,別無分號。

知道嗎,馮喆的籍貫是廣東南海...

(作者 電影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