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说老明星,更念是冯喆

《南征北战》很好,更念念不忘的是冯喆。除了他,有谁能把一身破破烂烂的军装穿得那么潇洒?论漂亮,比他漂亮的男人多的是。有他那种风度的却寥寥无己。更重要的是,他很“中国”。

看到他,才明白了古人那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什么意思。

七嘴八舌说老明星,更念是冯喆

一口气又买了他好几部电影,包括建国前的《风雨江南》和《恋爱之道》。前一部里他居然扮演一个自以为是、集风雅与凶恶于一身的地主老财。后一部里他也有中年扮相,当时还3三十岁不到。

七嘴八舌说老明星,更念是冯喆

欧阳予倩真是样样都来得,《恋爱之道》是他编剧。虽然有进步的风气,更兼对世事变幻的感想,中产阶级的基调也还保留着。广州那一段的生活自然恬淡,小夫妻的恩爱溢满陋室。舒绣文和冯喆甚至很说了几句粤语。回忆往事,保持了一种通达乐观的调子,就是有些拖沓。

现在也许很难想象,《恋爱之道》是在香港拍成。那时候的港片实际上是大陆片。而新中国、新社会的诱惑力太大,冯喆不当明星,跑了回来。

七嘴八舌说老明星,更念是冯喆

前后哪怕相差那么几年,老电影的面貌便迥然不同了。那时候的电影没有那么多口号,艺术和商业还没有合伙扼杀电影的生命力;那时候的好导演不像现在的导演,会说不会拍;那时候的文化精英纷纷参与到电影制作中去,成就了一个左右兼容的电影之都;而那时候的上海华洋混杂、新旧并蓄,充满了各种“现代性的想象”。

七嘴八舌说老明星,更念是冯喆

譬如那个神怪的《西厢记》,到后来周璇、王丹凤的《红楼梦》。冯喆、王丹凤主演的《桃花扇》是红旗下60年代的出品,显见得已折杀了不少风雅之气。国语老片在电影的黄金期(我想是40~60年代)也曾有过一些名作,古装片也好,《八千里路云和月》或《乌鸦与麻雀》这样的写实作品也好。也曾培养出一整批明星。但毕竟囿于战事,成就相对有限。对比当时的日本电影,让人很难没有一些联想。而更大的感想,是老电影、老派中国人的气质和风采只有在文革后才真正荡然无存,之前无论如何还没被革尽,还能看到这样那样的痕迹。这种感想在看碟或读《上海电影百年图史》时更突出了。

七嘴八舌说老明星,更念是冯喆

《南征北战》也好,《羊城暗哨》也好,已经是新天地里的语速和节奏感了。难得的是冯喆转变的自然,形象和声音的魅力竟然丝毫不减。有些电影不是特别好,真纳闷冯喆在《桃花扇》中怎么那么老气,化妆也怪。丧国之痛也远没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之类来得自然。电影里的帮闲文人杨龙友戏份很重(据说在原作中就很突出,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一个角色),性质却暧昧,虽然非常墙头草,已经被蒙上了一层同情进步人士的光环。秦淮名妓除了李香君,个个都像无产阶级劳动妇女。也就是听听李淑君的曲子吧(其中还有北昆的演员)。还是应该看看顾兰君主演的早期电影《明末遗恨》。

七嘴八舌说老明星,更念是冯喆

《金沙江畔》不是很有趣,有趣的是对土司的态度,土司公主曹雷(哈,不是从模样,而是从声音里听出来的。人可以易容却不能改变声音的特质)支持同情解放军,说起农奴来却神气活现(胆敢如何如何就挖了他的眼珠)。但冯喆还是一点也不教条,还是那么可爱。

看看明星们在建国前后的变化也很有趣,王丹凤依旧斯文,眼神依旧带着些娇嗔;白杨紧跟时代的风潮,每一个阶段都很典型:从《十字街头》中的性感小猫,《八千里路云和月》里思想进步的女记者,到了《祝福》,更添一份母性的气质;只有那个带点杀气、左的吓死人的谢芳怎么看都有点不爽,早春二月里的陶岚虽然是柔石凭空想象出来的一位五四后女学生,让她演我都觉得有点...

可惜生活中的冯喆太害羞,又太君子了。冯喆曾经做过“街头追女”的傻事,估计本来就婚姻不睦,甚至文革时还被妻子报复揭发。结果最后死因不明。

冯喆看起来没有王心刚那么根正苗红,没有庞学勤那么粗豪爽直。孙道临倒是更机智又有文化,可惜越到后来越拘谨,而且有发福的趋势,没有了渡江侦察记中的那份灵气。后期他的魅力更多来自声音,可又太西化,不像冯喆,纯粹中国出品,别无分号。

知道吗,冯喆的籍贯是广东南海...

(作者 电影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