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智玄大師、黑道大哥這三位高人?

姒莞萱


電視劇《天道》是一部非常特別的影視作品,它給人一種包羅萬象深意似海的感覺,這部作品對於喜歡它的觀眾來說,每看一遍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你明知道這只是一部電視劇,可就是忍不住想去多瞭解它一點。



娛探今天想要好好說道說道的內容,就是《天道》這部作品中的“三大高人”。他們分別是遊戲人間的男主角“丁元英”,旁觀者清的智玄大師,以及深不可測的黑道大哥。這三位在《天道》這部作品之中,是屬於“高人一等”的角色,非一般人可比。



“丁元英”不用多說,他身負男主角的“光環效果”,做任何事情都給人一種“成竹在胸”的感覺,似乎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他想做而又做不成的事情。他每天就是在家裡喝喝茶、抽抽菸、玩玩電腦,卻能把中國的音響市場攪得天翻地覆,他隨便“指點一下”,就能讓普通人飛黃騰達。於是有很多觀眾都說,“丁元英”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範疇,簡直就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他真的被“神話”了,那他為何會為了填飽肚子,而去賣掉自己最喜歡的唱片呢?他如果真的是料事如神,那為何救不了自己心愛的人呢?他如果真的是“救世主”,那為何要費盡心思,用什麼“殺富濟貧”的手段,去幫王廟村脫貧呢?



說白了,其實丁元英也只是一個凡人,他只是稍微比一般人聰明一點,比一般人勤奮一點,比一般人的閱歷豐富一點,他之所以能做到很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是因為他比別人更努力一點。他也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有自己為難的時候,也有自己過不去的坎。他只是一個遊戲在人間的智者,做了一些自己能力範圍以內的事情而已。



而智玄大師其實更簡單,我們不否認他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就憑他能對男主角“丁元英”指點一二,就能看出來他的智慧所在。可是智玄大師所有的優勢,都是建立在他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才能看得那麼清楚明白的。

他身處深山老廟之中,不問世事只為苦修,不在五行之中,不染紅塵之事,他無所求無所欲,一心只為超度。有人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最智慧的存在,就是那些內心毫無所求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看得清一切障。顯然智玄大師就是屬於這種角色。



如果真的把智玄大師放在紅塵之中,我想以他老人家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素質,只怕未必會能做到“高人一等”的境界吧?在深山老廟,他只需要度自己,就能完成超脫,可是一旦踏入紅塵,他要度的可就是萬物了。倘若他心有“地獄不空,我不成佛”的大願,那隻怕他此生是與佛無緣咯。所以說,智玄大師這個“高人”,也只是一個“世外高人”而已,入世了可就不一定是咯。



最後我們來說說“黑道大哥”這位高人,在娛探看來,他屬於那種歷經磨難,看盡世態炎涼之後,自己摸索出來的智慧角色。他的一切“手段”,都是來源於自己的親身經歷,他之所以能看透一切,不是靠算計,也不是旁觀者清,只是因為自己看得太多了而已。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歷千種事。在林雨峰慘遭大敗之後,黑道大哥給他出的第一個主意,就是學會放棄,一切從頭再來。在他看來,這世間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潮起潮落的事兒常有,習慣就好。顯然這都是他的經驗之談。



後來他看自己對林雨峰的勸解無效,轉過頭來就跟林雨峰說,殺人容易,可是除心魔卻很難,築英名不易,可是遺臭萬年卻很容易,孰輕孰重他讓林雨峰自己要考慮清楚。通過這個細節,我們可以簡單的臆想一下,黑道大哥自己是否也有過同樣的經歷呢?



所以在娛探看來,黑道大哥這個“高人”的身份來的相當不容易,並且他的這個“高人”身份也是最不穩當的。他一生經歷的太多,所牽扯到的因果也是最多的。別看他混得好的時候,是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樣,可如果真的到了“因果循環終有報”的那一天,只怕他這個“高人”,會是最悽慘的一位,不要說什麼善始善終,能有始有終就算不錯了。



他們三位,一個是遊戲人生的智者,一個是紅塵之外的旁觀者,一個則是歷經萬事的行者,雖然都是劇中的“高人”,但各自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也正因為是這樣,他們三人在劇中的交集也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交集。

真要說到這三位“高人”,唯一相同的點,那就是“喝茶”。



縱觀《天道》整部作品的劇情,給觀眾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角色抽菸。有很多朋友戲說道,看這部電視劇,真的是太廢煙了。一部劇看下來,你就很難發現幾個沒有抽菸的鏡頭,這種太過於接地氣的劇情安排,可是害苦一群抽菸的觀眾。



而除了抽菸這件事情之外,真正能把這三位高人結合在一起的東西,則是喝茶。這也是三個人唯一的共同點。丁元英的日常生活就是抽菸喝茶玩電腦,而他和智玄大師在“五臺山論道”的時候,上桌之前先來一杯山泉水泡的香茗,黑道大哥在指點林雨峰的時候,也是給他先倒了一杯茶,才開始說話的。



很多人會說,中國人以茶待客,並且喜歡喝茶,這並沒有什麼很奇怪的啊,事實卻是如此。可是你若在看《天道》的時候,把“茶”這個東西,只是簡單地當成一種用來“待客”的工具,我覺得你就有點太小看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了。



丁元英的“茶”,是生活的必備品,想喝就喝,想怎麼喝就怎麼喝,這不正是他為人處世的態度嗎,他心中所謂的“道”,不也就是這樣的自然嗎?而黑道大哥的“道”是什麼?在他看來,“道”就是規矩,既有所能就必有所不能,而“喝茶”就是一件非常講究“規矩”的事情。



至於智玄大師的“茶”,則是用的山裡的好茶葉和山泉水沖泡而成的,像丁元英和韓楚風這樣的角色,都會忍不住贊上一句“好茶”。細想想,他們可不僅僅讚的是大師的“茶”,讚的還有大師的“道”,此道非道家的“道”,而是大師的心中之“道”。而組成大師“茶”的東西,都是來自深山,不染紅塵,不問世事。



用“茶”將這三位“高人”聯繫起來,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有一種“殊途同歸”的味道在其中,這也很符合《天道》這部作品的深度。

說實話,看《天道》這部作品真的很累,它其中所牽扯到的內容非常複雜,丁元英口中所說的一個“文化屬性”,就牽扯到了文化、社會、政治、商業、情感等諸多元素,最關鍵的是,它所針對的每一項東西,都只是簡單的敘述了一下,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典型的挖坑讓人自己跳。



可當你用心琢磨之後,你會發現,這所有的問題,根本就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你所得到的“答案”,只是你一個人的答案,卻並不是所有人的“答案”,這就像是一個哲學題,誰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就像你看到的“茶”和“高人”一樣,或許你就是“高人”,或許你就是“茶”,也或許你什麼都不是,“天道”亦是如此。

大家覺得呢?


娛影閒探


此三人還是用智玄大師和丁元英自己的話解讀吧。智玄大師為檻內人,丁元英為檻上人,周總是望檻人。

智玄大師檻內之人,入佛門不知是否得了究竟不得而知?但總是到了檻外長江空自流的境界。

丁元英檻上人,一腳天堂一腳地獄,亦正亦邪。屬於撞門框,絆門檻上了。看明白了但還做不到,亦如他的《自嘲》詞。

周總是望到檻了,但要到檻比韓楚風還差幾十公里呢。


典藏6


丁元英是這個電視劇的男一號,一個覺悟,開悟之人,一切盡在其掌握之中的人

大和尚,得道高人,一個看透一切之人。

黑道老大,一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人,對規勸林海峰不要誤入歧途的覺悟之人。



陳浩帶你話職場


天道:此片不錯👍🏻有文化底蘊與內涵,有通經道論佛門的文彩,更有悟懂人生天地之靈氣!只不過是按佛門所講:緣分與時運不濟,才有今日的褒貶不一。此片中的演員個丁個的有文彩,有演技功底、紮實深厚,其。不侍時機,這是命運在拙弄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