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壽德的“龍馬藝術”

梁壽德的“龍馬藝術”

記者 李海軍

因為一種超乎常人的執著與勤奮,再加上黑土地賦予的靈氣與悟性,儘管始終刻意低調,他的名字還是在畫壇上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他就是黑土地著名的畫馬藝術家梁壽德。

梁壽德1957年2月生於黑龍江省綏化市,號寶駿堂主人。1976年,梁壽德響應號召下鄉務農,1978年恢復高考後,考入綏化師範學校(綏化學院前身)美術班學習。

梁壽德的“龍馬藝術”


初見梁壽德,你會為他幽默隨和的親和力和優雅的藝術家氣質所折服。這些特質與他的生活和從藝經歷有關。梁壽德曾是一位職業新聞人,為報紙設計創作過大量的專欄、刊頭、宣傳畫,為重大主題報道、重大典型報道等畫了許多題圖,為報紙和新聞報道增添了一道道亮色,受到業界同行的一致好評。

梁壽德的“龍馬藝術”


從小形成的對水墨藝術的熱愛,已經刻進了骨子裡,他不但在本職工作上事業有成,幾十年來從來沒有中斷對水墨藝術的探索與追求。近些年來,梁壽德更是從早些年的年畫、農民畫、漫畫創作逐步轉向用水墨畫馬。他畫馬如龍,追求表現馬的龍性。用中華民族圖騰龍的風采揮寫意象,抒寫龍馬精神,展現一馬當先、萬馬奔騰的恢弘氣勢,喻意偉大祖國進入新時代的馬不停蹄、馬到成功!

梁壽德的“龍馬藝術”


他的畫傳承了傳統水墨講究神韻的美學品質,凸顯用線與造型的和諧統一。他的用線靈動中不乏遒勁,形成的張力賦予了畫面以生氣。觀梁壽德的畫馬作品,筆墨酣暢,筋強骨壯,氣勢磅礴,形神俱足,姿態飄逸,又似萬鈞之力,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和藝術感染力,有著獨到的造型與筆墨。在馬首和四肢骨骼轉接的結構部位作深入微具的刻畫和強調,其他部位則是寥寥幾筆瀟灑飄逸的淡墨線條,神完氣足,古意綿長。他從馬之骨骼處入筆,以長鋒兼毫順結構頓挫而行,在骨骼的轉折處用細密之線補之,同時順筆皴擦,形成濃淡乾溼皴擦捻轉之渾然天成的效果,表現出骨骼的筋腱凹凸,剛柔質感豐滿,耐品耐賞。不管畫什麼形態的馬,梁壽德總是以迅疾迴旋的線條去描寫,去揮灑,他從馬頭、馬尾、馬蹄,馬形、馬象、馬意中領悟馬神,歷經數十寒暑,潛心研習,其畫法線條洗練多變,畫面典雅脫俗,下筆如飛,乾淨利落。梁壽德所繪之馬頭有王者之相,符合伯樂《相馬經》中“馬頭為王欲得方”的思想。俗語云:“是馬就有三分龍性”,梁壽德畫的馬,龍性十足,栩栩如生。馬鼻鼻孔開張,大到“鼻能藏拳”,可謂獨具匠心。馬耳位於馬頭最高點,“耳如削竹”,兼聽八方。種種表象,均體現了畫家對相馬學深刻的理解。其筆下的馬,有著一種被賦予精神和思想的眼神,執著、堅毅、專注、剛強,透射出一種無堅不摧、無往不克的力量。

梁壽德的“龍馬藝術”


由於聲名鵲起,梁壽德的藝術頭銜也日漸增多。他目前是中國新聞美術藝術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漫畫藝術委員會會員,當代畫馬藝術研究院藝委會副主任、寒地黑土書畫院特聘畫家、綏化市漫畫協會副會長、綏化市北林區美協副主席。

梁壽德的畫馬作品多次入選當代畫馬藝術研究院畫展。在2015年紀念徐悲鴻誕辰120週年,國內外《中國夢龍馬精神》畫馬大賽上,梁壽德榮獲銅獎。

梁壽德的“龍馬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