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晚年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记淮阳县怡心园社区养老中心殷秀花孝敬老人纪实

张然 云昌 正华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一个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能办成养老院?打死我就不相信!”“养老院可不是谁想办就能办的,它需要科学的管理与优质的服务。尤其在服务方面,稍微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面对这些,淮阳曹河乡怡心园社区养老中心负责人殷秀花却用事实给出了答案。她不仅把一个乡村社区养老院办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在当地方圆几十公里内众人皆为认可。

初心献给家中老人

殷秀花的母亲张秀荣是个独生女,师范毕业。在封建思想影响下,为养活或照料年迈的父母,张秀荣在父母反复劝阻下又重回农村与农村娃殷有俊结婚成家。

殷秀花姊妹6人,她是家中长女,在父母教育下,心底善良的她,从小就常把自家的馍分给小伙伴吃,读小学时也是这样。

她说:“母亲是位师范生,常有人到俺家让母亲代写信,有时人家带孩子来,母亲时常拿馍给孩子吃。所以,俺也养成了施舍这个好习惯。”

因家中穷,姊妹多,所以殷秀花仅读五年书,就开始帮父母干农活了。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随着时间推移,殷秀花的姥姥、姥爷年纪大了,需要张秀荣来照顾,所以张秀荣只好把两位老人接到跟前,而她的公公婆婆也需要张秀荣来照顾,这一下子就有四位老人需要共同照料。

岁月催人老,时光留不住。张秀荣与爱人殷有俊也慢慢变老了,殷秀花身边一下子有了这几位老人,因此她的负担更重了。1983年5月,殷秀花与范金礼结婚。第二年,便生下大儿子范云辉。为此,殷秀花与范金礼两口子一边靠几亩为生,一边全力养活身边的几位老人。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在后来的日子里,殷秀花的姥姥瘫痪4年、姥爷瘫痪8年,老母亲疯傻8年,婆婆瘫痪3年,加上娘家的爷奶、婆家这边的爷奶,不大的小院的的确确变成了一个小型养老院。没有房子住,殷秀花就在自家院内搭建临时棚子。

就这样,殷秀花忙了地里忙家里,忙了家中忙外边,在生活极其困难中先后为这些老人一一养老送终。

这就是一个农村妇女用孝道撑起了这个大家庭,用朴实书写了一本本孝敬老人的日记,用善良铺就了这么多老人的最后人生路,用百善孝为先的纯朴道理影响了周围邻居,用行动大于说教的方法教育引导了孩子。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善心献给邻居老人

邻居范长飞的岳母娘李桂芳95岁,共有二男四女六个孩子。可谁也伺候不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她今天到这个孩子家住不习惯,明天到那个孩子家挑肥拣瘦;今天找这个孩子的事,明天找那个孩子的茬。

范长飞与爱人曹爱勤商量说:“秀花奶奶,照顾老人有一套,咱把老母亲放到她家,如何?”

曹爱勤一听这话,刚开始还有点犹豫。最终老两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殷秀花。而殷秀花也很为难,毕竟照顾老人吃尽了不少苦头。

老范见殷秀花有些迟疑,便说:“秀花奶,您权当帮个忙呗!”

说着,第二天曹爱勤就把母亲送到殷秀花家中。起初,李桂芳老人不吃不喝不睡。

殷秀花问她因为为啥?老人李桂芳说:“这不是俺家。”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随后,殷秀花又与李桂芳沟通,晚上她又专门与老人睡一个屋子,陪老人说了大半夜话。

正是同屋休息的这一夜,老人李桂芳从此认可了殷秀花。从此,曹爱勤姊妹6个,谁也叫不走了,非住殷秀花家不可。

就这样,殷秀花又无偿伺候老人4年多,老人99岁那年走完了她的人生路。此事让曹爱勤姊妹6个非常感激。

谁说好事不出门?好事照样传千里。殷秀花善于照顾老人的事很快传遍了周围几十公里。

为此,许多老人被纷纷送到殷秀花家中,而殷秀花2011年先后收留行动不便的老人20余人,并用心用情服侍照顾着他们,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而殷秀花在当地也很快成为新时代尊老爱老、孝老敬老的代言人。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决心献给村养老院

随着老人的不断增多,家庭小院作为养老院显得太为拥挤。

为扩大养老院面积,殷秀花动了不少脑筋,花费不少心思,找了几个地方,但始终还是不大满意。

最终,她看中了女儿范逛逛家的那片地。当女儿与女婿同意后,可殷秀花的两个儿子与儿媳却有意见了。

大儿子范云辉说:“妈,你是缺金还是缺银?你要啥给你啥,养老院你就别再干了,你还嫌赔的少呀!80多万元的真金白银呀,你扔进了水里,连个响都没有!”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妈,你来郑州来照顾你的孙子吧!养老院别再干了!”大儿媳妇高芬荣也苦苦相劝。

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的博士生二儿子范霁康说话更是一针见血:“妈,俺孩子你不照看也就罢了,困难俺想方设法克服了。养老院的事你就别再折腾了,中不中?”

在南京制药有限公司任工程师的二儿媳妇刘海倩是位北大高材生,平时虽然对婆婆殷秀花百依百顺,可在办养老院这个问题上却是极力反对:“妈,先前您把家中的养老院准备搬到曹河南街,房子也建好了,地板也铺好了,各种基础设施也完善了,就差安装水管了,结果一道命令说扒就扒了,这百十万块钱都是您借的呀!您不心疼,俺还心疼哩!”

面对众人像开批判会一样的话,殷秀花始终心有主见。

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我今天实话告诉你们。我既不缺金也不缺银,我就缺身边养老人!过去,虽说没有为你们照看孩子,但我老了也需要入驻养老院。今天养别人,明天就是养自己。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替像你们一样在外工作儿女们解份难呀,就是替社会解份忧呀!”

殷秀花的一席话让儿女及儿媳妇们由开始的极力反对到慢慢接受,由慢慢接受到目前的大力支持。

哪里跌倒哪里重新站起,有了女儿家的这块宝地,没有钱殷秀花又开始跑断腿磨破嘴的四处相借,没有各种证件和手续,她到处找人求人办理。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2016年2月,起名为“怡心园社区养老中心”的养老院再次拔地而起,重新开业。

目前,这个基础设施齐全,环境条件优雅,一心为老人服务,全力替儿女解难,尽力为社会分忧的养老院先后居住200多人次,其口碑与品牌早在人们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而殷秀花家2014年荣获淮阳县“最美家庭”荣誉称号;殷秀花本人荣获淮阳县先进劳动模范、省养老服务机构“优秀院长”、淮阳县脱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6年、2018年,两次参加国家民政部养老院长培训班,并进行典型发言。


河南淮阳一农妇办乡村养老院 为政府分忧替村民解难


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在曹河乡党委和政府的具体支持下,在家门口就能让老人享受幸福晚年的怡心园养老院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它将真正成为 “宽老人心、养老人身、急老人想、感老人恩”的专属老人的一所精神栖息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