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難取悅,房企港股IPO黃金期已過?

市場難取悅,房企港股IPO黃金期已過?

2019年和2018年,一年之隔,內地房企的赴港上市之路卻冷熱分明。

10月23日,新力控股通過港交所聆訊。5個月前遞交招股書的新力控股,終於在資本市場有了進一步動態,而這距離上一家房企中梁地產正式香港上市已經過去3個月。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段時間,除了集中在本月17日和22日遞交招股書的三巽控股和港龍地產,幾乎無新增內地房地產企業赴港IPO,多家排隊IPO的房企也出現審核材料失效的情況。

是房企赴港IPO出現真空期,還是上市窗口期進入尾聲?

港股上市房企縮水

2018年,內地中小房企選擇扎堆赴港上市,並且成功率頗高。2018年1月16日,正榮地產上市後,弘陽地產、大發地產、美的置業、恆達集團等相繼上市。加上由內房企業拆分的物業企業,2018年在港成功上市的內地房地產行業公司達11家,是近21年來內地房地產行業企業港股上市的數量之最。

但進入2019年,截至目前成功上市的僅有德信中國、銀城控股和中梁控股,新力控股通過聆訊。

而與新力幾乎同期遞交招股書的海倫堡地產、奧山控股、萬創國際還在排隊,加上後續新交表列隊中的匯景控股、中國天保、景業名邦、三巽控股、港龍地產,等待IPO通關的內房企業有8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計算,今年至今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的成功率只有25%。

此外,2019年房企的上市等待期也逐漸拉長。記者統計發現,內地房地產企業在香港上市的前後時間(從最後一次遞表到上市)平均為149天,最快74天、最慢245天。

規範提高審核更嚴 募集資金減少

緣何今年房企上市情況整體不如去年?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向《每日經濟新聞》分析認為,調控不斷加碼導致房地產行業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強,會直接影響港交所對於內地赴港上市企業的判斷,從而影響上市成功率。

同時,港交所對於內房企業上市的規範性要求也有所提高,對於房企增長的可持續性也增加了關注。比如財務安全性,因為衝刺規模伴隨負債率上升,那麼加上負債之後的去化風險,整體財務安全性就會成為問詢重點。

KKG董事總經理張昕也表示,今年房企上市之所以速度放緩,很大程度上和港交所的審核效率有關。有大量的內地企業想上市,審核團隊承接業務的能力有限,那麼多業務審核不過來,很多企業是從去年延到今年的。“除非你是特別企業,走特別路徑和快速通道。”

張波表示,在融資不利的情況下,不少中小房企將上市視為融資的“救命稻草”,殊不知這“稻草”本身也並非含金量十足,不少企業往往定價偏低,直接影響到實際融資效果。

數據顯示,除了上市成功企業減少、週期拉長,2019年上市房企的整體募資金額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減少。2018年IPO上市的9家內地房地產企業,共募資169.12億港元,平均每家IPO募資18.79億港元。募資金額最高的是正榮地產,為44.81億港元。而2019年上市的房企中,平均值在16.4億港元,募資最高的中梁控股為27.73億港元。

在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經理林波看來,後續上市行情日趨向下,還有一個客觀現象是,目前該上市的企業都上了,後續要上市的基本都是50強以後的企業。這類企業存在幾個問題,如規模偏小、盈利能力偏弱、增長可持續性不夠,有些企業規模上升完全是因為所在城市的熱度,因而存在不穩定因素。林波表示,“今年聯交所優先把通道放給新經濟公司,所以客觀上,房企的上市環境不如去年。而且審核標準的提高,從規模、負債、增長持續性上面房企都有更大壓力。2019年的確是一個小年。”

中小房企市場再難取悅 港股IPO黃金期已過

做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房企資金需求巨大。隨著行業競爭不斷加大,收購兼併成為常態,開發商不得不依靠資本平臺維持規模擴張。據統計,截止2019年7月,行業前200強房企已上市數量達118家,佔比達59%。

但隨著地產黃金十年逝去,相關調控密集出臺,資本市場對房地產行業的期待隨之減少。另一方面,行業新常態下,越來越多小房企在夾縫中求生存。項目去化難、利潤空間壓縮、融資難成本高、競爭力不強等都是這些公司面臨的發展困境。因此,近期赴港上市的中小房企,均遭遇不同程度被低估的境遇。在當下市場環境,融資全面收緊,行業增幅放緩,留給小房企逆勢翻盤的空間已不再大。

所以,對於房企上市的後續走勢,在張昕看來,一方面是缺錢需要融資,一方面是香港相對歡迎,所以一些中小型房企還在為港股IPO做積極準備。但應該注意的是,一些中小房企由於自身規模不大,盈利能力不強,投資人對他們的看法不會過於樂觀,而是相對謹慎和保守,在投資人響應不積極的情況下,上市最終可能流產。另外,有些企業因為自身吸引力不足、週期拉得太長,即使上市成功,募集的資金可能也無法覆蓋其上市成本。也正是因為越來越多“流血上市”,目前不少房企已經把IPO重點放在物業管理板塊,大型房企基本都已經或者正在籌備物業公司的上市。

而對於排在資本市場大門之前的小房企來說,能否讓上市變為公司治理、內部管控發生根本變革的推動力,或許比融資本身更為重要。因為,許多上市房企倒下的故事已經證明,上市一躍,並不是真正的“生死之門”。

來源:第一財經、每日經濟新聞,中房網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