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老北京,“福海”和“骆驼祥子”谁生活水平更好?

小马扎历史 6月12日

老舍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巨擘,创作了不少耳熟能详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可以说设计老北京城的各行各业,从落魄的贵族到城市贫民,从拉车的外来者带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劳社相声给钱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的场景……

从受气的祥子,到忍气吞声的福海,《骆驼祥子》和《我这一辈子》可谓是老舍先生老北京吃喝拉撒的全面描写,其中对于物价有极为细致的描写,我们可以从中一窥主人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

老舍笔下老北京,“福海”和“骆驼祥子”谁生活水平更好?

这两部小说都是瞄准清末民初的社会,都被搬上了电视剧的屏幕,张国立老师塑造的福海,何冰老师塑造的赵二到现在经典的台词都在我脑海中回想:

“哥给儿,你可不能想不开啊,你想不开,顺子怎么办?”

“咱这不起码还算个正经的营生吗,别看是三等招募警一个月六块大洋呢。

这段时期流通的货币极为复杂,甚至老舍先生在文中也对此有过吐槽……

随着烟卷,祥子带出一张破毛票儿来。有意无意的他把钱全掏了出来;这两天了,他始终没顾到算一算账。掏出一堆来,洋钱,毛票,铜子票,铜子,什么也有。堆儿不小,数了数,还不到二十块。凑上卖东西的十几块,他的财产全部只是三十多块钱。

描写中出现的货币有四种,铜子也就是铜圆,铜子票也就是一当十铜元多少枚标准的小面额纸币,洋钱就是银元,毛票就是以“角”为单位的纸辅币

老舍笔下老北京,“福海”和“骆驼祥子”谁生活水平更好?

《我这一辈子》首次提到钱是主人公福海因为裱糊匠的活越来越少,决定改行当了巡警的时候。福海入警察局当的是最低阶的“招募警”,工资每月大洋6元(不知道是否有杂洋,还是都是“袁大头”);扣除3块半的警局饭费,再扣除些人情份子,每月净剩两块大洋。到了被提升成“三等警”去站宅门,工资变到了7块大洋。随后福海在警局里各个部门混了不少年,升值为“头等警”,工资变成大洋9元,笔者可以猜测,二等招募警察,工资应该是8块……

《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对于老北京中的工资收入,生活成本写出了更多的信息。

首先人力车夫分等级,但是高等车夫的工资,老舍没有直接下笔,但是有对比,像祥子那样的高等车夫每天“好歹一背拉也能进6、7毛钱”(估计是大洋),照这个算法,高等车夫工资应该是每个月18元大洋左右,减去2-3大洋的车份钱,能剩下15元左右(但是车夫这活真累啊),可比福海高多了

老舍笔下老北京,“福海”和“骆驼祥子”谁生活水平更好?

至于低等的车夫,拉车一次就只能得到几个到十几个桐子(老马和小马的那段,在深冬的黑夜里他们把客人从前门拉到后门只得到“15子儿”的车钱,每个银元兑换300个铜圆,15个铜圆也就是大洋五分钱。)。

小说中对于刘四爷父女的描述也能侧面反映物价的程度。刘四爷是人力车场主,但是以前犯过事,不是地痞流氓但是也比普通人要恶劣一些,手里有几十辆“至坏也是六七成新”的人力车,属于有产者,靠车租为生,这玩意旱涝保收,虎妞在家给祥子以后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辆洋车让祥子拉车。

两部小说中基本的货币单位都是大洋和铜圆(小说中伪铜子),首先明确一点,大洋和铜圆的比价每天浮动,兑换率在1银元:200铜圆--300铜圆之间。

老舍先生在《我这一辈子》中曾经写道,福海这个“三等警”工资每月净剩2块钱上下。如果要做一件大衫(类似于现在的居家休闲服),那么一个月就算白干。如果现在买一件李宁或者是耐克的衣服,我觉得五六百元也就差不多了,1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和1个当十铜元差不多,现在买衣服占到工资的多少呢,应该10%-20%左右。

可见,福海穿不起长衫,这是穿衣

老舍笔下老北京,“福海”和“骆驼祥子”谁生活水平更好?

至于吃饭,老舍先生也有具体的描写,一个“三等警”的家(一家三口吧)要全靠这2块钱生活,什么房租、吃喝拉撒,都指着它,所以每月福海应该是不够花的。小说中提到为了省钱,福海有8个烧饼才够呢,就硬吃6个,多喝两碗水,弄了个睡饱。

福海一个月2*200=400个铜圆

福海一个月能剩400元,但是不够花。

《骆驼祥子》中提到,虽然大雨过去,一斤粮食也许落一半个铜子,可是他们的损失不是这个所能偿补的。

祥子一气跑到南边的小铺,铺中为保存暖气,已经上了门,由个小窗洞收钱递货。祥子要了四两白干,三个大子儿的落花生。平端着酒碗,不敢跑,而象轿夫似的疾走,回到屋中。急忙钻入被窝里去,上下牙磕打了一阵,不愿再坐起来。

这么看的话,一顿饭8个铜圆,一天的饭钱也就是20来个铜圆的水平。

祥子每天能赚0.6*200=120铜圆,刨去吃饭,能省100个铜圆。

老舍笔下老北京,“福海”和“骆驼祥子”谁生活水平更好?

祥子每个月能剩3000元,这是祥子没成家之前

成家之后,箱子每天也就只能剩下一毛钱,30铜圆

每个月能剩900元,即便这样,也比福海要多。

这样对比其实有个误会,因为那时候巡警应该不止有工资一个收入吧,应该会有其他收入,

比如敲诈祥子的孙侦探……


老舍笔下老北京,“福海”和“骆驼祥子”谁生活水平更好?

据史料分析,20年代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又,按照《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的结果,20年代初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父母加两三个孩子,或老少三代每年伙食费132元4角,也即每月11元就可以维持了。

在大馆子请一桌十席,高级的鱼翅席每桌12元,加酒水小费总共不到20元,每人2元。鱼唇席10元、海参席8元一桌。最高档粤味“谭家菜”,40元一桌,主菜是每人一碗厚味鱼翅,可供11人入席;这属于豪华消费。

至于以平民为对象的中等饭铺,2元钱一桌的“便席”,菜谱有:

1、四冷荤:四个装熏鱼、酱肉、香肠、松花蛋的拼盘,每盘5分;

2、四炒菜:如溜里脊、鱼香肉片、辣子鸡丁、炒牛肉丝等,每盘1角;

3、四大碗:多为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烧鱼块、扣肉等,每碗2角;

4、一大件:一个红烧整肘子,或一只白煮整鸡,加一大海碗肉汤,合6角。

老舍笔下老北京,“福海”和“骆驼祥子”谁生活水平更好?

祥子的日子我觉得过得比福海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