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百年眼光 举全省之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

放百年眼光 举全省之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俗称"人造太阳"。

放百年眼光 举全省之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

合肥高新区。

放百年眼光 举全省之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

合肥滨湖科学城。

放百年眼光 举全省之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

合肥高新区。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天培

2017年1月10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合肥科学中心”)经国家批准设立,这是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之后,又一科技创新国家战略在安徽布局落子,标志着安徽省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两年多来,安徽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锚定将合肥科学中心建设成为“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的国家创新平台”目标,举全省之力,着力搭架构、创机制、建项目、促转化、聚人才、强合作,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创新发展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以合肥科学中心为首的“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引领下,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6%,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

着力构建全方位工作机制 形成一批示范性制度成果

坚持高位谋动、体系推进、全力保障,合肥科学中心建设良好发展环境和氛围加速营造。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国家部委和单位共同成立合肥科学中心理事会,作为省部层面的领导决策机构。成立由33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建设发展提供高层次智力支撑。

成立安徽省政府、中科院合作建设领导小组,协调中科院力量共同参与合肥科学中心建设。成立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的合肥科学中心办公室,作为省内组织协调机构。

安徽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合肥市均设立专门工作推进机构,中科院成立合肥科学中心专项办,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汇聚各方资源,定期召开省院合作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商定共建事项,共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

安徽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支持合肥科学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在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平台和设施落地、共同建设一批重大前沿及产业创新平台等7个方面加强合作,2018年全省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额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先后与中国电科、清华大学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共建合肥科学中心相关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参与建设人工智能平台,合肥北航科学城等建设进展顺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方面签署框架协议,将共同出资设立联合基金支持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核心设备研制等科研活动。

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合肥科学中心办公室工作规则、项目支持管理办法(试行)、项目调度办法、重大信息发布制度等配套文件,持续规范完善科学中心运行机制。出台支持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政策意见,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为合肥科学中心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要素保障。

着力打造多层次创新体系 形成一批引领性项目成果

聚焦项目支撑,确立多层次创新体系和建设路径,着力打造国之重器,为科技、产业持续进步提供源头创新支撑。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安徽省委、省政府将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中科院设立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安徽省、合肥市共同出资建设,总建筑规模达到36.91万平方米,1号科研楼已封顶。

今年4月,合肥科学中心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安徽省与中科院共建合肥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积极争创相关领域国家实验室,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为两个研究院揭牌。

有序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已建成3个大科学装置性能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物理条件;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恒流运行,性能达到国际三代光源先进水平;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磁场强度再创新高,达42.9T。推进3个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确定落户合肥,园区工程已正式开工;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批复,其中落户安徽的合肥运行管控中心和合肥一级核心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开展3个大科学装置预研,合肥先进光源预研稳步推进,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综合集成装置预研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将在能源、环境、生物、材料、信息等领域充分发挥“1+1>2”的交叉集成作用,为前沿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重大需求问题研究提供长期、关键的科学技术支撑。加快布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投入运行。物质科学交叉前沿研究中心、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三个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复。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正式揭牌,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已完成项目立项,国家临床试验医院(中国科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一期已全面开工。

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攻关 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

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快建设重大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两年多来,合肥科学中心项目单位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四次入选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一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一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重大突破,在量子、核聚变领域保持全球领跑地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墨子”号量子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研制成功,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助力“高分五号”卫星首次获取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研发高性能缓冲拉杆保障“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着陆。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首次在量子世界观察到宇称时间对称,首次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基态分子与原子之间的散射共振,首次实现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成功研制“悟空”号暗物质卫星能量探测器。面向经济主战场,量子计算测控一体机,将进一步推动量子芯片的发展;多排光声成像技术,有望制造成下一代医疗影像设备;微波地质深钻技术将颠覆现有地质钻井作业方式;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低能成像技术填补国际空白。

着力加速全链条成果转化 形成一批突破性产业化成果

支持合肥科学中心重大科技成果加快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系统梳理摸排重大科技成果。截至目前,共摸排重大科技成果230余项,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涉及精密仪器、量子信息、能源催化剂、纳米材料、医疗成像、靶向药物、超导技术等领域,部分成果已经推荐纳入省相关支持计划。

构建多方参与成果转化机制。成功举办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成立暨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对接会,71项大院大所创新平台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等项目对接成功。成功举办首届“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融模式”项目签约会,现场签约对接项目94个,科技成果正在迅速转变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优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作为合肥科学中心的重要展示窗口、成果转化平台和重大基础性项目,安徽创新馆于今年4月正式开馆,这也是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通过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安徽创新馆日益成为“政产学研用金”深入融合科技大市场。

着力强化多环节服务保障 形成一批支撑性人才成果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合肥科学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两年多来,合肥科学中心新增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190余人,其中青年人才超过一半,“哈佛八剑客”追梦合肥科学岛成为人才回归、创新报国的时代佳话。

努力实现高层次人才“来得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加大引才奖补力度等10条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合肥市出台《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5年安排20亿元经费。在全国首批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明确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向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发放“江淮优才卡”。

努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待得住”。在职称编制方面,根据合肥科学中心科技领军人才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调剂事业编制周转使用。在生活服务方面,合肥市正在建设12.8万平方米合肥科学中心人才公寓,计划2020年9月交付使用。

努力实现高层次人才“用得好”。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多科研自主权,建立合肥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用人权、用财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等,首席科学家制度将在合肥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试行。

着力推动宽领域协同共建 形成一批开放性合作成果

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加强协同创新,增强创新活力,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区域合作。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合肥、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为牵引,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立协同联络机制。

加强联合攻关。发起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集聚世界主要核聚变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积极参与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成功研发极向场电源变流系统交付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组织。参与建设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成功解决SKA低频孔径阵列数字波束形成等关键技术问题。

推动设施共享。积极推动大科学装置面向国内外开放共享,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吸引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50个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合肥同步辐射光源10条光束线站全面向用户开放,机时供不应求;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总有效机时不断提升,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专利。

(本版图片均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