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雙胞胎中一人僅500克 醫護人員全力救護生命


早產雙胞胎中一人僅500克 醫護人員全力救護生命

護理人員在細心照料患兒 柳州日報 圖

“真的太感謝了,沒有你們的付出,就不會有今天家人的團圓,你們是人間天使。”事情發生在今年7月底,家住來賓市的鄧女士一大早跟隨丈夫攜著雙胞胎來到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病區,激動地將寫著“醫術精湛,服務精心”的錦旗送給該病區醫護人員,並與醫護人員合影留念。

懷著雙胞胎的鄧女士在孕28周時因發生胎膜早破,需行剖宮產手術。雙胞胎出生時,大毛體重僅500克,小毛體重1100克。經過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100多個日日夜夜的共同努力,治癒了這對早產雙胎患兒,得以出院。出院時,雙胎患兒體重均已超過2公斤,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據資料記載,500克患兒是目前廣西能治癒出院的最低體重兒。

守護生命的起點

鄧女士生產的那天,由於嚴重宮內發育遲緩,大毛出生體重僅有500克,嚴重窒息,僅有微弱心跳,出生一分鐘評分僅有1分(正常為8~10分)。那天,醫院新生兒科韋詩斌醫師和二線樊師傑醫師在鄧女士分娩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新生兒出生後,他們立刻與產科醫務人員展開緊急的新生兒復甦搶救工作:清理氣道、氣管插管正壓通氣、胸外按壓。復甦成功後,醫務人員立即使用轉運車將新生兒送入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進行進一步救治。

醫院領導得知此事,高度重視,指示醫院給寶寶提供最佳的治療、最好的護理。科室韋拔主任及符嬋護士長緊急成立醫療護理救治小組,由科室蔣永江副主任帶領的醫師團隊,韋豔飛副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保暖、心電監護、呼吸機維持呼吸、建立靜脈通道……搶救工作刻不容緩。

莫禧明主治醫師談道,患兒為早產兒,各個器官發育極不完善,肺發育不成熟,自主呼吸微弱,需長期依靠呼吸機來維持呼吸。黃雪美副主任醫師則說,寶寶存在多器官功能衰竭,且無自主進食能力,需長期依賴靜脈營養的供給;早產兒易發生感染、呼吸暫停、低體溫、貧血、消化道出血等各種併發症,治療和護理將會面臨諸多挑戰。

每日,蔣永江帶領醫護團隊床旁查房,瞭解寶寶的病情,指導治療,並多次開展病例討論。韋豔飛帶領具有多年豐富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組成“一對一特護團隊”,在寶寶護理方面行24小時專人看護,與科室護理骨幹共同為患兒制定精細的護理計劃。在全院多學科的全力配合與支持下,寶寶渡過了一系列難關,創造了生命奇蹟。

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寶寶出生體重僅500克,嚴重宮內發育遲緩、出生時嚴重窒息、嚴重膽汁淤積、肝功能受損、先天性骨代謝異常多發性病理骨折……使救治過程十分艱辛。

蔣永江感嘆:這個廣西“冠軍寶寶”來之不易,看到寶寶成長,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管床醫師莫振勤說,面對隨時會發生病情變化的患兒,需要的不僅僅是醫療技術水平,更多的是耐心和責任心,這一點,他和同事們都準備好了。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寶寶的救治也離不開醫護人員夜以繼日的悉心照料:醫護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時刻關注患兒皮膚溫度變化,避免低體溫的發生;各種管路如呼吸機管道、中心靜脈管道、胃管等保持暢通;餵養方面需時刻警惕NEC的發生;嚴密觀察病情……

為了促進寶寶生長髮育,滿足母嬰情感的需求,醫護診療小組儘量創造條件讓寶寶的父母進病房陪伴寶寶及參與基礎護理。

如今,寶寶出院近200天。近日,寶寶父母主動與醫護人員分享小孩近照。大家看著照片中健康乖巧的寶寶,露出了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