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一对老人特殊的对话,让我潸然泪下


病房里,一对老人特殊的对话,让我潸然泪下


前段时间,我每天要去医院看望并照顾一位患病的朋友。病房里有两张床,朋友的病床在靠窗的位置,另一张床上躺着一位七十多岁的阿爷。老人得了中风,右半边身子不能动,口中也说不出话来,只是不断地发着“啊”和“哦”的声音。

从我进入这间病房,老人就没停过声,他似乎有着很强的诉说欲望,时而拉长了声音“啊……啊……”时而又“哦……哦……”声音在病房里长短交错,一刻不停,扰得人心里烦躁莫名,但又不好说什么。

陪在一旁的阿婆却一脸的平静,显然已经习惯了老伴的声音。阿婆一边给他按摩僵硬的右手边说,好,我知道了,别说了,歇会儿吧。老人依旧“说”着。

有时,老人会发出一阵急切的“啊啊”声,阿婆赶忙拉着老人的右手说,噢,你想起来啊,来,我拉你,自己用力起,起啊!阿婆煞有介事地拉着老伴的手往上拉。老伴身重体胖,在一旁的我赶忙过去帮忙,阿婆连忙笑着摆手:“不用,不用,他坐不住的,只能躺着,我在逗他玩呢。”阿婆边说边笑,脸上绽开了一朵菊花,阿爷也跟着撇嘴乐。两位老人的笑声,散落在病房里,透着历尽世事沧桑后的坦然和从容。

晚上,老人的儿子来接替阿婆。阿婆一走,阿爷竟然安静下来了,偶尔发出“呵呵”两声。儿子听后,把水递给阿爷,阿爷摇头;儿子又要给阿爷翻身,阿爷还是摇头。儿子问,老爸,你想做啥呢?阿爷叹了口气,闭上眼没再“说”话。

第二天,阿婆一进病房,阿爷就“啊啊”地跟她说话。阿婆冲着阿爷说,今天乘地铁不挤,我是坐着来的,你就不要操心了。老两口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我在旁边听着老人那喑哑如谜一样的话语,忍不住问:“阿爷说的话,您都听得懂啊?”阿婆回身笑微微道:“都听了四年多了,开始我也听不懂,后来慢慢就知道他说啥了。”

“您是说,阿爷得病都四年多了?”我有些惊讶,老人虽躺在床上,但脸色红润,不像久卧病床的人。

“是啊,以前老头子身体很好,说得病就起不来了,话也说不清楚,但是能吃能哇啦哇啦着说,前几天突然不说话了,也不吃饭,因此而送来医院。现在已经好了,又开始噜里八苏了。是吧,老头子。”阿婆话音刚落,阿爷接着就“啊啊”地回了一句。

看着满脸皱纹的两位老人,听着他们特殊的对话,内心深处,忽然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我知道,老人的声音,被岁月添加了密码,每一个音节,都被时光打碎,深藏着别人无法听懂的心语。然而,不管多么散乱和模糊的声音,身旁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人,都能轻而易举地破译和读懂。

滚滚红尘,茫茫人世,当我们容颜渐老、步履蹒跚或身卧病榻之时,还有人可懂、有人疼惜、有人相伴前行,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杨建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