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西甜瓜和食用菌发展情况如何?听首席专家来把脉

10月24日,中原国际蔬菜产业发展论坛

在郑州召开,此次论坛邀请到国内多位重量级专家,围绕“新时代蔬菜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展开主题分享和专家对话,分别对我国设施蔬菜发展、西甜瓜发展趋势和食用菌产业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什么说“我国是设施园艺生产大国,但不是设施园艺强国?”有专家在会上指出,西甜瓜产业将成为引领整个蔬菜产业发展的品类之一,它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食用菌产业曾经历高收益的蓬勃发展期,它目前发展情况如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设施蔬菜、西甜瓜和食用菌发展情况如何?听首席专家来把脉

中国工程院方智远院士、中国工程院李天来院士、农业农村部种业司二级巡视员马志强、中国种子协会顾问组组长李立秋会长、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杜永臣研究员、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王俊忠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此次论坛。

王俊忠总农艺师在致辞中指出,2018年河南省蔬菜产量约在7260万吨、西甜瓜产量1500万吨、食用菌产量540万吨,在全国均占居重要位置,其中西甜瓜和食用菌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尽管河南省多项农业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需要认识到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是生产装备水平低,二是持续增收难度大,三是产业发展自然风险不断加大。

设施蔬菜、西甜瓜和食用菌发展情况如何?听首席专家来把脉

王俊忠总农艺师

杜永臣理事长在致辞中谈到,我国蔬菜生产已经实现周年供应,这对过去而言是个奇迹,但是近年来蔬菜生产上也出现一些新问题,一是蔬菜频繁出现阶段性供应过剩情况,导致蔬菜行情差;二是蔬菜生产效率仍然较低,蔬菜机械化水平低;三是蔬菜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利润却在不断下降;四是蔬菜生产中病虫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当下问题不少,但是也存在很多机遇。无论挑战与机遇,希望大家通过本次会议逐步探索、实践和验证,向获得正确路径的方向上不断前进。

设施蔬菜、西甜瓜和食用菌发展情况如何?听首席专家来把脉

杜永臣理事长


01李天来:我国是设施园艺生产大国,但不是设施园艺产业强国


设施蔬菜、西甜瓜和食用菌发展情况如何?听首席专家来把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

李天来院士围绕“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作主题报告。

他在报告中指出,我国是设施园艺生产大国,温室和大棚等设施生产面积约占全球85%以上。2016年全国设施园艺生产面积7148万亩,其中小拱棚占28.3%,塑料大棚占44.0%,日光温室占26.5%,加温温室占0.4%,连栋温室占0.7%。但我国并不是设施园艺产业强国,总体设施和生产档次不高

“如果按工业4.0将设施园艺分为4个级别,那么设施园艺产业1.0(设施和生产均不规范)约占三分之二,设施园艺产业2.0(设施和生产有了相应规范)约三分之一,设施园艺产业3.0(设施与生产现代化)约占不到1%;设施园艺产业4.0(智能化)初见端倪”。

今后我国设施园艺到底走什么样的道路?李天来院士认为,政府应该支持适合中国环境和资源的设施园艺发展,走“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02许勇:西甜瓜今后将生产省力、更加营养好吃安全


设施蔬菜、西甜瓜和食用菌发展情况如何?听首席专家来把脉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蔬菜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许勇

许勇研究员围绕“西甜瓜产业现状与技术展望

”作主题报告。

他在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全球西瓜甜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西瓜种植面积在2300万~2500万亩,甜瓜约在850万亩(与官方统计数据有所出入)。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五大西甜瓜优势产区,分别是华南(冬季)西甜瓜优势产区(8.2%),黄淮海(春夏)西甜瓜优势产区(30.1%),长江流域(春夏)西甜瓜优势产区(35.7%),西北(夏秋)西甜瓜优势产区(15.9%)和东北(夏秋西甜瓜优势产区(10.2%)。且全国西甜瓜产业集中度高。

今后我国西瓜甜瓜产业将以“生产省力、产品标准、营养好吃、质量安全”为战略目标,开展西瓜甜瓜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农机、设施与装备研发;集成不同层次高效生产体系与配套设施装备,构建我国西瓜甜瓜省力简约化农机农艺融合的耕作制度与技术体系;同时建立西瓜甜瓜高品质安全生产的技术体系。

03张金霞:食用菌产业比较效益下降


设施蔬菜、西甜瓜和食用菌发展情况如何?听首席专家来把脉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霞

张金霞研究员围绕“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主题报告。

千万别小看食用菌,张金霞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2017年我国食用菌产量3712万吨占全球80%

目前,全国食用菌栽培种类72种,商业化栽培30种,大宗栽培7类,工厂化栽培7种。其中主栽种类有7种,约占总产量的85%,按份额大小依次是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毛木耳和杏鲍菇。

食用菌生产布局与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全国百万吨以上大省有12个,包括河南、福建、山东、黑龙江、河北、吉林、江苏、四川、江西、陕西、湖北和辽宁。

不过,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比较效益在不断下降

,从80~90年代的1:3~5递减至2001~2016年的1:1.1~1.2。2017年增产减收,单价下降。同时张金霞研究员指出,我国食用菌种是个痛点,市场杂乱,且国内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蟹味菇等菌种100%从国外进口,她预计5年后我国能有30%的品种替代国外品种

在三位国内蔬菜产业的首席专家报告之后,国外的两位专家比利时艾诺省农业和食品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塞黑尼尔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农学专家Eri Govrin分别围绕“病害预警系统在欧洲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和“蔬菜智能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设施蔬菜、西甜瓜和食用菌发展情况如何?听首席专家来把脉

方智远院士正在回答参会者提出的问题

此外,在专家对话环节,参会者就“作为一个从事育种的新手,怎么做才能把工作做好?”“高品质蔬菜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但是一些时候种植者种植这类蔬菜未必能获得高收益,请专家分享一些推广经验?”“国产食用菌种的比例是多少?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等问题向现场专家提问,方智远院士许勇研究员张金霞研究员分别作出了回答。至此,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