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今天我們迎來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注意,“霜降”反映的是氣溫驟降,並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霜降節氣後,天氣變冷,晝夜溫差變化大。冬天已經在急迫地叩門了。你感受到寒冷了嗎?

霜降·三候

豺乃祭獸。豺狼開始大量捕獲獵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裡,在我們看來就像是在“祭獸”。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草木黃落。秋盡百草枯,霜落蝶飛舞。秋天,西風漫卷,催落了葉,吹枯了草。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蜇蟲鹹俯。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蜂蝶不見蹤跡,蜇蟲無聲,都為經歷漫長的冬天而作準備。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霜降·習俗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吃柿子

到了霜降,在南方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由於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此時節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鮮美,且營養豐富,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因而就形成霜降時節吃柿子的習俗。人們認為吃柿子不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還能補筋骨。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賞菊

霜降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此時,民間會舉行菊花會,以表達對菊花的喜愛和崇敬。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登高遠眺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天高雲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鬱,登高可以帶來好心情。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進補

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諺語

霜降沒下霜,大雪滿山崗。

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

霜降晴天,冬不冷。

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晴,風雪少;霜降雨,風雪多。

秋雨透地,降霜來遲。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時間到霜降,白菜畦裡快摟上。

芒種黃豆夏至秧,想種好麥迎霜降。

霜降打了霜,來年爛陳倉。

霜降·詩詞

歲晚

唐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賦得九月盡

唐 元稹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

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唐 張九齡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雲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雲飄華纓。

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徵。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雁門太守行

唐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來源: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今日“霜降”,不是降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