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即將開幕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中共嘉定區委宣傳部、上海市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等聯合承辦的“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即將於十月三十一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南3展廳開幕。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鳥蟲篆印創作手記

韓天衡

藝術的經典是永恆的,然而,經典又總是有保鮮期的。

清人趙翼是具有戰略思維的學者,他從文藝發展史的角度洞察:“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風騷”作為經典,它的開拓創新功績,以及它的影響力,其實要遠長於“數百年”,乃至是永恆的。然而,歷史在前行,審美在演化,作家在求索,後人在期待,故而,既往的經典,既是永恆的,而其“新鮮”則是有時限的。若驗之印壇,明末的汪關借鑑漢印及元朱,開創了精妍溫婉的印風。繼之程邃以朴茂古厚的情調出之。嗣後,丁敬以古拗生拙的印格,橫空出世。接著,鄧石如以書入印,以婉暢流美的新腔,氣壓萬夫。清末吳昌碩出,縱橫排闔,雄恣壯偉的作為,威震印壇,而幾乎同時,黃士陵則以其光潔清純的面貌,惹人矚目,日月光輝地與缶翁相頡頏、對壘。的是各具風貌,各領風騷。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99千秋萬歲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99千秋萬歲邊款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99千秋萬歲印面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99千秋萬歲印石


上述的印壇巨匠的確有著不可動搖的風騷和地位,但其“新鮮”度則是隨著時間無情地在削減。試看汪、程、丁、鄧、吳、黃,乃至於後出的齊白石印風,當今的印人,又有幾人視其有出爐時般的“新鮮”度?又有幾人樂於去亦步亦趨地模擬複製?“風騷”依舊,光芒萬丈;“新鮮”日減,少人臨摹,這是不爭的事實。走在藝術的“山陰道”上,行進不斷,風景更替,古妍今美,美不勝收。藝術,又是歷史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品,要新的創造,才有大別於前賢的新品種、新風味和新鮮度。所以,毛澤東“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規律性論斷,是高明和深邃的萬歲不敗之論。

說到“新鮮”,非經典的“新鮮”絕非“創新”。“新鮮”與“創新”,一字之別而相去甚遠,它不是一個級別上的概念,而有質的不同。當今,有志於創新的印人,努力出品著某些頗見“新鮮”的作品。它也許是“創新”的前奏,然而“新鮮”而缺失藝術要件的滋養、充實,必會曇花一現而凋謝。從本質上講,真屬於“推陳出新”的“新鮮”作品,才稱得上是開生面、領風騷,更“新鮮”的創新。筆者欣喜地看到這幾十年來,鳥蟲篆印的創作,印人眾多,習作亦豐,益見繁榮,而考察其成績,包括筆者在內,大致也還處於追求創新而多處於求“新鮮”的階段。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2002一日千里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2002一日千里邊款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2002一日千里印石


鳥蟲篆印,在印苑裡一直是罕見的小眾品類。戰國偶見,在兩漢的印章裡也屬百不出一。後世篆刻家首先借鑑入印的,當數明代的何震,他創作過一方“登之小雅”,雖非純粹的鳥蟲印,但也頗見匠心和創意。然不久,即為精於印學且在彼時印壇極具影響力的朱簡斥為“謬印”。兩個印壇大家,兩個懂行的巨匠,兩種截然不同的審美,所謂“道不同而不相謀”。是的,要蘇州人去欣賞麻辣的四川菜,談何容易。可見,藝術這玩意,品騭其文野、謬正、美醜、甜辣,遠較追求美食之高下複雜、煩難得多,迷惘多多。因為它沒有公式、定式,且更多審美、修為、技藝諸多動態因素的考量。謬也許是正,正也許是謬,也許是非謬非正……,而歷史是評判藝術最好的公正裁判,被朱簡斥為“謬印”的鳥蟲篆印,在沉寂了四百年後,時到運轉,居然鮮活了起來。花苑不拒新苗,何震的嘗試,有了頗為廣泛的躉擁和知音。

藝術風格,其初必單純而拙樸,實用故也。作為走向,則由質樸而奢靡,由簡約而繁複,由粗率而精微,由單一而多向。而拙以為淺白地歸納其藝術取向,多為兩端:或陰陽、或雄秀、或正奇、或生熟、或腴瘦……以五百年來明清篆刻流派史為例,大致非雄遒豪放,即清麗靜逸,其間也偶有兼具者,畢竟有偏於一端的傾向。在這悠長的前行進程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雄久必秀,秀久必雄,天底下的口味從大家講也不出於此。清末以降,自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以及近世齊白石出,或雄遒豪放,或雄秀兼具,成了印壇的主流,這印風也籠罩印壇大半個世紀。趙、吳、黃、齊的篆刻成就舉世公認,春色佔盡,各領“風騷”,且將繼續地各領“風騷”。然而,“食久少滋味”,畢竟少了些初出時的“新鮮”。這也許促成帶有別類情調和氣質的鳥蟲篆印,衰極而盛,得以熱火而蔓延印壇的一個原因。誠然,當代印人群求“新鮮”,勤求索,各探靈苗,多種風貌的求索,方興未艾,遠非僅鳥蟲篆印一途。

鳥蟲篆印的基調,應該是屬於“輪迴”裡接近清麗靜逸,而又別緻得像“花腔”女高音的那種。也正是印人想換換“口味”而湧現出的一道新鮮佳餚。它有趣的特色是將上古實用性的金文、小篆、謬篆文字,做添枝加葉的美飾,對篆字的筆畫、偏旁,以龍夔蟲鳥之類的動物作變形的衍飾附加,是基於做加法,做乘法的藝術勞作。

筆者加入這支隊伍有年,探索鳥蟲篆印的實踐,得失兼有,甘苦自知,故有幾點心得,寫來與同道交流分享。

其一,樹有根,水有源,創作鳥蟲篆印,務必要潛心地研習上古的鳥蟲篆文字。這種學習和體悟是必不可少的,週而復始,自有常學常新,固本健體之效。如今鳥蟲篆資料之豐富是令前輩印人妒忌的,這是我等後來者的福份。博取遍覽,或臨或摹,或讀或記,目接心受。上古的鳥蟲篆文字,點劃造型情懷浪漫、變化多姿,風情萬種,而自有規律可循。字簡如“丁”,也有多種出人意思的形變,慧意匠心,往往出人意料,而又在意料之中。點劃形體之幻變,都是古人嘔心瀝血、精心錘鍊的成果。探其奧竅,裨益無窮。

其二,鳥蟲篆印,當以有據有本的篆字為載體,用字無論是採自甲骨、金文、小篆、繆篆,都宜求正確、少訛誤。誠然,藝術、美術那浪漫寬泛的本心,多少區別於嚴謹不二的學術文本,我認為少許作些變相而無傷本旨的處理,是不必厚非的。君不見一部《中國書法大字典》,一個單字的逐漸積累成幾十種相貌乃至結構大異的書寫型體。這正是歷來諸多大書家自設自創而逐漸增添的體貌。不過,為世公認的大家,其某些“出格”的書寫,也逐漸成了“約定俗成”和“古已有之”的範本。當然,我絕不提倡荒誕的信筆由韁,自我編造。母體有據,飾而美之,藝術、學術兼優,也易賞者釋讀,此為“萬變不離其宗”。無據地杜撰造字,乃至背離美感拗執的縈繞盤曲,還沾沾自喜為“遊目騁懷”的離奇花俏是要不得的。試想,鳥蟲篆印文令人百讀而不得其解,就會墜入認知上無趣無味的誤區。我以為,讀鳥蟲篆印,就好似是邀受眾猜啞謎,誘人上心著意,但一定設有柳暗花明、忽地令人開朗、開懷的謎底。有深度的迷濛,絕非淺薄的糊弄。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98味閒居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98味閒居邊款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98味閒居印面


其三,以優雅且形變的鳥蟲一類去繁飾篆字,需知,繁飾,而非擠兌、替換原有的字的形體。精心的美容繁飾,不是脫胎換骨,字,畢竟不是畫,主次是不可顛倒的。作為美飾的眾多鳥蟲夔魚等物種,形態不宜也不應是寫實和逼真的,要善於提煉濃縮物象,要發揮大跨度的浪漫變通力,化一為十,又能萬法歸一,計白當黑,虛實映照,是不可去身的法則。本人雖愚拙不能至,但確是心嚮往之的。繁飾濃妝而清新奇瑰,當然難,然而,難,正是高級曼妙藝術的特質和魅力所在。我心目中的鳥蟲篆印,既似靚豔華麗的楊貴妃;又似清純天成,不著脂粉,去盡鉛華的西施;還稍帶些花木蘭般的豪氣和剛烈。漢印裡某些鬼斧神工的鳥蟲篆印,就有這三美合一的範例。這也是筆者時時揣摩的經典。

說到提煉濃縮,商周銅器上變形奇詭到出神入化的人物禽獸圖飾,是可以大開眼界,拓展藝境的。此外,讀書、賞古、善書、擅畫,乃至像張旭、懷素般懷抱天地用心去觀察生活,打通藝心,對於鳥蟲篆印的創作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其四,鳥蟲篆印決定了它不能擺脫描龍繪鳳、極盡添飾的屬性。但初習者易犯纏綿過度,架床疊屋之弊。堆砌、蕪雜、擁塞、板滯、纖巧、俚俗皆是要力求避免的。我的體會是,鳥蟲篆印,在濃妝豔抹之際,尤當注意在加法裡做減法,在乘法裡做除法,不枝不蔓,虛實相映,方顯出金剛手段。它理當繞縈不失嚴荘,迂蕩不失筋骨,氣滿不失神清,嫵媚不失內質。既經營於“無中生有”、“尺水興波”,又落實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筆者雖視此為山外之天,遙不可及,然務必樹高標而踐行之。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87中國曆代法書墨跡大觀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87中國曆代法書墨跡大觀邊款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87中國曆代法書墨跡大觀印面


其五,鳥蟲篆印的用刀技巧,在周秦兩漢、明清印人的作品中,很少有參照和借鑑。因此,尤要重視對其用刀、運刀技巧的理解、感悟和把握。篆刻藝術,忽視、蔑視用刀,都是觀念上的大礙。“篆刻”一詞本身清晰地表明,“篆”之重要,但“篆”再佳,而失於刻,何來上佳的“篆刻”?印人七寸鋼刀在握,妙在令線條柔而剛、暢而澀、圓而方、健而韌,乃至有“折釵股”般豐滿的書寫感。我的追求是強調刀之角、刃、背兼使,切、披、勒並用,刀作筆使、八面運鋒,在流動中求古淳,在盤搏中見空靈。如行雲流水,若輕煙繚嫋,讓刀在窄迫到方寸的八卦陣裡舒心暢達地環遊。筆斷續則意味長,刀生韻則其味厚,印空靈則其味鮮,以期生大自在,得真爛漫。筆者強調刻鳥蟲篆印運刀的流走而不粘滯,膽壯而不粗率,勁挺而不薄削。然而,“刻”畢竟是“篆”的後繼,再精妙的用刀技巧,皆是創作中的一環而非全盤。刀法永遠不可能越界去彌補此前配篆與章法上的缺失。篆之失,是本之失,因此,要創作一方出色的鳥蟲篆印,先得下大氣力去推敲配篆和章法,我至今還存有一印的構思稿,先後竟達五十三次的修改。九朽一罷,知白守黑,抒情暢神,始終是第一要義。

其六,鳥蟲篆印的創作,也只是今天印人“推陳出新”征途上多元、多向探索中的印苑一格,是繁星中的一粒,而非唯一。而作為鳥蟲篆印這一格,其中自有近似而內質不同的百般風味,喻之佳茗,有龍井、猴魁、凍頂、普洱、大紅袍、金駿眉種種之別。即使單說普洱,生茶、熟茶裡還有甚多的品種和各異的滋味。同例,創作鳥蟲篆印,也切不可凝固、止步於一腔一調一式。要思路活躍、敢於嘗新,力避老調重彈,千印一面。在二十多年前,我開始了多風貌的探索,特別是在朱文鳥蟲印裡,滲入了局部作白文的處理,自覺妄自作古,稍有別趣。

我創作鳥蟲篆印,在配篆及章法上,往往不是按老例先設框架、模式去套用,而是先著眼去玩味入印的印文。印文,始終是這方印的真正主角。筆者認為,中國的古代文字,本身個個有體姿,更是有性情、生命的。由印文生髮出感悟和情趣,有的放矢,從而作鳥蟲的提調、佩飾,追求一印一世界,一印一風情的詩心表達。這與丹青裡的“應物象形”和“隨類賦形”相類。譬如創作三字印,同樣要作活性、特定而適宜的構思。由三個“字”的“活體”生髮,靈變而合理地去極力營造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期間繫鈴解鈴,巧妙地將這矛盾化解到和諧得一無矛盾。通俗地說,先讓它們相互“毆打”起來,繼而再讓它們相互“擁抱”成一團。激烈的衝突,復而高度的統一。故而,我總認為,一方成功的鳥蟲篆印的創作,首先是唯物辯證法的一次勝利。

其七,誠如上述,鳥蟲篆印,是印苑百花中的一株,但單從歷代的鳥蟲篆印裡去討好處,吃營養是遠遠不夠的。跳出圈子,廣採博取周秦兩漢璽印,明清百家的佳作,乃至印外求印,目極八荒,都是應有之義。若狹隘地偏門專攻,則有路窄道險,內涵空泛、貧瘠之虞。作為印人,當會十八般武藝,單一而長久地僅醉心於作鳥蟲篆印,它固有的繚繞繁飾的習氣,將有礙於自身在印壇作多風貌的創作和發展。我常常這樣地警示自己。

喜看當前印壇,鳥蟲篆印的創作方興未艾,眾志成城,持之以恆,豐收可期。老朽如我,當是不放棄求索的箇中一員。

縱觀明清流派篆刻史,天才不免矜恃。晚清印壇天才趙之謙四十歲,吳昌碩六十歲,皆放下了方寸鐵,極少治印。否則,今天我們將看到不可預期的又一番精妙佳作,這是我始終為之惋惜的。昔之視今,年屆八旬的我,居然還在捉刀叩石,且往往搜斷枯腸,趙吳有知,當笑我之愚拙、痴頑不經矣,奈何。

2018年11月28日改定於疁城豆廬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韓天衡先生

韓天衡簡介


韓天衡,1940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蘇州。號豆廬、近墨者、味閒,別署百樂齋、味閒草堂、三百芙蓉齋。擅書法、國畫、篆刻、美術理論及書畫印鑑賞。


作品曾獲上海文學藝術獎、上海文藝家榮譽獎等。2010年被專業媒體評為“2009年度中國書法十大人物”,並由《書譜》社三十五週年海內外五百七十一家專業機構署名問卷公佈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及“三十五年來最傑出的篆刻家”(書法為啟功先生)。

2012年首屆《書法》雜誌論壇被評選為當代三十家優秀範本書法家之一。2015年榮獲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藝術獎”榜首。2016年被命名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上書法”代表性傳承人。擔任第一至四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總顧問。2019年擔任“全國大學生篆刻大展”評委會主任。榮獲上海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曾獲日本國文部大臣獎,先後在中國香港、臺灣、澳門等地區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等國家多次舉辦個人書畫印系列展覽。作品被大英博物館等國內外博物館、藝術館收藏。

2015年6月起,“不逾矩不——韓天衡學藝七十年書畫印展”大型系列活動先後在浙江美術館、湖北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上海吳昌碩紀念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澳門藝術博物館、雲南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寧波博物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並策劃舉辦“朽兮不朽——三百芙蓉齋文房特展”、“蘭室長物——歷代文房藝術”、“文心在茲——古今硯文化特展”、“海上六大家書畫作品展”等藝術鑑藏精品展覽。


出版有《歷代印學論文選》、《中國印學年表》、《中國篆刻大辭典》(主編)、《韓天衡畫集》、《韓天衡書畫印選》、《韓天衡篆刻精選》、《天衡印話》、《天衡藝譚》、《中國現代繪畫大師·韓天衡》(英文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等專著逾一百四十種。其中《中國印學年表》獲首屆中國辭書評比三等獎、《篆刻三百品》獲中宣部蘭亭獎等,《中國篆刻藝術》出版有日文本。2001年受命為出席上海APEC會議的二十個國家和地區元首篆刻姓名印章。2013年10月,收藏有他個人捐贈國家的1136件藝術珍品、佔地23畝的韓天衡美術館在上海嘉定正式開館。2017年2月受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之聘,成立“韓天衡文藝大師工作室”。2018年在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成立了“韓天衡教授工作室”。


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名譽院長、上海中國畫院顧問(原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首席顧問、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韓天衡藝術教育基地校長、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會會長、吳昌碩紀念館館長、中國石雕博物館館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溫州大學教授、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

2019年10月10日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2017荷不畏暑68-68cm





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展

《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正值舉國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之際,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當代海派藝術代表人物、年屆八旬的韓天衡藝術展,旨在他學藝經歷進行一次總結性回顧,全面展現韓天衡先生半個多世紀不斷探索、銳意創新的多彩歷程和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風格,以及韓先生不守舊、不自縛、不懈怠的藝術思想和哲思理念,體現其在書畫篆刻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當代海派藝術的成果和風貌。促進北京、上海兩地文化藝術的交流,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讓海派文化走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海派藝術。本次赴京,將展出韓先生近350件精品力作,其中包括書法、繪畫、篆刻、雜件及韓先生的藝術專著一百四十餘種。

作品創作時間從1960年至2019年。其中篆刻最早作品為韓天衡先生20歲時的“天衡藏書之記”,最新的作品則為2019年創作的“八十叟”、“空靈”、“龍新”、“如意”、“閒裡偷忙”、“起來”、“言之不預”和巨印“國泰民安”“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等。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81是有留人處


書法作品中最早為26歲時的臨摹作品《臨唐王居士磚塔銘》,也有其在76歲高齡時創作的巨幅榜書《濤聲》,作品高4米,寬7.6米;今年創作的行書毛主席詞《水調歌頭·游泳》、篆書毛主席詞《沁園春·雪》,作品尺寸均為高2.3米,寬8米等鉅作。

繪畫作品風格多樣,既有水墨也有重彩,頗具特色的“韓鳥”更是別具一格。其中有兩件高1.5米、寬3.6米的大幅繪畫作品,一件為設色《楊萬里詩意圖》,所繪為荷塘風景;另一幅為水墨《松雲皓月圖》等極具震撼力。韓天衡先生的著作140餘種,包含了其在印學、繪畫、書法、鑑賞等領域的理論成果。其中包括具有填補空白意義的《歷代印學論文選》《中國印學年表》《中國篆刻大辭典》等著作,顯示了他的學術成就。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81是有留人處邊款


韓天衡先生是我國當代公認的兼擅書法、國畫、篆刻、藝術理論及書畫印鑑賞的通才。他的篆刻奇崛、瑰麗、多姿;他的書法寬博、堂皇、雄渾;他的國畫清奇、潔瑩、恣肆;他的文章清新、思辨、深刻,他的收藏鑑賞精緻、豐富、多彩;他的教育嚴謹、靈活、多樣;他才人多藝,跨界越疆,五絕一通。有新理念,新技法,新風貌,堪稱獨具風神、自成一家,是當代藝林中的智者。各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尤其在篆刻領域。曾獲上海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上海文藝家榮譽獎等。

2015年榮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最高票),評委會的《頒獎詞》說:“韓天衡先生多聞博涉,精研睿思,勤於探索,著述等身,填補了許多印學領域內的空白。在從事書法篆刻創作及研究的半個多世紀裡,他刻苦磨礪,鐵筆縱橫,引領風尚;堅持義務教育,課徒授藝,培養書壇後勁;熱心公益,慷慨捐贈,澤被世人。對於推動當代書法復興,促進藝術傳承與創新,貢獻巨大。”2016年被命名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上書法”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作為當代海派藝術的領軍人物,他不僅將弘揚海派藝術文化視為己任,更致力於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88年墨荷圖(直徑24.5cm)


韓先生今年八十高齡,他從四歲起學寫字,六歲學刻印,十幾歲時歡喜舞文弄墨寫點詩文,三十五歲再學畫,在鄭竹友、方介堪、馬公愚、謝稚柳、陸維釗、方去疾、陸儼少、沙孟海、李可染等師輩的教誨下,他一直懷著很純粹的想法,就是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藝術空間,形成一個多領域的高端的藝術體系。為此,在這條充滿崎嶇的道路上,他始終在孜孜以“學”,一路走來。他在七十歲時刻印自稱“老學生”,七十三歲時又刻“老大努力”印自勉,七十五歲再刻“老來多夢”……他就是以這種博大的胸襟和睿智,不覺間,已走過了八十個春秋,一刻也不曾停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88年玉面嬋娟圖 89-47.5cm


“守正”是繼承優秀傳統的根本,韓天衡先生回顧自己的學藝之路,以哲學辨證的睿智,在“守正”這兩字後,加上了“求新”,“守正求新”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詞。他認為:“求新”並非是輕率狂妄的否定傳統;“求新”,是藝術前行的動能,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對藝術的追求,窮盡一生的努力和探索,也只可能接近於真實和目標,豈有從心所欲?但在這接近的過程中,往往又會人為地形成這樣或那樣的規矩,某些規矩又束縛著人們進一步探索和發展腳步。循矩而又不囿於矩,在肯定中作智性的不屈不撓的否定,才能在藝術上從心所欲,敢於越陳規,創新貌,推新出新,常變常新,才能使藝術生命常青。如今,我們從這些跨越半個世紀的藝術作品中,可以充分領略到韓天衡先生不同時期的不守舊、不自縛、不懈怠、不信邪的藝術創作風格和哲思理念。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1999年我有藤條三十下 34-44cm


韓天衡先生退休已經20年,不忘初心,始終堅守在文化工作第一線。作為當代海派書畫印壇的領軍人物,韓天衡書、畫、篆刻創作、學術研究、藝術教育、推廣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如2015年6月起,為弘揚海派傳統藝術,“不逾矩不——韓天衡學藝七十年書畫印展”大型系列公益活動先後在浙江、湖北、上海、雲南、山東、寧波、深圳及澳門藝術博物館等地舉辦,在澳門的展出被延長70天,得到各地相關主要領導極高的評價和觀眾一致好評,對弘揚推薦海派藝術收穫甚豐。

韓天衡著作等身。自一九七五年執筆《中國篆刻藝術》一書,先後出版有《歷代印學論文選》、《中國印學年表》、《中國篆刻大辭典》(主編),其中不乏填補歷史空白的論著。《韓天衡篆刻精選》、《五百年流派篆刻出新史》出版有英文版。《古瓦當文編》出版有韓文版。《中國篆刻藝術》出版有日文本。《天衡藝譚》、《中國現代繪畫大師·韓天衡》(英文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等專著逾一百四十種。其中《中國印學年表》獲首屆中國辭書評比三等獎、《篆刻三百品》獲中宣部蘭亭獎等。近年來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新華文摘》、《學習強國》、《讀者文摘》、《中國書法》等刊物及平臺刊發和轉摘。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2011年草篆淮南子句70-68cm


韓天衡先生七十多年如一日地潛心藝事,不張揚,不追名,不逐利,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知音和影響力。秉行義務教育五十多年,弟子已達三百五十餘人,遍佈全國各省市及日本、港臺、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東南亞地區。許多韓門弟子成績斐然,已成為各地書壇的骨幹分子及領軍人物。中國書協、省級書協、西泠印社,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博士、碩士學位的韓門弟子達一百六十餘人,第三代學生更是在海內外多達三千餘人。韓天衡出資推動與弟子們自2004年開始舉辦的“百樂雅集”師生展,現已成功舉辦十四屆。“百樂雅集”正日益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為推動、弘揚書畫印優秀傳統藝術一支生力軍。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2011年行書李白五言聯句136-69cm


韓天衡先生心懷公益,將一生鍾愛,曾視“為伴侶、為摯友、為師長、為性命”的歷代藝術珍品和自己創作精品共1136件,圖書一萬多冊捐給國家,2011年2月無償捐贈給國家。2013年韓天衡美術館在上海嘉定正式開館,供社會大眾觀賞。他又將國家獎勵給他的2000萬元,捐獻出來創立了“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用於發展公益文化事業,不斷支持文化藝術活動,並開辦天衡藝術教育基地,為進一步推廣傳統藝術而出力。自2014年成立以來,由基金會資助的活動有32項,共計投入資金1100餘萬。如“曬墨寶”全國少年書法大獎賽大賽,引起了全國數十萬愛好書法藝術少年兒童們的濃厚興趣;“童心繪美術公益大賽”,積極培養和開發智障兒童的繪畫天賦,呼籲社會關注,彰顯人文關懷,成為每年度的重點公益項目。引起社會的良好反響。

韓天衡美術館開館後,韓天衡不顧年邁,積極策劃舉辦有影響力的多個展覽,其中“文心在茲--古今硯文化特展”獲得文旅部《2018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季活動目錄》(30個項目)。“海上六大家”獲得《上海市2018年最受歡迎的美術館展覽》(10個)。他策劃的“學習強國”展覽廣獲社會好評,自一八年秋首展後,已應蘇州政協、寧波市委宣傳部之邀,舉辦過兩地巡展,明年已接受赴山東、廣東的巡展。

本次展覽將於十一月二十四日結束。


韓天衡談鳥蟲篆印創作:國博新展《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


2016草篆毛澤東《十六字令》131-65cm




圖文由作者提供

歡迎訂閱轉發

謝絕不經同意擅自拷貝圖文至自己公微號發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