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必讀!底部建倉三步曲

第一步:辨別技術形態所表達的底部特徵:

1、大週期底部結構,比如60分鐘、90分鐘、120分鐘週期底部結構,喜歡用MACD的朋友可以參考MACD底背離的形態,KDJ和RSI也都有相應的底部結構形態。因為底部結構的出現進行買入屬於左側交易,所以要控制好倉位,一般原則是底部結構週期越大,倉位越高,或者底部結構出現的次數越頻繁倉位越高。

如何判斷底部結構的有效性呢?最簡單的方式是看下跌速度,下跌速度快形成的底部結構往往不夠牢靠,會出現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底部結構,不管是什麼週期,這個原理是通用的。除了日線和周線這種超大週期底部結構外,其餘大週期底部結構我個人建議抄底倉位不要超過5成;

2、從K線形態進行底部判斷,比如我們常用的錘子線,穿刺形態,孕育縣,十字星等,可以是一根K線,也可以是多根K線的組合,原則一樣是週期越大效果越好,本質上和背離技術判斷底部概率的原理沒有太大區別,如果能和底部結構同時配合運用相互驗證則效果更好。


散戶必讀!底部建倉三步曲



第二步、持倉,並做好糾錯準備。

先要驗證自己對底部判斷的正確與否,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持倉,如果你持倉保持盈利那麼你的判斷就是正確的,如果虧損,則表示你的判斷至少暫時錯誤,這個時候要考慮糾錯的問題,如果倉位非常輕,則裝死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倉位已經達到5成,那麼絕對不要在已經出現虧損的時候進行加倉,反而應該把倉位減掉進行糾錯,很多人喜歡越虧越補,希望這樣可以攤薄成本。理論上是沒錯的,因為確實可以攤薄成本,但絕大部分人,補倉的位置不是按計劃來的,比如說,你在第一次60分鐘底部結構出現時抄了2成倉位,那麼在第二次底部結構出現後加2成倉位就是正確的,但如果你是在下跌過程中,且沒有出現底部指標時進行補倉就是錯誤的了。正確和錯誤就差那麼一層窗戶紙,這層紙叫做標準。

很多人擔心自己糾錯時一旦減倉會錯過後面的上漲,或者自己剛減完就反彈。有這種想法一般是兩個問題導致的,第一是自己選擇減倉的時機不對,如果每次你都在市場違揹你的初衷且走了很遠之後才想起糾錯,那你一定會有很多次減完就反彈。第二是心裡問題,我一直用過馬路來給大家舉例子,一輛車衝你開過來,你是先躲避還是先賭一把司機敢不敢撞你?這是個很好理解的問題,不需要我去從人性光輝層面做深刻的解釋。

解決這兩個問題也有兩種辦法,對於第一個問題要設定標準。比如你抄底後,股價如果如期反彈會在小週期構築一個上升通道,如果這個通道被跌破,則減倉。沒有跌破則持有。或者別入60分鐘出了底部結構,但在反彈中又出了5-15分鐘的頂部結構,那你也應該減倉。對於第二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給自己倆個大耳刮子……


散戶必讀!底部建倉三步曲


第三步:加倉和持倉

因為我們通過左側交易實現了5成倉位,且假設中間我們完成了持倉和糾錯的過程,那後面5成倉位該怎麼加進去呢?首先我個人喜歡用5:3:2的原則進行倉位控制。一般而言,在經歷一段時間下跌之後,股價從反抽,到反彈,再到反轉會在速度和成交量上有比較明顯的痕跡。如果我們用趨勢線畫法來判斷的話,你會發現下跌中的壓力線是個很好地標準,每次觸碰壓力線向下折返的一般都是反抽,能夠向上擊穿的一般是反彈,但反彈是否能進行確認或晉級為反轉需要有一個回踩驗證,當然這個回踩深度有的淺有的深,取決於整個市場的環境和你所持個股在上一輪下跌中不同價格區間籌碼的性質,如果套住的是散戶那麼回踩會深一些,如果是主力自己的籌碼,自然回踩就淺,相應拉昇速度也會加快,成交量不會突兀放大。

所以,有效的回踩是加倉的好時候。之後要把眼光放到較大週期上進行觀察,比如60分鐘週期,在經過一輪上攻之後會有技術型的回調,這種回調不宜過深,也可以用趨勢通道進行標定,如果跌倒下軌開始反彈那麼這個回調就是健康的,大週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把剩餘倉位補進去。如果跌破下軌,那麼就要重複進行糾錯動作,把已有的倉位陸續減掉。做完加倉動作之後,你就耐心持倉便是,以後有時間我在和大家聊頂部減倉的問題。最後說幾個大家可能產生的疑問:

1、如果跌穿上升通道支撐線減了倉,但很快又漲回來且站上支撐線呢?簡單。買回來,的確你這樣做是低賣高買,但你並沒有虧,舉個例子,一個蘋果,你1元買回來2元賣掉,然後4元買回來5元賣掉,你一共賺多少?2元!雖然從1元到5元利潤是4元你只賺了2元。但你屏蔽掉的風險值幾元?你自己想想看!我一直說哪怕你有億萬家財,虧一塊錢和賺一塊錢可是地獄和天堂的區別,我們唸書考試,59分和60分之差一分,但差別有多大?你心理清楚吧?

2、指數和個股關係怎麼處理。有人問:我抄底的時候個股出了底部結構,指數沒出。怎麼辦?也簡單。比如你計劃抄底5成,但指數配合度不高,那麼你就抄3成。指數不配合不代表不能有所動作,我們一直說重個股輕指數,是這麼個玩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