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滿洲人家養馬的故事


老滿洲人家養馬的故事

紅旗最好看,五星紅旗最好看!老溝裡、河東、碾盤后街、上堡子都掛上了五星紅旗,一水的新國旗,紅的那叫一個透亮,黃的那叫一個嬌亮。遼東鳳凰城白旗滿州老營子老堡子現在沒有哪兒交通不方便,但凡有人家的溝溝岔岔都通了路,通了電,通了電話,通了電視,手機信號全覆蓋,連跑鳳凰城的小客都開進了後堡子前後街拉客。紅旗飄飄的喜慶對於遼東鳳凰城白旗老滿洲旗人人家而言,那幸福和喜悅是由衷的,偉大祖國的生日,我愛你中國。

今晚講講遼東鳳凰城白旗老滿洲旗人人家過去的一段年故事,老故事,旗人人家養馬育馬的故事。滿洲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從前在長白山北坡和東坡,松花江、圖們江、海蘭江那邊,有大片一片的甸子和坡地,陳滿洲人世世代代育馬養馬,馬自古就是陳滿洲人的夥伴和朋友,也是陳滿洲人安身立命,生活戰鬥的依託。

而今,後堡子跟我一輩上的最後一位養馬人叫福林,範字兒是林字。後營子的貴仁和貴清兄弟倆是整個白旗最後的滿洲養馬人。上下李家堡子裡至今還有養馬人明威和明喜兄弟。

老滿洲人家養馬的故事

在遼東鳳凰城白旗往鳳凰城去的路邊,廟臺下大灣子靠北紅旗地邊頭幾年曾經修過一個跑馬場,可惜沒有興辦起來,遊客少。黃白二旗兩紅旗兩蘭旗的老滿洲營旗城堡旗人養馬的人越來越少,因為養馬成本大,用途又不多,而後在遼東鳳凰城白旗滿州老營子裡再保持旗人養馬文化,就難了。我看過河北和遼西那邊有的旅遊景點的跑馬場,我就尋思,這旅遊的娛樂性跑馬,可能會是老滿洲旗人人家養馬育馬傳承的一個好去向。

滿洲旗人養馬,也就靠旅遊業了。我也問過來遼東鳳凰城白旗滿州老營子老堡子游玩的朋友,喜歡騎馬的,喜歡扮上八旗旗兵,馬步兵,騎馬上跑幾圈,射射箭,跑馬場和騎馬打仗遊戲,還是受歡迎,我看也會有前景。

閒言碎語就不用說了,講講咱們滿洲旗人人家養馬的故事吧。因為這都是年故事,瞎話,老故事,說說而已,列位明公也就聽聽而已。

老早兒前,罕王給李成梁大帥餵馬,後世有南人妄稱罕王不過一個販馬飼馬之輩,成就了八旗大業,還真真就是奇事兒,找來找去原因,那還真就是天意,馬有三分龍氣,搭走罕王成就大清的大青被尊了一神。滿洲人對馬的感情和馬給滿洲八旗的恩保貢獻,那可就不單單是故事了,說國語騎射是國策,那可不是隨便說說,會騎馬,會騎馬射箭,那可說是旗人的與生俱來的本能。

老滿洲人家養馬的故事

滿洲八旗養馬久以有之,從前遼東鳳凰城白旗黃旗堡子的前堡子是馬場,滿洲八旗關於飼養馬匹已經從陳滿洲時代的私人養育馬匹,變成了官辦。官辦的養馬機構分為場、圈、棚三級,在遼東鳳凰城白旗大清朝的三級養馬機構都有。前清的時候在遼東鳳凰城黃白二旗兩紅旗兩蘭旗有最大規模的馬場,那是國家級的官辦養馬機構,叫馬場。一個馬場飼養馬匹480匹,同時馬場還會有自營的官辦燒鍋、制米坊、車店、木器匠坊、皮革匠房染房和鐵匠爐;白旗後營子跟岫巖大營子之間,還另外設有歸將軍府和道臺府直接管理的官辦馬圈,馬圈比馬場要小很多很多,只有養育馬三十匹。馬圈是隻養馬,沒有副業。不過馬圈設在營哨尉所和邊門,裡面除了有帶紅冊子戶口的養育馬,還有同樣入紅冊子,有月餉錢糧的旗兵養馬飼馬匠人配套,兵丁人數不少於十三人,一隊。有馬伕、草料挑夫、雜役組成。是完全可以隨時出動隨軍作戰的在編在冊軍隊勞役。在遼東鳳凰城白旗滿州老營子裡最小的養馬機構叫棚,馬棚,是家族和哨亭的養馬機構,每個棚只有四匹馬,甚至兩匹馬。但是這也是官辦養馬機構,而不是私人飼養的馬匹。俗稱軍馬。

養馬的人也身份各異,早前清初的時候戰馬是騎兵私人飼養,八旗旗兵每一個正身旗人兵丁手底下還要養活五個雜役,又馬伕和挑夫,負責糧草運輸和飼養戰馬,每一個八旗旗兵至少有兩匹馬,所以戰鬥力超級強悍。在老滿洲旗人人家,俗稱養馬的馬伕、馬倌為匠為夫,區別就是在營的馬匹飼養者為匠,隨軍的馬匹飼養者為夫。匠是有紅冊子有月餉錢糧的,而夫是隨軍雜役,是旗兵私人僱傭的夥伴,處於今天的合夥人和臨時工之間。

飼養馬,在於滿洲人來說是根本,凝結在生命裡。拴馬的也好,餵馬的也好,放馬的也好,馬伕也好,都跟大局有關。旗人不僅對本家本族飼養馬匹的人不歧視,而且對來投的雜役,南人,都不歧視。闖關東的山東人河北人也會養馬和育馬,旗人也不歧視在民的養馬使喚雜役,而是尊一聲夥伴、夥計和老闆。

現在遼東鳳凰城道臺府邸手底下的馬市僅剩下地名了,一路從鴨綠江邊上的九連城馬市、靉陽馬市,再往北就是盛京將軍府底下的撫順馬市、開原馬市。實際上這些馬市都是大清之前的,有清以後就沒有了。陳滿洲人用馬匹來跟大明交換物資。

作者鳳城白旗三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